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俊钰专利>正文

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793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三个空气流通道,分别是第一空气流通道、第二空气流通道及第三空气流通道,第一空气流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至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流通道由空气压缩机的后冷却器及油冷却器将热能以排气或水循环方式导出,第一及第二空气流通道有一段并排;将除湿装置的除湿轮设置于两个空气流通道上,将热泵系统的蒸发器设置于第一空气流通道,将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及冷媒压缩机设置于第二空气流通道;第一空气流通道为空气压缩机提供去除水分的空气,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回收后流经第二空气流通道带走除湿轮吸附的湿气。第三空气流通道连通第一空气流通道上下游,作为开机前旁通用通道,确保空压机启动时,吸入空气为已经干燥之空气。经干燥之空气。经干燥之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用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压缩机的应用场合极为广泛,包括工业、动力、甚至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都需要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可谓是不可或缺。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通常的空气压缩机系统都是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空气进入空气储筒,形成湿度高及高热的被压缩空气;在使用频繁或大型工业场合,若需求是低湿度的输出空气,则需另行设置冷冻式干燥机;若要求更低湿度(含水率更低)时,则会加装吸附式干燥机等设备。而对于空气压缩机运作时所产生的高温热气,一般都借由风扇排放至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
[0003]传统空气压缩机系统如图4所示,空气压缩机10直接吸入大气压缩后,再利用冷冻式干燥机300及吸附式干燥机400去除水分,压缩空气储存于空气储筒20中,空气压缩机的热能则直接排放大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现有技术中传统空气压缩机于运作过程中,水分高的空气直接进入空气压缩机压缩,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会造成耗电量上升,并且易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混合,造成润滑油的提前劣化,减少空气压缩机寿命,还会带出空气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增加后续的除油成本。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人经不断研究、实验,得到一种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显示出有效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功能,进而达到节能及降低空气压缩机运作成本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经过除湿的低湿度空气给空气压缩机。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利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供前段除湿之用,从而实现节能,防止热能的浪费。再一目的是不使水分进入空气压缩机,以降低电耗,维持润滑油的润滑性能,提高空气压缩机寿命,不使空气压缩机内的润滑油被水分带出,从而降低除油成本。
[0007]具体来说,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技术方案1: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设置有两个空气流通道和除湿装置、热泵系统;第一空气流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至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流通道由空气压缩机的后冷却器及油冷却器将热量导出,这两个空气流通道有一段并排;将除湿装置的除湿轮设置于两个空气流通道上,将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及冷媒压缩机设置于第二空气流通道上;第一空气流通道为空气压缩机提供去除水分的空气,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回收后流经第二空气流通道带走除湿轮吸附的湿气;第三空气流通道(e)连通第一空气流通道(40)的上下游,作为开机前旁通用通道,使得空气压缩机(10)启动时吸入空气为干燥空气。
[0009]技术方案2: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在第一空气流通道上还设置有热泵系统的蒸发器,蒸发器位于除湿轮的上游。
[0010]技术方案:3: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第一空气流通道和第二空气流通道并排的一段共享隔墙。
[0011]技术方案4: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1

3任一项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除湿轮设置于第一空气流通道和第二空气流通道共享的隔墙上。
[0012]技术方案5: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1

4任一项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除湿轮以一定的速率转动,使得其在第一空气流通道中吸附的水分在第二空气流通道中被除去。
[0013]技术方案6: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1

4任一项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第一流通道上还设置有直交式热交换器,并设置一交会流通道至第二空气流通道。
[0014]技术方案7: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直交式热交换器设置于除湿轮和空气压缩机的入口之间。
[0015]技术方案8: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6或7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直交式热交换器有两个信道,一个信道的入口连接外部空气,出口连接第二空气流通道,另一个通道的入口连接第一空气流通道出口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入口。
[0016]技术方案9: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直交式热交换器的两个通道是垂直但分层隔开的。
[0017]技术方案10: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1

9任一项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在后冷却器下游还设置有空气储筒,用于储存压缩空气。
[0018]技术方案11:更优选地,根据技术方案1

10任一项所述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空气压缩机为水冷式空压机,在第二空气流通道内设置热水热交换器,在第一空气流通道内设置冷却水热交换器,在第一空气流通道和第二空气流通道外设置冷却水塔。
[0019]采用本技术的该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能利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供前段除湿之用,从而实现节能,防止热能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构成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另一技术方案的构成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针对水冷式空压机的另一技术方案的构成示意图。
[0023]图4为传统空气压缩机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0024]其中,10

空气压缩机,101

吸入口,20

空气储筒,30

后冷却器,31

油冷却器,301

开口,40

第一空气流通道,41

入口,41a

启闭口,42

隔墙,43

风扇,44

A隔间,44b

启闭口,45

B隔间,46

C隔间,47

D隔间,50

第二空气流通道,51

出口,52

风扇,52a

风扇,53

F隔间,54

G隔间,55

H隔间,56

J隔间,57

K隔间,60

除湿轮,70

蒸发器,80

压缩机,90

冷凝器,100

直交式热交换器,100a

入口,100b

X隔间,100c

Y隔间,100d

启闭口,100g

启闭口,100j

风扇,300

冷冻式干燥机,400

吸附式干燥机,e

第三空气流通道,f

热水热交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设置有三个空气流通道和除湿装置、热泵系统;第一空气流通道(40)将外部空气引入至空气压缩机(10),第二空气流通道(50)由空气压缩机(10)的后冷却器(30)及油冷却器(31)将热量导出,这两个空气流通道有一段并排;将除湿装置的除湿轮(60)设置于两个空气流通道上,将热泵系统的冷凝器(90)及冷媒压缩机(80)设置于第二空气流通道(50)上;第一空气流通道(40)为空气压缩机(10)提供去除水分的空气,空气压缩机(10)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回收后流经第二空气流通道(50)带走除湿轮(60)吸附的湿气;第三空气流通道(e)连通第一空气流通道(40)的上下游,作为开机前旁通用通道,使得空气压缩机(10)启动时吸入空气为干燥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在第一空气流通道(40)上还设置有热泵系统的蒸发器(70),蒸发器(70)位于除湿轮(60)的上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第一空气流通道(40)和第二空气流通道(50)并排的一段共享隔墙(4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第一空气流通道(40)和第二空气流通道(50)并排的一段共享隔墙(4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除湿轮(60)设置于第一空气流通道(40)和第二空气流通道(50)共享的隔墙(42)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除湿轮(60)设置于第一空气流通道(40)和第二空气流通道(50)共享的隔墙(42)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除湿轮(60)能够转动,使得其在第一空气流通道(40)中吸附的水分在第二空气流通道(50)中被除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第一空气流通道(40)上还设置有直交式热交换器(100),并设置交会流通道至第二空气流通道(50)。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钰
申请(专利权)人:周俊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