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39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述罐体内壁边缘等距开设有若干限位环槽,且限位环槽内均嵌设有阻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通过阻流板、流道口的设置,使得热媒流体整体呈蛇形在罐体内曲折流通,极大地延长了热媒流体的换热时长,通过换热管、填充柱的设置,使得冷媒流体能够被挤压在填充柱、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内,更贴近热媒流体,且有效增大了流体阻力,降低了流速,使得换热效果更好,通过第二螺纹环、第三螺纹环的设置,旋拧换热管,使得换热管、外扩筒可退丝,这样则可将换热管轻易取下。样则可将换热管轻易取下。样则可将换热管轻易取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换热器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的设备,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0003]现阶段的换热器结构复杂,且多数利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组装,这给换热器的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对于低温流体而言,升温会造成水垢产生,而换热器内曲折复杂的管路结构,使得清理难度异常严峻,为此本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解决了现阶段的换热器结构复杂,且多数利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组装,这给换热器的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对于低温流体而言,升温会造成水垢产生,而换热器内曲折复杂的管路结构,使得清理难度异常严峻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述罐体内壁边缘等距开设有若干限位环槽,且限位环槽内均嵌设有阻流板,所述阻流板上均开设有流道口,相邻所述阻流板上的流道口错位设置,若干所述阻流板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均套设有填充柱,所述换热管与填充柱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填充柱的一端均与第一端盖的内壁固定连接。/>[0006]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环,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相对罐体的一侧凹口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环与内螺纹适配连接,且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的中部均固定嵌设有冷媒介质管。
[0007]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一侧端面上固定嵌设有若干第二外螺纹环,所述第二外螺纹环与换热管的数量一致,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外扩筒,所述外扩筒与第二外螺纹环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另一侧端面上固定嵌设有若干第三外螺纹环,所述第三外螺纹环与第二外螺纹环的数量一致,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内壁与第三外螺纹环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两端外壁均固定嵌设有热媒介质管,两个所述热媒介质管之间通过相邻阻流板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罐体由两个半圆壳拼接构成空心柱状结构,且两个所述热媒介质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半圆壳上。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通过阻流板、流道口的设置,使得热媒流体整体呈蛇形在罐体内曲折流通,极大地延长了热媒流体的换热时长,通过换热管、填充柱的设置,使得冷媒流体能够被挤压在填充柱、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内,更贴近热媒流体,且有效增大了流体阻力,降低了流速,使得换热效果更好,通过第二螺纹环、第三螺纹环的设置,旋拧换热管,使得换热管、外扩筒可退丝,这样则可将换热管轻易取下,且换热管呈直管结构,不存在清理死角,这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两个半圆壳拼接成罐体,将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全部拆卸后,可将罐体分离,可将内部的阻流板完全暴露出来清理,拆装简易,检修难度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的外观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中阻流板、换热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中分散筒的俯视剖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7]图6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附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标号:1、罐体;101、第一外螺纹环;102、第二外螺纹环;103、第三外螺纹环;2、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4、阻流板;401、流道口;5、换热管;501、外扩筒;6、填充柱;7、冷媒介质管;8、热媒介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由图1

6给出,本技术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所述罐体1内壁边缘等距开设有若干限位环槽,且限位环槽内均嵌设有阻流板4,所述阻流板4上均开设有流道口401,相邻所述阻流板4上的流道口401错位设置,若干所述阻流板4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内均套设有填充柱6,所述换热管5与填充柱6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填充柱6的一端均与第一端盖2的内壁固定连接,换热管5、阻流板4交错插接,且相互垂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缩小了体积,能够在阻流板4之间压缩处较窄的流体间隙,使得流体分散,易于换热,填充柱6的设置,使得冷媒流体能够被挤压在填充柱6、换热管5之间的间隙内,更贴近热媒流体,且有效增大了流体阻力,降低了流速,使得换热效果更好。
[0021]其中,所述罐体1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环101,所述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相对罐体1的一侧凹口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环101与内螺纹适配连接,且所述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的中部均固定嵌设有冷媒介质管7,将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与两个第一外螺纹环101螺纹连接,则能抵压套在第一外螺纹环101外侧的密封圈,
能够防止冷媒流体泄漏,且拆装简易。
[0022]其中,所述罐体1的一侧端面上固定嵌设有若干第二外螺纹环102,所述第二外螺纹环102与换热管5的数量一致,所述换热管5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外扩筒501,所述外扩筒501与第二外螺纹环102螺纹连接,外扩筒501内壁对应第二外螺纹环102开设置有内螺纹,旋拧外扩筒501,外扩筒501边缘可抵压第二外螺纹环102外侧的密封圈。
[0023]其中,所述罐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固定嵌设有若干第三外螺纹环103,所述第三外螺纹环103与第二外螺纹环102的数量一致,所述换热管5的一端内壁与第三外螺纹环103螺纹连接,相对第三外螺纹环103与第二外螺纹环102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可保持换热管5相互平行设置,换热管5的一端旋拧在第三外螺纹环103外侧,可抵压第三外螺纹环103外侧的密封圈。
[0024]其中,所述罐体1的两端外壁均固定嵌设有热媒介质管8,两个所述热媒介质管8之间通过相邻阻流板4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所述罐体(1)内壁边缘等距开设有若干限位环槽,且限位环槽内均嵌设有阻流板(4),所述阻流板(4)上均开设有流道口(401),相邻所述阻流板(4)上的流道口(401)错位设置,若干所述阻流板(4)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内均套设有填充柱(6),所述换热管(5)与填充柱(6)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填充柱(6)的一端均与第一端盖(2)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器管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外螺纹环(101),所述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相对罐体(1)的一侧凹口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环(101)与内螺纹适配连接,且所述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的中部均固定嵌设有冷媒介质管(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胜利张可心张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暖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