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包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769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2
本公开涉及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包以及车辆,包括底部冷却板以及侧面冷却板结构。侧面冷却板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相邻的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之间通过管路并联连通,且每一组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两个冷却板,两个冷却板之间通过管路串联连通。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相邻的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之间通过管路并联连通,且每一组侧面冷却板组件的两个冷却板之间通过管路串联连通,从而实现了各侧面冷却板组件、底部冷却板之间的互相连通,以使得底部冷却板以及各侧面冷却板组件可以共同对电池包进行冷却,以增大散热效率,且其结构布置紧凑,有利于实现电池包的小型化,且管路内的水流的流阻较低、水流的流量分配均匀。水流的流量分配均匀。水流的流量分配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冷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在进行充电时,电池包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不够及时,则会导致电池包的充电电流受限、充电时间延长甚至发生电芯热失控。为实现电池包的散热,通常可以在电池包的底部设置底部冷却板。
[0003]然而,由于电池包与底部冷却板之间的换热面积及导热系数的局限,难以满足冷却需求,使得散热效率较差。为了提高散热效率,目前提出了在电池包的侧面增加多个侧面冷却板与底部冷却板共同进行散热的设计。然而,设置多个侧面冷却板时,各侧面冷却板均需要单独设置管路与底部冷却板上的进水口连通以实现水路连通,这无疑会导致电池包的整体尺寸增大,不利于实现电池包的小型化,且水路内的水流的流阻过高、水流的流量分配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底部冷却板以及侧面冷却板结构;
[0006]所述侧面冷却板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至少两组所述侧面冷却板组件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底部冷却板连通;相邻的两组所述侧面冷却板组件之间通过管路并联连通,且每一组所述侧面冷却板包括至少两个冷却板,相邻两个所述冷却板之间通过管路串联连通。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第一侧面冷却板组件以及第二侧面冷却板组件;所述第一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第三冷却板和第四冷却板;
[0008]所述第一冷却板和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管路串联连通,所述第三冷却板和所述第四冷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串联连通;且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通过第三管路并联连通。
[000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侧面冷却板结构包括至少两组,相邻的两组所述侧面冷却板结构沿二者的中心分隔线呈轴对称设置。
[001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且两个所述第一进水口在所述第一冷却板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1]和/或,所述第四冷却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第四进水口,且两个所述第四进水口在所述第四冷却板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端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板的另一端形成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进水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
相对两侧且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两端的所述第二进水口在所述第二冷却板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3]和/或,所述第三冷却板的一端设形成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三冷却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所述第三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三冷却板的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三进水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三冷却板的相对两侧且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三冷却板的两端的所述第三进水口在所述第三冷却板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一管路中的一者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主管路与所述底部冷却板的主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另一者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主管路与所述底部冷却板的次出水口连通。
[001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主管路相对于所述第二管路倾斜和/或弯折设置;
[0016]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主管路相对于所述第一管路倾斜和/或弯折设置。
[0017]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电芯组件以及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电芯组件以及所述电池冷却系统均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且所述底部冷却板设于所述电芯组件的底部,所述侧面冷却板结构设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侧面。
[001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底部冷却板的同一端设置有主进水口和主出水口,且所述主进水口和所述主出水口均设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外部。
[0019]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车辆本体内的电池包。
[00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1]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系统、电池包以及车辆,该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底部冷却板以及侧面冷却板结构。侧面冷却板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至少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的至少一者与底部冷却板连通;相邻的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之间通过管路并联连通,且每一组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冷却板,两个冷却板之间通过管路串联连通。也就是说,本公开的电池冷却系统,通过设置相邻的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之间通过管路并联连通,且每一组侧面冷却板组件的至少两个冷却板之间通过管路串联连通,从而实现了各侧面冷却板组件、底部冷却板之间的互相连通,以使得底部冷却板以及各侧面冷却板组件可以共同对电池包进行冷却,以增大散热效率。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各侧面冷却板均需要单独设置管路与主进水口连通的管路布置方式而言,本公开的电池冷却系统通过各侧面冷却板组件之间的管路的串并联即可实现水路连通,其结构布置紧凑,有利于实现电池包的小型化,且管路内的水流的流阻较低、水流的流量分配均匀。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总装图;
[0025]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底部冷却板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4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板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28]图6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第四冷却板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29]图8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第二冷却板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30]图10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第三冷却板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俯视图;
[0032]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池包的局部示意图。
[0033]其中,1、底部冷却板;11、主进水口;12、主出水口;13、次出水口;14、流道板;141、主流道;142、子流道;15、次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冷却板以及侧面冷却板结构;所述侧面冷却板结构包括至少两组侧面冷却板组件,至少两组所述侧面冷却板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底部冷却板连通;相邻的两组所述侧面冷却板组件之间通过管路并联连通,且每一组所述侧面冷却板包括至少两个冷却板,相邻两个所述冷却板之间通过管路串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第一侧面冷却板组件以及第二侧面冷却板组件;所述第一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所述第二侧面冷却板组件包括第三冷却板和第四冷却板;所述第一冷却板和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管路串联连通,所述第三冷却板和所述第四冷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管路串联连通;且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通过第三管路并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冷却板结构包括至少两组,相邻的两组所述侧面冷却板结构沿二者的中心分隔线呈轴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且两个所述第一进水口在所述第一冷却板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和/或,所述第四冷却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第四进水口,且两个所述第四进水口在所述第四冷却板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一端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板的另一端形成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板的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艺宝李昊赵鹏飞徐超刘东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