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磁阀,所述固定铁芯及导磁铁芯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在固定铁芯与所述导磁铁芯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由所述安装腔向外伸出,套筒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封闭塞,在套筒内形成腔体,主铁芯可前后移动的安装在所述腔体内,主铁芯的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封闭塞方向延伸,且主铁芯向所述第一封闭塞延伸的一端设有第二封闭塞。在停止对电磁线圈组件通电时,若第一封闭塞由于故障导致不能封闭燃气出口,可通过第一弹性件的作用推动主铁芯带动第二主阀塞回复到关闭位置以封闭燃气出口,防止泄漏故障发生。止泄漏故障发生。止泄漏故障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阀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两道燃气电磁阀来控制燃气流道的开启或关闭,以当需要关闭燃气流道时,且其中一道燃气电磁阀失灵时,可通过另外一道燃气电磁阀切断燃气流道,避免燃气泄露故障发生,且为在燃气流道中设置两道燃气电磁阀,通常需要将燃气流道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阀,避免燃气泄露事故。
[000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电磁阀,包括电磁阀本体,所述电磁阀本体包括电磁线圈组件、主铁芯、导磁铁芯、固定铁芯、套筒,在所述电磁线圈组件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固定铁芯、所述导磁铁芯及所述主铁芯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固定铁芯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导磁铁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主铁芯之间,在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导磁铁芯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在所述主铁芯的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另一端设有第二封闭塞,所述套筒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由所述安装腔向外伸出,在所述套筒内形成腔体,所述主铁芯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连接固定,另一端设有第一封闭塞,当电磁线圈组件通电后,对所述固定铁芯、导磁铁芯及主铁芯励磁产生电磁吸力,所述主铁芯向导磁铁芯及固定铁芯端移动,先与导磁铁芯吸合打开第二封闭塞且在吸合后增大其和导磁铁芯与固定铁芯之间的电磁吸力并与固定铁芯吸合,带动套筒打开第一封闭塞。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线圈组件包括电磁线圈及磁轭结构,在所述磁轭结构内设置有所述安装腔,所述电磁线圈绕设在所述安装腔外。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间隙的间隙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间隙距离。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主铁芯朝向所述导磁铁芯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二间隙处。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封闭塞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电磁线圈组件外壁相抵。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固定铁芯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在所述导磁铁芯与套筒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磁阀,通过一个电磁线圈组件即可对第一封闭塞和第二
封闭塞进行控制,且在停止对电磁线圈组件通电时,若第一封闭塞由于故障导致不能封闭燃气出口,可通过第一弹性件的作用推动主铁芯带动第二主阀塞回复到关闭位置以封闭燃气出口,防止泄漏故障发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主铁芯向所述导磁铁芯方向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封闭塞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17]如图1
‑
3,一种电磁阀,包括电磁阀本体1,所述电磁阀本体1包括电磁线圈组件2、主铁芯3、导磁铁芯4、固定铁芯5、套筒6,在所述电磁线圈组件2内设有安装腔20,所述固定铁芯5、所述导磁铁芯4及所述主铁芯3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0内,所述固定铁芯5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0中,所述导磁铁芯4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铁芯5和所述主铁芯3之间,在所述固定铁芯5与所述导磁铁芯4之间形成第一间隙41,在所述主铁芯3的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4之间形成第二间隙40,另一端设有第二封闭塞8,所述套筒6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0内且由所述安装腔20向外伸出,在所述套筒6内形成腔体,所述主铁芯3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套筒6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4连接固定,另一端设有第一封闭塞7,当电磁线圈组件2通电后,对所述固定铁芯5、导磁铁芯4及主铁芯3励磁产生电磁吸力,所述主铁芯3向导磁铁芯4及固定铁芯5端移动,先与导磁铁芯吸合打开第二封闭塞8且在吸合后增大其和导磁铁芯4与固定铁芯5之间的电磁吸力并与固定铁芯5吸合,带动套筒6打开第一封闭塞7。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闭塞7和第二封闭塞8设置在燃气出口处。且当所述第一封闭塞7和第二封闭塞8向前移动以封闭燃气出口;当所述第一封闭塞7和第二封闭塞8向后移动以打开燃气出口,燃气即可从燃气进口流入经燃气出口流出。
[0019]当所述电磁线圈组件2通电后使固定铁芯5、主铁芯3、导磁铁芯4励磁产生电磁吸力,使主铁芯3向所述导磁铁芯4方向移动,主铁芯3在所述套筒6内向后移动带动所述第二封闭塞8开启,当所述主铁芯3向所述导磁铁芯4方向移动至所述主铁芯3与所述导磁铁芯4贴合后,磁通量增加以在导磁铁芯4与固定铁芯5之间产生更强的电磁吸力,使到导磁铁芯4与主铁芯3向固定铁芯5方向移动,导磁铁芯4向后移动,带动第一封闭塞7开启,以实现第一封闭塞7和第二封闭塞8的开启。
[0020]当停止对电磁线圈组件2通电,主铁芯3、导磁铁芯4及固定铁芯5失去电磁吸力,第一封闭塞7在第二弹性件71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以封闭燃气出口,第二封闭塞8在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以封闭燃气出口。
[0021]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磁阀,通过一个电磁线圈组件即可对第一封闭塞7和第二封闭塞8进行控制,且在停止对电磁线圈组件2通电时,若第一封闭塞7由于故障导致不能封闭燃气出口,可通过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推动主铁芯3带动第二主阀塞8回复到关闭位置,
防止泄漏故障发生。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闭塞8设置于所述第一封闭塞7内。
[0023]所述电磁线圈组件2包括电磁线圈21及磁轭结构22,在所述磁轭结构22内设置有所述安装腔20,所述电磁线圈21绕设在所述安装腔20外。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41的间隙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间隙40的间隙距离。
[0025]在所述主铁芯3和所述导磁铁芯4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32。第一弹性件32的设置,可避免主铁芯3与导磁铁芯4在没有电磁吸力时很轻易的贴合在一起。当主铁芯3与导磁铁芯4励磁产生电磁吸力,所述主铁芯3向所述导磁铁芯4方向移动时,需克服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力,避免主铁芯3移动过快。在电磁线圈21不通电后,主铁芯3和所述导磁铁芯4之间失去电磁吸力,在无电磁吸力及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下,使主铁芯3和导磁铁芯4之间分开并在主铁芯3和导磁铁芯4之间维持第二间隙40的间距距离。
[0026]在所述主铁芯3朝向所述导磁铁芯4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31,所述第一弹性件32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本体(1),所述电磁阀本体(1)包括电磁线圈组件(2)、主铁芯(3)、导磁铁芯(4)、固定铁芯(5)、套筒(6),在所述电磁线圈组件(2)内设有安装腔(20),所述固定铁芯(5)、所述导磁铁芯(4)及所述主铁芯(3)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0)内,所述固定铁芯(5)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0)中,所述导磁铁芯(4)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铁芯(5)和所述主铁芯(3)之间,在所述固定铁芯(5)与所述导磁铁芯(4)之间形成第一间隙(41),在所述主铁芯(3)的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4)之间形成第二间隙(40),另一端设有第二封闭塞(8),所述套筒(6)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0)内且由所述安装腔(20)向外伸出,在所述套筒(6)内形成腔体,所述主铁芯(3)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套筒(6)一端与所述导磁铁芯(4)连接固定,另一端设有第一封闭塞(7),当电磁线圈组件(2)通电后,对所述固定铁芯(5)、导磁铁芯(4)及主铁芯(3)励磁产生电磁吸力,所述主铁芯(3)向导磁铁芯(4)及固定铁芯(5)端移动,先与导磁铁芯吸合打开第二封闭塞(8)且在吸合后增大其和导磁铁芯(4)与固定铁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