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煤仓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74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煤仓间,包括靠近两台锅炉之间过道的锅炉钢架辅跨,所述锅炉钢架辅跨内的皮带层布置有输煤皮带,所述锅炉钢架辅跨内的运转层布置有给煤机和与给煤机通过管道连接的原煤仓,所述锅炉钢架辅跨内的零米层布置有磨煤机,所述磨煤机与锅炉之间连接的冷风道、热风道和送粉管道均布置在锅炉钢架辅跨内,所述给煤机通过管道连接磨煤机且磨煤机将原煤磨至粉末后通过送粉管道送至炉膛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锅炉钢架内的闲置空间,不设置单独的煤仓间,节省布置空间。节省布置空间。节省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煤仓间


[0001]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系统
,尤其是一种新型无煤仓间。

技术介绍

[0002]火电厂主厂房区域的优化布置,对于燃煤电厂节省占地和降低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煤仓间布置有三种方案:前煤仓、后煤仓、侧煤仓。多年来,前煤仓作为传统煤仓方案,一直是国内主厂房布置的主要方案;后煤仓应用较少,仅处在概念阶段;侧煤仓方案主厂房占地和体积少,汽轮机和锅炉的相对距离短,减少了管道(尤其是四大管道)用量,节省初投资,因此,近年来侧煤仓方案在大型机组中逐渐得到普遍应用。
[0003]侧煤仓指的是煤仓间布置在两台锅炉(同时建设两台机组)之间,沿烟囱对称中心线对称布置,煤仓间一般为三跨或者两跨布置(与磨煤机型式和场地地质情况有关),其中两跨布置两台炉的磨煤机,另外一跨为公用检修场地,从炉后上煤。采用侧煤仓方案一般不设电控楼,电控设备分散布置,但大型火电机组传统侧煤仓布置由于设置了单独的煤仓间,而且设备和管道布置分散,管道长度较长,占用空间较大,使主厂房体积加大,增加了主厂房初期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无煤仓间,基于大型火电机组传统侧煤仓布置,不设置单独的煤仓间,进一步优化布置空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无煤仓间,包括靠近两台锅炉之间过道的锅炉钢架辅跨,所述锅炉钢架辅跨内的皮带层布置有输煤皮带,所述锅炉钢架辅跨内的运转层布置有给煤机和与给煤机通过管道连接的原煤仓,所述锅炉钢架辅跨内的零米层布置有磨煤机,所述磨煤机与锅炉之间连接的冷风道、热风道和送粉管道均布置在锅炉钢架辅跨内,所述给煤机通过管道连接磨煤机且磨煤机将原煤磨至粉末后通过送粉管道送至炉膛燃烧。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锅炉钢架辅跨侧边设置有磨煤机检修跨。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08]本技术充分利用锅炉钢架内的闲置空间,不设置单独的煤仓间,节省布置空间。由于取消了煤仓间,减小了主厂房体积,所有设备和管道布置紧凑,管道长度减少,节省主厂房初期投资。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无煤仓间零米平面布置图;
[0010]图2是本技术无煤仓间运转层及以上平面布置图;
[0011]图3是本技术无煤仓间断面布置图;
[0012]其中,1、锅炉钢架辅跨,2、输煤皮带,3、给煤机,4、原煤仓,5、磨煤机,6、冷风道,7、热风道,8、送粉管道,9、磨煤机检修跨,10、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无煤仓间,将原来布置在煤仓间的所有设备和管道均布置到靠近两台锅炉之间过道的锅炉钢架辅跨1内,主要分为三层,分别为零米层、运转层和皮带层。从零米至运转层之间为零米层,运转层以上至皮带层之间为运转层,皮带层以上至屋顶为皮带层。
[0015]锅炉钢架辅跨1内的皮带层布置有输煤皮带2,锅炉钢架辅跨1内的运转层布置有给煤机3和与给煤机3通过管道连接的原煤仓4,锅炉钢架辅跨1内的零米层布置有磨煤机5,磨煤机5与锅炉之间连接的冷风道6、热风道7和送粉管道8均布置在锅炉钢架辅跨1内,给煤机3通过管道连接磨煤机5且磨煤机5将原煤磨至粉末后通过送粉管道8送至炉膛10燃烧。
[0016]由于磨煤机5需要检修,可要求锅炉厂在锅炉钢架辅跨1旁边增加磨煤机检修跨9,作为磨煤机5检修场地,此跨的高度满足磨煤机5检修高度要求即可。
[0017]本技术充分利用锅炉钢架内的闲置空间,不设置单独的煤仓间,节省布置空间。由于取消了煤仓间,减小了主厂房体积,所有设备和管道布置紧凑,管道长度减少,节省主厂房初期投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煤仓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近两台锅炉之间过道的锅炉钢架辅跨(1),所述锅炉钢架辅跨(1)内的皮带层布置有输煤皮带(2),所述锅炉钢架辅跨(1)内的运转层布置有给煤机(3)和与给煤机(3)通过管道连接的原煤仓(4),所述锅炉钢架辅跨(1)内的零米层布置有磨煤机(5),所述磨煤机(5)与锅炉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颖李双江史志杰董舟阎占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