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4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减振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左右两侧均设有竖板,竖板的板面与左右水平方向相垂直。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同侧的竖板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个竖板之间连接有减振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带有竖板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组成的内外双层的支撑结构,通过减振器将相对应的两个竖板连在一起,将光纤惯组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在具有良好的冲击衰减率的同时还具有紧凑的结构。衰减率的同时还具有紧凑的结构。衰减率的同时还具有紧凑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惯组缓冲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惯组的核心测量部件是光纤陀螺。光纤陀螺是基于萨格纳克效应原理的光纤角速度传感器,具有无机械活动部件、无预热时间、不敏感加速度、动态范围宽、数字输出、体积小等优点,是目前在惯组中所使用的主流陀螺仪之一。
[0003]然而,大冲击严重影响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导致光纤惯组在大冲击环境下的导航输出精度较差。同时,大冲击存在着破坏光纤惯组的风险,降低其使用寿命。为应对大冲击对光纤惯组的精度影响和损坏威胁,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为大冲击使用环境下的光纤惯组配备缓冲基座。专利技术申请CN112668191A公开了一种基于四个橡胶减振器的缓冲基座及其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专利技术申请CN112762136A和专利技术申请CN112765740A分别对该缓冲基座提出了确定缓冲间隙和缓冲效果的方法。
[0004]可见,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缓冲基座存在着体积大的缺点,不满足光纤惯组在体积空间有限的运载体中的小型化设计要求。因此,为同时满足光纤惯组抗冲击的使用要求以及小型化应用要求,需要提出一种紧凑型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在具有良好的冲击衰减率的同时还具有紧凑的结构。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所述缓冲基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减振器;
[0008]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在左右两侧均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板面与左右水平方向相垂直;
[0009]所述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同侧的所述竖板一一对应;
[0010]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减振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利用带有竖板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组成的内外双层的支撑结构,通过减振器将相对应的两个竖板连在一起,将光纤惯组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在具有良好的冲击衰减率的同时还具有紧凑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装载光纤惯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的爆炸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的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的减振器的爆炸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的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
[0019]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减振器;4、通孔;5、紧固螺钉;6、肋板;7、方形通孔;8、圆柱形台阶孔;9、螺纹安装孔;10、光纤惯组;11、竖板;12、盲孔;13、螺纹钢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和减振器3;
[002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在左右两侧均设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的板面与左右水平方向相垂直;
[0023]所述第二支撑板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位于同侧的所述竖板11一一对应;
[0024]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板11之间连接有所述减振器3。
[002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带有竖板11的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组成的内外双层的支撑结构,在相对应的两个竖板11之间装设减振器3,通过减振器3将相对应的两个竖板11连在一起,将光纤惯组10放置于第二支撑板2上,在具有良好的冲击衰减率的同时还具有紧凑的结构。
[0026]进一步地,位于同一侧且相对应的所述竖板11均为至少两对;
[0027]左右两侧的所述减振器3对称分布设置。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位于同一侧且相对应的竖板11均为至少两对。左右两侧的减振器3对称分布设置。使得减振器3的减振中心与光纤惯组10的质心相对应,从而冲击方向的冲击作用在光纤惯组10上时在其他方向上的耦合。
[0029]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3的主体为硅橡胶,两面上均设有盲孔12,盲孔12内嵌螺纹钢套13,螺纹钢套13内设置内螺纹;
[0030]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板11设有与所述盲孔12内嵌的螺纹钢套13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4;
[0031]所述竖板11和所述减振器3之间通过紧固螺钉5贯穿所述通孔4并与所述盲孔12内嵌的螺纹钢套13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连接。
[0032]从上述描述可知,减振器3上设有盲孔12,盲孔12内嵌螺纹钢套13,螺纹钢套13内设置内螺纹。竖板11上设有通孔。紧固螺钉5穿过通孔4与盲孔12内嵌的螺纹钢套13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相对应的两个竖板11之间通过减振器3形成间隔,从而在受到大冲击时依靠减振器3的硅橡胶变形实现缓冲减振。
[0033]进一步地,同一所述竖板11上的所述通孔4和所述减振器3上的所述盲孔12均至少两个且一一对应。
[0034]从上述描述可知,同一竖板11上的通孔4和减振器3上的盲孔12均至少两个且一一对应,有利于提高基座的稳固性,提升减振器3所能够起到的减振效果。
[0035]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钉5上点涂有螺纹胶。
[0036]从上述描述可知,紧固螺钉5上点涂有螺纹胶,可有效增强连接的稳定性,放置紧固螺钉5在冲击时失效。
[003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位于同侧的所述竖板11之间通过水平放置的肋板6相连;
[0038]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位于同侧的所述竖板11之间通过水平放置的肋板6相连。
[0039]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位于同侧的竖板11之间通过水平放置的肋板6相连,可在保证刚度的同时不过多增加重量。
[004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均为田字形板。
[0041]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均为田字形板,在保证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
[004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均为田字形板。
[0043]进一步地,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板11的间距为9

11mm。
[004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间距为7

9mm。
[0045]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3为橡胶减振器3。
[0046]从上述描述可知,减振器3为橡胶减振器3,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且抗高低温、盐雾、霉菌等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减振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在左右两侧均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板面与左右水平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同侧的所述竖板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减振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且相对应的所述竖板均为至少两对;左右两侧的所述减振器对称分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的两面上均设有盲孔;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板设有与所述盲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竖板和所述减振器之间通过紧固螺钉贯穿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盲孔螺纹连接实现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惯组用缓冲基座,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竖板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减振器上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聪涂勇强何凯伦许飞凡阮翠霞林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海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