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线束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59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线束保护套。为保护车用线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用线束保护套,该车用线束保护套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进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凸筋,所述保护套管的出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环,所述保护套管的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环。这样,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用保护套可通过进口端处的固定凸筋及出口端处的连接凸环与安装车用线束用的波纹管连接,从而可避免老鼠等动物从波纹管的端部进入到波纹管内咬坏车用线束,对车用线束进行保护,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线束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线束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用线束在安装到车体中前,多是先安装在波纹管中,以避免车用线束在车体中过于散乱,不仅影响后续检修及部件组装,而且易被老鼠等动物咬坏,影响车辆安全行驶。另外,在将车用线束安装到波纹管中后,不易转向,影响车用线束的安装速度,甚至导致车辆组装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保护车用线束,本技术提出一种车用线束保护套,该车用线束保护套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进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凸筋,所述保护套管的出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环,所述保护套管的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环。这样,在使用时,本技术车用保护套可通过进口端处的固定凸筋及出口端处的连接凸环与安装车用线束用的波纹管连接,从而可避免老鼠等动物从波纹管的端部进入到波纹管内咬坏车用线束,对车用线束进行保护,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0004]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管为弯管结构。这样,在使用时,可将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管设置在车用线束的转向位置,既方便在安装时对车用线束进行转向,又可以避免硬性转向对车用线束造成损伤。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管为U型弯管。这样,可利用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套实现车用线束的180
°
转弯,方便车用线束安装,提高车辆组装效率,降低车辆生产成本。
[0005]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管由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扣合连接形成。这样,在将车用线束安装到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套中时,可先将保护套管中的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打开,并在安装完成后再将压盖顶槽压盖在支撑底槽上即可,安装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在所述保护套管的进口端处通过柔性连接条连接。这样,在将保护套管中的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拆分开后,可利用柔性连接条连接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避免因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分离而影响车用线束安装完成后扣合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的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管的进口端处设置有两个所述柔性连接条,该两个所述柔性连接条相互平行并呈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提高保护套管中的支撑底槽与压盖顶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方便在车用线束安装到支撑底槽中后将压盖顶槽压扣在支撑底槽上。
[0006]优选地,所述压盖顶槽和所述支撑底槽上设置有若干对连接卡槽和连接卡扣,且当所述压盖顶槽压盖在所述支撑底槽上时,所述连接卡扣与所述连接卡槽扣合连接。这样,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通过连接卡扣和连接卡槽扣合连接,连接简单方便,易拆合。进一步地,所述压盖顶槽和所述支撑底槽上设置有至少六对所述连接卡槽和所述连接卡扣,且位于所述保护套管的进口端处的连接卡扣和连接卡槽位于两个所述柔性连接条之间。这样,压盖顶槽和支撑底槽通过至少六对连接卡扣和连接卡槽扣合连接,可保证压盖顶槽与支撑
底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及扣合严密性;在两个柔性连接条之间设置连接卡扣和连接卡槽,以保证保护套管在进口端处紧密扣合。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槽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板,且该导向板的自由端朝向扣合后的压盖顶槽。这样,在使用时,可利用导向板对压盖顶槽和支撑底槽的扣合方向进行导向,使压盖顶槽和支撑底槽能够快速扣合到位,节约扣合时间。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所示的车用线束保护套在另一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图1所示的车用线束保护套未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图1

3,对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套进行详细说明。
[0012]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套包括保护套管1,保护套管1的进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凸筋101,保护套管1的出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环102,保护套管1的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环103。这样,在使用时,本技术车用保护套可通过进口端处的固定凸筋101及出口端处的连接凸环102与安装车用线束用的波纹管(图中未示出)连接,从而可避免老鼠等动物从波纹管的端部进入到波纹管内咬坏车用线束(图中未示出),对车用线束进行保护,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优选地,保护套管1为弯管结构。这样,在使用时,可将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管设置在车用线束的转向位置,既方便在安装时对车用线束进行转向,又可以避免硬性转向对车用线束造成损伤。优选地,保护套管1为U型弯管。这样,可利用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套实现车用线束的180
°
转弯,方便车用线束安装,提高车辆组装效率,降低车辆生产成本。
[0013]如图1至3所示,保护套管1由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扣合连接形成。这样,在将车用线束安装到本技术车用线束保护套中时,可先将保护套管中的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打开,并在安装完成后再将压盖顶槽12压盖在支撑底槽11上即可,安装方便快捷。优选地,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在保护套管1的进口端处通过柔性连接条13连接。这样,在将保护套管1中的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拆分开后,可利用柔性连接条13连接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避免因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分离而影响车用线束安装完成后扣合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的效率。优选地,保护套管1的进口端处设置有两个柔性连接条13,该两个柔性连接条131相互平行并呈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提高保护套管1中的支撑底槽11与压盖顶槽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方便在车用线束安装到支撑底槽11中后将压盖顶槽12压扣在支撑底槽11上。
[0014]优选地,压盖顶槽12和支撑底槽11上设置有若干对连接卡槽14和连接卡扣15,且当压盖顶槽12压盖在支撑底槽11上时,连接卡扣15与连接卡槽14扣合连接。这样,支撑底槽11和压盖顶槽12通过连接卡扣15和连接卡槽14扣合连接,连接简单方便,易拆合。优选地,压盖顶槽12和支撑底槽11上设置有至少六对连接卡槽14和连接卡扣15,且位于保护套管1的进口端处的连接卡扣15和连接卡槽14位于两个柔性连接条13之间。这样,压盖顶槽12和支撑底槽11通过至少六对连接卡扣15和连接卡槽14扣合连接,可保证压盖顶槽12与支撑底
槽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及扣合严密性;在两个柔性连接条13之间设置连接卡扣15和连接卡槽14,以保证保护套管1在进口端处紧密扣合。优选地,支撑底槽11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板16,且该导向板16的自由端朝向扣合后的压盖顶槽12。这样,在使用时,可利用导向板16对压盖顶槽12和支撑底槽11的扣合方向进行导向,使压盖顶槽12和支撑底槽11能够快速扣合到位,节约扣合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线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车用线束保护套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进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凸筋,所述保护套管的出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环,所述保护套管的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线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为弯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线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为U型弯管。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线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由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扣合连接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线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槽和压盖顶槽在所述保护套管的进口端处通过柔性连接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顾叶锋
申请(专利权)人:洪程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