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801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于本体上的第一无人机槽、设于第一无人机槽内的多个第一弹力杆、设于第一弹力杆上的第一固定片、设于本体上方的顶盖、设于顶盖上的第二无人机槽、设于第二无人机槽内的多个第二弹力杆和设于第二弹力杆上的第二固定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本体、固定部件,能够对无人机进行固定保护,并且具有防震功能,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在收纳无人机时无法固定无人机使无人机在携带、存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存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存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收纳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无人机运用广泛,上到军用侦查下到民用拍摄,同时现在直播、自媒体行业无人机更是不可缺少的装备,无人机收纳装置是用于收纳无人机的装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忽略了对无人机的保护,无法固定无人机使无人机在携带、存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具备固定无人机、防震、防摔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无人机在携带、存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于本体上的第一无人机槽、设于第一无人机槽内的多个第一弹力杆、设于第一弹力杆上的第一固定片、设于本体上方的顶盖、设于顶盖上的第二无人机槽、设于第二无人机槽内的多个第二弹力杆和设于第二弹力杆上的第二固定片。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弹起部件,所述弹起部件包括设于本体上的多个弹起柱、设于弹起柱内部的第一弹簧、设于第一弹簧底端的储气柱和设于储气柱顶端的通气孔,所述储气柱和弹起柱滑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固定升降翻盖部件,所述固定升降翻盖部件包括设于本体一侧的升降板、设于升降板上端的多个旋转柱、设于升降板上的多个升降槽、设于升降槽上的第一限位板、设于升降板下部的多个限位条和设于限位条上的第二限位板。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自动上锁部件,所述自动上锁部件包括设于升降板下端的锁柱、设于锁柱上的锁牙、设于锁牙下方的锁洞、设于锁洞中部的锁芯、设于锁芯一侧的第二弹簧、设于锁芯另一侧的推板、设于推板内部的第三弹簧、设于推板一侧的挡板、设于挡板上的推杆和设于推杆一侧的滑柱,所述推杆贯穿挡板两侧分别于推板滑柱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设于本体一侧上的支撑环、设于支撑环上方的夹钩、设于夹钩上的支撑长杆和设于支撑长杆上端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顶盖固连。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本体与顶盖的拐角上均设有多个用于防止无人机损坏的防摔脚。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部件,能够对无人机进行固定保护,并且具有防震功能。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弹起部件,能够使顶盖打开时先向上弹起避免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升降翻盖部件,能够使顶盖向上升起并能够打开,能够保护无人机收到损伤。
[0014]4、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自动上锁部件,能够使顶盖在进行闭合时自动上锁,避免回弹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0015]5、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部件,能够使顶盖打开时进行支撑,避免顶盖下落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0016]6、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摔脚,能够使收纳装置在受到碰撞时保护无人机,避免无人机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A

A处的剖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F放大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Q放大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C

C处的剖面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B放大图。
[0025]图中:1、本体;2、第一无人机槽;3、第一弹力杆;4、第一固定片;5、顶盖;6、第二无人机槽;7、第二弹力杆;8、第二固定片;21、弹起柱;22、第一弹簧;23、储气柱;24、通气孔;31、升降板;32、旋转柱;33、升降槽;34、第一限位板;35、限位条;36、第二限位板;41、锁柱;42、锁牙;43、锁洞;44、锁芯;45、第二弹簧;46、推板;47、第三弹簧;48、挡板;49、推杆;50、滑柱;51、支撑环;52、夹钩;53、支撑长杆;54、固定环;61、防摔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包括本体1和设于本体1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上的第一无人机槽2、设于第一无人机槽2内的多个第一弹力杆3、设于第一弹力杆3上的第一固定片4、设于本体1上方的顶盖5、设于顶盖5上的第二无人机槽6、设于第二无人机槽6内的多个第二弹力杆7和设于第二弹力杆7上的第二固定片8。
[0029]参考图4,所述本体1上设有弹起部件,所述弹起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上的多个弹起
柱21、设于弹起柱21内部的第一弹簧22、设于第一弹簧22底端的储气柱23和设于储气柱23顶端的通气孔24,所述储气柱23和弹起柱21滑动连接。
[003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弹起部件,能够使顶盖5打开时先向上弹起避免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0031]参考图6,所述本体1上设有多个固定升降翻盖部件,所述固定升降翻盖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一侧的升降板31、设于升降板31上端的多个旋转柱32、设于升降板31上的多个升降槽33、设于升降槽33上的第一限位板34、设于升降板31下部的多个限位条35和设于限位条35上的第二限位板36。
[003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升降翻盖部件,能够使顶盖5向上升起并能够打开,能够保护无人机收到损伤。
[0033]参考图8,所述本体1上设有多个自动上锁部件,所述自动上锁部件包括设于升降板31下端的锁柱41、设于锁柱41上的锁牙42、设于锁牙42下方的锁洞43、设于锁洞43中部的锁芯44、设于锁芯44一侧的第二弹簧45、设于锁芯44另一侧的推板46、设于推板46内部的第三弹簧47、设于推板46一侧的挡板48、设于挡板48上的推杆49和设于推杆49一侧的滑柱50,所述推杆49贯穿挡板48两侧分别于推板46滑柱50相连接。
[0034]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多个自动上锁部件,能够使顶盖5在进行闭合时自动上锁,避免回弹对无人机造成损伤。
[0035]参考图7,所述本体1上设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一侧上的支撑环51、设于支撑环51上方的夹钩52、设于夹钩52上的支撑长杆53和设于支撑长杆53上端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包括本体(1)和设于本体(1)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上的第一无人机槽(2)、设于第一无人机槽(2)内的多个第一弹力杆(3)、设于第一弹力杆(3)上的第一固定片(4)、设于本体(1)上方的顶盖(5)、设于顶盖(5)上的第二无人机槽(6)、设于第二无人机槽(6)内的多个第二弹力杆(7)和设于第二弹力杆(7)上的第二固定片(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弹起部件,所述弹起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上的多个弹起柱(21)、设于弹起柱(21)内部的第一弹簧(22)、设于第一弹簧(22)底端的储气柱(23)和设于储气柱(23)顶端的通气孔(24),所述储气柱(23)和弹起柱(21)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多个固定升降翻盖部件,所述固定升降翻盖部件包括设于本体(1)一侧的升降板(31)、设于升降板(31)上端的多个旋转柱(32)、设于升降板(31)上的多个升降槽(33)、设于升降槽(33)上的第一限位板(34)、设于升降板(31)下部的多个限位条(35)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睿杨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引磁汇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