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71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5
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属于煤矿井下运输技术领域,解决连采连充工艺存在生产不连续、生产效率低和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履带组件和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头部驱动装置、中间行走机构、中间驱动装置、履带涨紧架和尾部驱动装置,均通过铰接耳座连接;胶带输送机构包括机头驱动输送架、第一过渡输送架、第二过渡输送架、中间输送架、机尾从动输送架、料槽和输送胶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巷道里实现水平方向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运输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

技术介绍

[0002]全负压连采、连充、分步置换的“三下”采煤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充填采煤技术(以下简称连采连充),其工艺特点是“长壁布置、短壁开采、势能充填、巷式胶结”,两套独立的采煤系统及充填系统互不影响、平行作业,实现了安全置换“三下”煤炭资源,同时地表移动变形小、充填成本低等要求。
[0003]目前连采连充工艺采用掘进机割煤,后配套采用防爆装载机运输,存在生产不连续,装载机产生尾气工作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急需研发一种与连采连充采煤技术相适应的高效开采连续装备,替代目前的防爆铲车运输实现连采连充工作面开采主巷与支巷90
°
拐弯,实现采煤设备后配套的连续运输,提升连采连充工作面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充填开采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解决连采连充工艺存在生产不连续、装载机产生尾气工作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和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它包括履带行走机构和胶带输送机构,胶带输送机构设置于履带行走机构的上方,履带行走机构和胶带输送机构分别设置独立的驱动系统;
[0007]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履带组件和行走装置,履带组件的首尾两端连接呈闭环并且环绕于行走装置的外部,履带组件与行走装置同步弯曲移动;
[0008]所述履带组件包括若干履带板单元和圆环链条,圆环链条的首尾两端柔性铰接串联,若干履带板单元通过圆环链条依次顺序串联连接,并且圆环链条位于履带板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相邻两个履带板单元之间的圆环链条为竖直方向圆环;所述履带板单元包括履带板、履带连接座和U形螺栓,履带板的上方设置履带连接座,履带连接座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轴承,履带连接座的上表面上设置凹槽,U形螺栓横跨设置于凹槽的上方,U形螺栓将圆环链条上对应的水平方向圆环压紧于履带连接座上;
[0009]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头部驱动装置、中间行走机构、履带涨紧架和尾部驱动装置,所述轴承绕行走装置的表面环形循环运动;所述中间行走机构设置于头部驱动装置和尾部驱动架之间,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若干中间行走机构,靠近行走装置的首尾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履带涨紧架,头部驱动装置、尾部驱动装置以及相邻机架之间均通过铰接耳座连接;铰接耳座设有关节轴承,可在三维空间内一定范围内角度变化,使得履带行走机构不仅可
以水平弯曲,遇到爬坡地形,也可灵活适应地形,实现胶带输送机在井下巷道内灵活行走,实现空间曲线布置;
[0010]行走装置共由50架机架组成,首架为头部驱动装置,第5架和第47架为履带履带涨紧架,第26架为中间驱动装置,其余均为中间行走机构,相邻机架之间通过铰接耳座连接;
[0011]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机头驱动输送架、第一过渡输送架、第二过渡输送架、中间输送架、机尾从动输送架、料槽和输送胶带,所述机头驱动输送架、中间输送架与机尾从动输送架顺序布置,并且机头驱动输送架与中间输送架之间通过顺序设置的第一过渡输送架和第二过渡输送架连接,中间输送架和尾部从动输送架之间通过第二过渡输送架连接;所述料槽设置于机尾从动输送架的上方,输送胶带闭环环绕于机头驱动输送架至从动输送架,机头驱动输送架驱动输送胶带将物料从尾部向头部输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头部驱动装置包括头部驱动架和第一托架,头部驱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驱动电机,头部驱动架的中部设置链轮,驱动电机通过链轮轴驱动链轮转动,链轮与圆环链条相配合,驱动电机通过链轮、圆环链条的运动驱动履带行走机构运动;所述头部驱动架两端的上方分别竖直向上设置用于安装履带行走机构的第一托架,头部驱动架的中部上下平行设置B1基板,B1基板的尾端通过D1连接板固定连接,D1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固定连接,B1基板靠近头部的一侧对称设置向内侧弯曲的B1

导向板;所述B1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1侧板,C1侧板的外缘位置处设置A1护板,B1基板的尾端、A1护板的首尾两端与C1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和凸榫,A1护板、B1基板、B1

导向板与C1侧板围成关于头部驱动架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前段导向G1段。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行走机构包括中间行走主架和第二托架,中间行走主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B2基板,B2基板的首尾两侧分别通过D2连接板固定连接,D2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固定连接,所述B2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2侧板,第二托架对称设置于两侧C2侧板上,C2侧板的上下两端边缘位置处设置A2护板,A2护板首尾两端的边缘、B2基板首尾两端的边缘以及C2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以及凸榫,A2护板、B2基板与C2侧板围成关于中间行走机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中部过渡G2段。
[0014]进一步地,所述履带涨紧架包括第一履带涨紧架、第二履带涨紧架、第三托架和调节装置,第一履带涨紧架设于第二履带涨紧架的首端,第一履带涨紧架与第二履带涨紧架前后两侧的中部通过调节装置连接,第二履带涨紧架前后两侧的上方对称设置用于安装履带行走机构的第三托架;通过调节装置调整第一履带涨紧架与第二履带涨紧架之间的距离L1,进而调节履带涨紧架的整体长度L2,从而实现履带组件涨紧;
[0015]所述第一履带涨紧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B3基板,B3基板的首端通过D3连接板固定连接,D3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固定连接,所述B3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3侧板,C3侧板的上下两端边缘位置处设置A3护板,A3护板首端的边缘、B3基板首尾两端的边缘以及C3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以及凸榫,A3护板、B3基板与C3侧板围成关于第一履带涨紧架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中部过渡G3

1段;
[0016]所述第二履带涨紧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B4基板,B4基板的尾端通过D4连接板固定连接,D4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固定连接,所述B4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4侧板,C4侧板的上下两端边缘位置处设置A4护板,A4护板的尾端的边缘、B4基板首尾两端的边缘以及C4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以及凸榫,A4护板、B4基板与C4侧板围成关于第二履带涨
紧架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中部过渡G3

2段;
[0017]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耳座和调节螺栓,耳座分别固定在C3侧板与C4侧板的外侧壁上,第一履带涨紧架和第二履带涨紧架相对的侧壁上同轴设置调节通孔,调节螺栓贯穿调节通孔。
[0018]进一步地,当所述行走装置中包括四架以上中间行走机构时,在行走装置的中间位置或者间隔一定长度设置若干中间驱动装置,增加整机的行走动力,中间驱动装置与相邻机架通过铰接耳座连接;
[0019]所述中间驱动装置包括中间驱动架和第一托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履带行走机构(1)和胶带输送机构(2),胶带输送机构(2)设置于履带行走机构(1)的上方,履带行走机构(1)和胶带输送机构(2)分别设置独立的驱动系统;所述履带行走机构(1)包括履带组件(1

1)和行走装置(1

2),履带组件(1

1)的首尾两端连接呈闭环并且环绕于行走装置(1

2)的外部,履带组件(1

1)与行走装置(1

2)同步弯曲移动;所述履带组件(1

1)包括若干履带板单元和圆环链条(1
‑1‑
4),圆环链条(1
‑1‑
4)的首尾两端柔性铰接串联,若干履带板单元通过圆环链条(1
‑1‑
4)依次顺序串联连接,并且圆环链条(1
‑1‑
4)位于履带板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相邻两个履带板单元之间的圆环链条(1
‑1‑
4)为竖直方向圆环;所述履带板单元包括履带板(1
‑1‑
1)、履带连接座(1
‑1‑
2)和U形螺栓(1
‑1‑
3),履带板(1
‑1‑
1)的上方设置履带连接座(1
‑1‑
2),履带连接座(1
‑1‑
2)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轴承(1
‑1‑
5),履带连接座(1
‑1‑
2)的上表面上设置凹槽,U形螺栓(1
‑1‑
3)横跨设置于凹槽的上方,U形螺栓(1
‑1‑
3)将圆环链条(1
‑1‑
4)上对应的水平方向圆环压紧于履带连接座(1
‑1‑
2)上;所述行走装置(1

2)包括头部驱动装置(1
‑2‑
1)、中间行走机构(1
‑2‑
2)、履带涨紧架(1
‑2‑
3)和尾部驱动装置(1
‑2‑
5),所述轴承(1
‑1‑
5)绕行走装置(1

2)的表面环形循环运动;所述中间行走机构(1
‑2‑
2)设置于头部驱动装置(1
‑2‑
1)和尾部驱动装置(1
‑2‑
5)之间,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若干中间行走机构(1
‑2‑
2),靠近行走装置(1

2)的首尾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履带涨紧架(1
‑2‑
3),头部驱动装置(1
‑2‑
1)、尾部驱动装置(1
‑2‑
5)以及相邻机架之间均通过铰接耳座(1
‑2‑
6)连接;所述胶带输送机构(2)包括机头驱动输送架(2

1)、第一过渡输送架(2

2)、第二过渡输送架(2

3)、中间输送架(2

4)、机尾从动输送架(2

5)、料槽(2

6)和输送胶带(2

7),所述机头驱动输送架(2

1)、中间输送架(2

4)与机尾从动输送架(2

5)顺序布置,并且机头驱动输送架(2

1)与中间输送架(2

4)之间通过顺序设置的第一过渡输送架(2

2)和第二过渡输送架(2

3)连接,中间输送架(2

4)和尾部从动输送架(2

5)之间通过第二过渡输送架(2

3)连接;所述料槽(2

6)设置于机尾从动输送架(2

5)的上方,输送胶带(2

7)闭环环绕于机头驱动输送架(2

1)至从动输送架(2

5),机头驱动输送架(2

1)驱动输送胶带(2

7)将物料从尾部向头部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驱动装置(1
‑2‑
1)包括头部驱动架(1
‑2‑1‑
1)和第一托架(1
‑2‑1‑
2),头部驱动架(1
‑2‑1‑
1)的两端分别设置驱动电机,头部驱动架(1
‑2‑1‑
1)的中部设置链轮,驱动电机通过链轮轴驱动链轮转动,链轮与圆环链条(1
‑1‑
4)相配合,驱动电机通过链轮、圆环链条的运动驱动履带行走机构(1)运动;所述头部驱动架(1
‑2‑1‑
1)两端的上方分别竖直向上设置用于安装胶带输送机构(2)的第一托架(1
‑2‑1‑
2),头部驱动架(1
‑2‑1‑
1)的中部上下平行设置B1基板,B1基板的尾端通过D1连接板固定连接,D1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1
‑2‑
6)固定连接,B1基板靠近头部的一侧对称设置向内侧弯曲的B1

导向板;所述B1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1侧板,C1侧板的外缘位置处设置A1护板,B1基板的尾端、A1护板的首尾两端与C1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和凸榫,A1护板、B1基板、B1

导向板与C1侧板围成关于头部驱动架(1
‑2‑1‑
1)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前段导向G1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行走机构(1
‑2‑
2)包括中间行走主架(1
‑2‑2‑
1)和第二托架(1
‑2‑2‑
2),中间行走主架(1
‑2‑2‑
1)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B2基板,B2基板的首尾两侧分别通过D2连接板固定连接,D2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1
‑2‑
6)固定连接,所述B2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2侧板,第二托架(1
‑2‑2‑
2)对称设置于两侧C2侧板上,C2侧板的上下两端边缘位置处设置A2护板,A2护板首尾两端的边缘、B2基板首尾两端的边缘以及C2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以及凸榫,A2护板、B2基板与C2侧板围成关于中间行走机构(1
‑2‑
2)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中部过渡G2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涨紧架(1
‑2‑
3)包括第一履带涨紧架(1
‑2‑3‑
1)、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第三托架(1
‑2‑3‑
3)和调节装置(1
‑2‑3‑
4),第一履带涨紧架(1
‑2‑3‑
1)设于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的首端,第一履带涨紧架(1
‑2‑3‑
1)与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前后两侧的中部通过调节装置(1
‑2‑3‑
4)连接,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前后两侧的上方对称设置用于安装胶带输送机构(2)的第三托架(1
‑2‑3‑
3);通过调节装置(1
‑2‑3‑
4)调整第一履带涨紧架(1
‑2‑3‑
1)与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之间的距离L1,进而调节履带涨紧架(1
‑2‑
3)的整体长度L2,从而实现履带组件(1

1)涨紧;所述第一履带涨紧架(1
‑2‑3‑
1)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B3基板,B3基板的首端通过D3连接板固定连接,D3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1
‑2‑
6)固定连接,所述B3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3侧板,C3侧板的上下两端边缘位置处设置A3护板,A3护板首端的边缘、B3基板首尾两端的边缘以及C3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以及凸榫,A3护板、B3基板与C3侧板围成关于第一履带涨紧架(1
‑2‑3‑
1)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中部过渡G3

1段;所述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B4基板,B4基板的尾端通过D4连接板固定连接,D4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1
‑2‑
6)固定连接,所述B4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4侧板,C4侧板的上下两端边缘位置处设置A4护板,A4护板的尾端的边缘、B4基板首尾两端的边缘以及C4侧板的边缘位置处分别设置插槽以及凸榫,A4护板、B4基板与C4侧板围成关于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中部过渡G3

2段;所述调节装置(1
‑2‑3‑
4)包括耳座和调节螺栓,耳座分别固定在C3侧板与C4侧板的外侧壁上,第一履带涨紧架(1
‑2‑3‑
1)和第二履带涨紧架(1
‑2‑3‑
2)相对的侧壁上同轴设置调节通孔,调节螺栓贯穿调节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自移式可弯曲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走装置(1

2)中包括四架以上中间行走机构(1
‑2‑
2)时,在行走装置(1

2)的中间位置或者间隔一定长度设置若干中间驱动装置(1
‑2‑
4),中间驱动装置(1
‑2‑
4)与相邻机架通过铰接耳座(1
‑2‑
6)连接;所述中间驱动装置(1
‑2‑
4)包括中间驱动架(1
‑2‑4‑
1)和第一托架(1
‑2‑1‑
2),所述中间驱动架(1
‑2‑4‑
1)的两端分别设置驱动电机,中间驱动架(1
‑2‑4‑
1)的中部设置链轮,驱动电机通过链轮轴驱动链轮转动,链轮与圆环链条(1
‑1‑
4)相配合,驱动电机通过链轮、圆环链条的运动驱动履带行走机构(1)运动;所述中间驱动架(1
‑2‑4‑
1)两端的上方分别竖直向上设置用于安装胶带输送机构(2)的第一托架(1
‑2‑1‑
2),中间驱动架(1
‑2‑4‑
1)的中部上下平行设置B5基板,B5基板的首尾两侧分别通过D5连接板固定连接,D5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耳座(1
‑2‑
6)固定连接;所述B5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C5侧板,C5侧板的外缘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晶路彬王东生杨洪伟王潘忠孙元亮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绿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