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37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包括冷却水箱与散热水箱,冷却水箱中开设有上腔与的下腔,冷却水箱上连接有送剂管道,散热水箱中分别开设有储水腔、冷却腔、通风腔与收纳腔,冷却水箱与散热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储水腔中设置有水泵,储水腔通过水泵固定连接有回水管道,回水管道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下腔内的水体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储水腔,利用水泵提供的吸力使得储水腔内的水体进入回水管道,通过增压风轮对回水管道进行降温,回水管道内的水体进入进水管道,在水体进入进水管道通过上腔时,上腔内的冷却剂会对进水管道内的水进行第二次降温处理,进水管道内的水体进入下腔,形成了水循环结构。形成了水循环结构。形成了水循环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循环分流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0003]发动机在高速运转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大都采用水冷方式进行降温处理,而现有的水循环降温系统中,因为只依靠单一的的水冷循环使得降温散热效果极为有限,且长时间的运转会使得冷却液与冷却腔的消耗速度极快,也就会严重降低水循环分流结构的散热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时间工作后,会导致降温效果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包括冷却水箱与散热水箱,所述冷却水箱中开设有用以灌装冷却剂的上腔与用以灌装水体的下腔,所述冷却水箱上连接有与上腔相连通的送剂管道,所述散热水箱中分别开设有储水腔、冷却腔、通风腔与收纳腔,所述冷却水箱与散热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所述储水腔中设置有水泵,所述储水腔通过水泵固定连接有贯穿冷却腔并延伸至收纳腔的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相连接的进水管道;
[0007]所述冷却腔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增压风轮,所述散热水箱中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且散热水箱中开设有连通冷却腔与通风腔的通口。
[0008]优选地,所述上腔开设于冷却水箱上端位置,且下腔开设于冷却水箱下端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收纳腔开设于通风腔上方位置,所述通风腔开设在冷却腔上方位置,所述冷却腔开设在储水腔上方位置。
[0010]优选地,所述排水管道两端分别与下腔及储水腔相连接,所述回水管道下端固定贯穿冷却腔并延伸至通风腔位置,且回水管道周向等距分布于通风腔外。
[0011]优选地,所述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于收纳腔中固定连接,且进水管道远离回水管道的一端贯穿上腔并延伸至下腔内。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口与冷却腔相连通,且第二通风口与通风腔相连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下腔内的水体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储水腔,利用水泵提供的吸力使得储水腔内的水体进入回水管道,回水管道内的水体进入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内的水体进入
下腔,形成了水循环结构,能大量节省水资源成本。
[0015]2、本技术通过增压风轮对回水管道进行降温,在低温水体进入进水管道通过上腔时,上腔内的冷却剂会对进水管道内的水进行第二次降温处理,使得下腔中的低温水体能够实现再次降温,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下腔内的水体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储水腔,利用水泵提供的吸力使得储水腔内的水体进入回水管道,通过增压风轮对回水管道进行降温,回水管道内的水体进入进水管道,在水体进入进水管道通过上腔时,上腔内的冷却剂会对进水管道内的水进行第二次降温处理,进水管道内的水体进入下腔,形成了水循环结构,使得下腔中的低温水体能够实现再次降温,从而实现循环利用,能节省大量水资源成本,保证散热机构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的冷却水箱与散热水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的转轴与增压风轮零件图。
[0021]图中:1冷却水箱、2散热水箱、3上腔、4下腔、5送剂管道、6储水腔、7冷却腔、8通风腔、9收纳腔、10排水管道、11水泵、12回水管道、13电机、14转轴、15增压风轮、16第一通风口、17通口、18第二通风口、19进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4,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包括冷却水箱1与散热水箱2,冷却水箱1中开设有用以灌装冷却剂的上腔3与用以灌装水体的下腔4,上腔3开设于冷却水箱1上端位置,且下腔4开设于冷却水箱1下端位置,冷却水箱1上连接有与上腔3相连通的送剂管道5,通过送剂管道5可定期对上腔3内的冷却剂进行更换,以保证上腔3内的冷却剂可以对进水管道19内的水体进行有效的降温处理。
[0024]散热水箱2中分别开设有储水腔6、冷却腔7、通风腔8与收纳腔9,收纳腔9开设于通风腔8上方位置,通风腔8开设在冷却腔7上方位置,冷却腔7开设在储水腔6上方位置,冷却水箱1与散热水箱2之间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10,排水管道10两端分别与下腔4及储水腔6相连接,储水腔6中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的型号为IS200

150

315B,储水腔6通过水泵11固定连接有贯穿冷却腔7并延伸至收纳腔9的回水管道12,回水管道12下端固定贯穿冷却腔7并延伸至通风腔8位置,且回水管道12周向等距分布于通风腔8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风口16周向分布,通过第一通风口16进入冷却腔7内的低温冷风可对周向分布的回水管道12进行低温接触,保证回水管道12下端维持低温状态,回水管道12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1相连接的进水管道19,进水管道19与回水管道12于收纳腔9中固定连接,优选使用法兰连接方式;
[0025]进水管道19远离回水管道12的一端贯穿上腔3并延伸至下腔4内,下腔4内的低温水体通过排水管道10进入储水腔6,利用水泵11提供的吸力使得储水腔6内的低温水体进入回水管道12,以对通风腔8内部进行低温冷敷,使得通风腔8内降温,回水管道12内的高温水体进入进水管道19,上腔3内的冷却剂对位于上腔3的进水管道19部分进行降温处理,经过冷却的水体进入下腔4中,形成了水循环结构,能节省大量的水资源成本,提高了散热机构的环保性;
[0026]冷却腔7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型号为Y630

10/1180,电机13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上固定安装有增压风轮15,散热水箱2中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6与第二通风口18,且散热水箱2中开设有连通冷却腔7与通风腔8的通口17,第一通风口16与冷却腔7相连通,且第二通风口18与通风腔8相连通,通过转轴14转动带动增压风轮15进行转动,使得冷空气从第一通风口16进入冷却腔7中,在通过通口17进入通风腔8的过程中可对回水管道12进行同步的降温,通风腔8内的高温热气因为低温冷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包括冷却水箱(1)与散热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1)中开设有用以灌装冷却剂的上腔(3)与用以灌装水体的下腔(4),所述冷却水箱(1)上连接有与上腔(3)相连通的送剂管道(5),所述散热水箱(2)中分别开设有储水腔(6)、冷却腔(7)、通风腔(8)与收纳腔(9),所述冷却水箱(1)与散热水箱(2)之间固定安装有排水管道(10),所述储水腔(6)中设置有水泵(11),所述储水腔(6)通过水泵(11)固定连接有贯穿冷却腔(7)并延伸至收纳腔(9)的回水管道(12),所述回水管道(12)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1)相连接的进水管道(19);所述冷却腔(7)内固定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上固定安装有增压风轮(15),所述散热水箱(2)中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6)与第二通风口(18),且散热水箱(2)中开设有连通冷却腔(7)与通风腔(8)的通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水循环分流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锐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丰驰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