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及双锥度涨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39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及双锥度涨紧组件,所述涨套的中央设置用于安装锥度本体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同的锥形面,两锥形面的锥度分别与相配合的锥度本体的对应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锥形面的内径向靠近锥度本体主体的方向逐渐扩大。该双锥度涨紧组件包括上述加长型双锥度涨套以及安装在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的定位孔中的锥度本体;所述锥度本体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锥柱,锥柱的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分别与涨套的两锥形面分别贴合的上锥形外壁和下锥形外壁,两锥形面分别与上锥形外壁和下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涨套的结构简单,只需要锥度本体进行与双锥涨套配合的锥面设置,加工精度高且稳定。加工精度高且稳定。加工精度高且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及双锥度涨紧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及用于长内孔零件的双锥度涨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薄壁长内孔套筒类零件的加工难度较大,虽然目前已出现用于对薄壁长内孔套筒类零件进行夹持固定的长涨套,但是,这类涨套需要锥形拉杆、锥度本体配合使该涨套涨开,从而涨紧零件内壁。如公告号为CN21061628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机壳夹具,其公开了一种双锥涨套,如图1所示,该双锥涨套(1)的中孔上部侧壁与锥形拉杆的顶部(21)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双锥涨套(1)的中孔下部侧壁与锥度本体顶部的锥柱(51)侧壁相贴且锥度一致,中孔上部侧壁和中孔下部侧壁的倾斜方向为相反设置。工作时,在轴向外力驱动作用下,该锥度拉杆带动双锥涨套(1)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双锥涨套(1)在拉杆顶部(21)侧壁和锥柱(51)侧壁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径向扩张实现对电机壳的固定或发生径向回缩释放工件(即电机壳)。
[0003]因此,上述现有双锥涨套必须要求锥度本体以及锥度拉杆两个夹具元件的对应部位的锥度分别要与涨套的对应位置的锥度配磨,此加工方法比较麻烦,对于加工制作人员要求较高,容易造成加工精度不良,还更容易出现成套夹具精度不稳定的问题。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可靠的同向锥度设置的加长型双锥度涨套,还提供包含该涨套的双锥度涨紧组件,该加长型双锥度涨套使用更为便利,只需要在锥度本体上设置对应的锥度加工,采用普通的拉杆即可实现套筒零件内孔的两端的涨紧定心,降低了加工难度。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加长型双锥度涨套,该涨套的中央设置用于安装锥度本体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同的锥形面,两锥形面的锥度分别与相配合的锥度本体的对应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锥形面的内径向锥度本体安装的方向逐渐扩大。
[0008]优选地,所述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由至少三个呈圆周分布的金属夹持块和粘接在相邻夹持块之间的弹性橡胶块围合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加长型双锥度涨套中,定位孔的近上端内壁形成上锥形面,定位孔的近下端内壁形成下锥形面,上锥形面和下锥形面的锥度相同。
[0010]优选地,所述加长型双锥度涨套中,定位孔的上锥形面直接延伸至涨套顶面,或者定位孔的上锥形面延伸至接近涨套顶面的位置。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长内孔零件的双锥度涨紧组件,其包括上述加长型双
锥度涨套以及安装在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的定位孔中的锥度本体;所述锥度本体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锥柱,锥柱的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分别与涨套的两锥形面分别贴合的上锥形外壁和下锥形外壁,两锥形面分别与上锥形外壁和下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
[0012]优选地,所述双锥度涨紧组件还包括用于带动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相对锥度本体底座运动的拉杆,拉杆包括用于从外侧抵持涨套上端面的头部和同轴设置在头部底部的杆部;头部的外径大于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的定位孔的顶部内径,锥度本体内设置供拉杆贯穿的通孔。
[0013]优选地,所述双锥度涨紧组件中,上锥形面和下锥形面的锥度相同,锥度本体的锥柱的上锥形外壁和下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
[0014]本技术提供的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及双锥度涨紧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所述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对配套使用的夹具元件的要求降低,只需要锥度本体进行与双锥涨套配合的锥面设置,可以采用普通的拉杆即可实现对套筒零件的内孔两端的涨紧定心,其加工难度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加工精度且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提高。
[0016]2、所述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的结构简单、易操作更换、夹持力度大且均匀,夹紧力为平行且均匀地施加在待加工工件上,不易使工件发生损坏或变形。该涨套还能起到不受高温、冷却液和铁屑介入的影响,在其使用寿命期间保持足够灵活。此外,该涨套还具有精度高、硬度高、上料间隙大、更适合于自动化生产及批量加工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双锥涨套及其应用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双锥度涨紧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锥度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附图说明如下:
[0024]金属夹持块1、弹性橡胶块2、加长型双锥度涨套3、上锥形面31、下锥形面32、定位孔33、锥度本体4、锥柱41、上锥形外壁41a、下锥形外壁41b、底座42、通孔43、拉杆5、头部51、杆部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加长型双锥度涨套3,该涨套3为圆柱状结构,其中央设置定位孔33,定位孔用于安装锥度本体的顶部锥柱。涨套的改进在于:在定位孔33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同的锥形面(即同向锥度设置),两锥形面的锥度分别与相配合的锥度本体的顶部锥柱的相应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两锥形面的内径向锥度本体主体安装的方向逐渐扩大,即两锥形面的内径向靠近锥度本体主体的方向逐渐扩大。
[0029]具体地,定位孔33的近上端内壁形成上锥形面31,定位孔的近下端内壁形成下锥形面32,上锥形面31与定位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其特征在于,为圆柱状结构,该加长型双锥度涨套的中央设置用于安装锥度本体(4)的定位孔(33);定位孔的两端内壁分别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同的锥形面,两锥形面的锥度分别与相配合的锥度本体的对应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锥形面的内径向锥度本体主体安装的方向逐渐扩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三个呈圆周分布的金属夹持块(1)和粘接在相邻夹持块之间的弹性橡胶块(2)围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其特征在于,定位孔(33)的近上端内壁形成上锥形面(31),定位孔的近下端内壁形成下锥形面(32),上锥形面和下锥形面的锥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长型双锥度涨套,其特征在于,定位孔的上锥形面直接延伸至涨套顶面,或者定位孔的上锥形面延伸至接近涨套顶面的位置。5.一种双锥度涨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传立尚周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涵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