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693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危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N

甲基吡咯烷酮,英文名称N

Methyl pyrrolidinone,即NMP,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能与水、醇、醚、酯、酮、卤代烃、芳烃和蓖麻油互溶,是化学领域常用的极性有机溶剂。此外,其挥发度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佳,能随水蒸气挥发且具有吸湿性并对光敏感。
[0003]NMP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用作制作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制作锂电池隔膜时的溶剂。在生产过程中,随着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和隔膜的生产,通常会将挥发出的NMP抽走并做部分吸收处理后排放,这必然造成NMP原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排放出的带有固体废物的大量阳极废液也存在回收NMP的成本高等问题。
[0004]目前,常见的含NMP废液回收多为二塔或三塔精馏工艺,三塔精馏为两级真空塔串联脱水和NMP成品塔脱重,显然现有工艺流程存在工艺冗余,能耗和投资费用高的问题。
[0005]因此,有必要开发锂电池阳极废液回收NMP的低成本技术,以提高NMP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电极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成本低成本、高效的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1,对锂电池阳极废液进行预处理,得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
[0010]步骤2,对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通过除水剂进行一次除水;
[0011]步骤3,对一次除水后的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通过分子筛进行二次除水;
[0012]步骤4,对二次除水后的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进行精馏处理,得到产物,其中,所述产物中的所述N

甲基吡咯烷酮的含量为99.5vol%以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包括:
[0014]步骤11,在所述锂电池阳极废液中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0015]步骤12,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中,所述锂电池阳极废液:水的体积比为10:(1

2);所述步骤12中,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浓度为80

85vol%。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除水剂包括无水碳酸钾、无水硫酸铜、无水乙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除水剂对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的比例为(100

200)g:1000mL,一次除水后N

甲基吡咯烷酮在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中浓度为85

90vol%。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分子筛孔径为所述分子筛的主要成分为硅铝酸盐,颗粒度大于97%,堆积密度在0.68

0.75g/mL,静态水吸附大于20%,所述分子筛与一次除水后的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的比例为(400

600)g:1000mL。
[0020]更进一步地,二次除水后N

甲基吡咯烷酮在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中浓度为90

95vol%。
[0021]进一步地,所述精馏处理通过精馏塔进行,其中,精馏塔的操作压力为0.1Mpa以下,理论塔板数为5

15,塔顶温度为80

100℃,塔釜温度为110

130℃。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收方法,代替现有的二塔精馏、三塔精馏技术,通过可回收处理的除水剂、分子筛即可将NMP提纯至90vol%以上,只需设置最后一个精馏塔即可将NMP提纯至99.5vol%以上,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0024]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除水剂、分子筛,只需进行洗涤、干燥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下面,首先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回收方法。
[0028]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1,对锂电池阳极废液进行预处理,得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
[0030]也就是说,首先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固相。
[0031]具体而言,步骤1可以包括:
[0032]步骤11,在所述锂电池阳极废液中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0033]在所述锂电池阳极废液中加入水,废液中所含PVDF(聚氟乙烯)遇一定量水后出现非溶剂致相分离现象形成,由此可以将废液中的PVDF絮凝,并同时将废液中的固相夹带在絮凝的PVDF中。
[0034]其中,优选地,所述锂电池阳极废液:水的体积比为10:(1

2)。水太多,则固液分离耗时更长,水太少容易导致PVDF去除不彻底。
[0035]步骤12,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
[0036]也就是说,在得到固液混合物后,利用固液分离手段,即可去除固相杂质,得到澄清的NMP水溶液。作为固液分离手段,例如可以采用过滤、离心分离、静置等,在此不做限定。
[0037]在进行固液分离后,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浓度可达80

85vol%。提高预处理后所得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中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阳极废液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锂电池阳极废液进行预处理,得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步骤2,对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通过除水剂进行一次除水;步骤3,对一次除水后的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通过分子筛进行二次除水;步骤4,对二次除水后的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进行精馏处理,得到产物,其中,所述产物中的所述N

甲基吡咯烷酮的含量为99.5vol%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在所述锂电池阳极废液中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步骤12,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所述锂电池阳极废液:水的体积比为10:(1

2),所述步骤12中,所述含N

甲基吡咯烷酮液体中N

甲基吡咯烷酮的浓度为80

85vo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除水剂包括无水碳酸钾、无水硫酸铜、无水乙酸钠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林戴明飞齐乐丹
申请(专利权)人:合创无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