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54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气热水器本体,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内设有进水管、出水管组件、第一溶气罐和第二溶气罐,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进水端连通,在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进水端处分别设有进气口,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组件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出水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保证微气泡水的连续使用,满足用户对微纳米气泡水用量上的需求。米气泡水用量上的需求。米气泡水用量上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纳米微气泡水具备杀菌、深层清洁等功效,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已成为供热水设备行业的新趋势。目前,部分微气泡燃气热水器在机内水路设置溶气罐,采用外部气泵泵气或水泵排水吸气等方式对溶气罐进行充气,在水压作用下使空气溶入水中形成气液混合比约为1%~3%的微气泡水;并在热水龙头处加装起泡器或起泡花洒,可提升微气泡效果。在微气泡模式,通水后,需要先对溶气罐进行充气,充气约20s后才开机点火,使等待热水时间过长。另外,若按容积1L溶气罐推算,仅能输出100L微气泡水,且出热水时间越久,微气泡浓度逐渐变淡,不能满足普通200~300L浴缸微气泡水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满足用户对微纳米气泡水用量上的需求。
[000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气热水器本体,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内设有进水管、出水管组件、第一溶气罐和第二溶气罐,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进水端连通,在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进水端处分别设有进气口,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组件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出水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进水端连通处设有三通阀。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溶气罐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的连通处设有四通阀。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还设有水泵。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三通阀、所述四通阀及所述水泵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溶气罐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一进气单向阀,在所述第二溶气罐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二进气单向阀。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的容积为1

2L。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溶气罐内设有第一水位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二溶气罐内设有第二水位检测装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溶气罐和所述第二溶气罐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内并排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第一溶气罐和第二溶气罐可交替使用,当第一溶气罐中排出微气泡水时,可在第二溶气罐中充入空气以产生微气泡水,当第一溶气罐中微气泡水用完时,可使用第二溶气罐中的微气泡水,保证微气泡水的连续使用,满足用户对微纳米气泡水用量上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溶气罐排水充气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中自来水流入已充气的第一溶气罐中形成微气泡水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溶气罐中排出微气泡水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中第二溶气罐排水充气的示意图;
[0021]图6为实施例中自来水流入已充气的第二溶气罐中形成微气泡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23]参见图1

6,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气热水器本体1,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1内设有进水管2、出水管组件3、第一溶气罐4和第二溶气罐5,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进水端连通,在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进水端处分别设有进气口,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1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组件3包括第一出水管31和第二出水管32,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出水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31和所述第二出水管32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0024]本技术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1内设置第一溶气罐4和第二溶气罐5,通过第一溶气罐4上的进气口向所述第一溶气罐4中充入气体,当所述第一溶气罐4中填充气体后向所述第一溶气罐4通水,使自来水流入已充气的第一溶气罐4中形成微气泡水,用户可使用微气泡水,当第一溶气罐4中微气泡水快要用完、且用户还需使用时,通过第二溶气罐5上的进气口向第二容气罐中充入气体,当所述第二溶气罐5中填充气体后向所述第二溶气罐5通水,使自来水流入已充气的第二溶气罐5中形成微气泡水,当第一溶气罐4中微气泡水用完时,可使用第二溶气罐5中的微气泡水,
[0025]第一溶气罐和第二溶气罐可交替使用,当第一溶气罐中排出微气泡水时,可在第二溶气罐中充入空气以产生微气泡水,当第一溶气罐中微气泡水用完时,可使用第二溶气罐中的微气泡水。保证微气泡水的连续使用,满足用户对微纳米气泡水用量上的需求。
[0026]在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进水端连通处设有三通阀6。通过设置三通阀6,将进水管2的出水端可切换的与所述第一溶气罐4、第二溶气罐5连通。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2包括进水总管21、第一进水支管22和第二进水支管23,所述进水总管21的进水端与设置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1上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总管21的出水端流经热交换器后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22的进水端、第二进水支管23的进水端端连通。在所述进水总管21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22、第二进水支管23的连通处设置所述三通阀6。且所述第一进水支管22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溶气罐4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支管23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溶气罐5连通。
[0028]所述第一溶气罐4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和所述第二出水管32的连通处设有四通阀7。通过设置所述四通阀7,可切换的将所述第一溶气罐4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连通及第二溶气罐5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2连通,或将所述第一溶气罐4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2连通及第二溶气罐5与所述第一出水管31连通。
[0029]在所述第一出水管31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还设有水泵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管31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有水泵8,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直接连接。
[003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三通阀6、所述四通阀7及所述水泵8电性连接。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热水器本体(1),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1)内设有进水管(2)、出水管组件(3)、第一溶气罐(4)和第二溶气罐(5),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进水端连通,在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进水端处分别设有进气口,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1)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组件(3)包括第一出水管(31)和第二出水管(32),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出水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出水管(31)和所述第二出水管(32)与所述出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溶气罐(4)和所述第二溶气罐(5)的进水端连通处设有三通阀(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包括进水总管、第一进水支管和第二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端与设置在所述燃气热水器本体(1)上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总管的出水端流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的进水端、第二进水支管的进水端端连通,在所述进水总管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的连通处设置所述三通阀(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飞忠郭灵华吴桂安仇明贵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