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格蓬酯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5647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格蓬酯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包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以界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聚格蓬酯高分子作为微囊壁材,在不添加交联剂的情况下,通过界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物理性能良好且可控的球形空心微囊,解决现有工艺复杂,污染重,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缺陷,避免甲醛等交联剂毒性较大的问题,能够很好的用于药物的长效包载和保护。的长效包载和保护。的长效包载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格蓬酯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包载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聚格蓬酯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包埋技术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有关包埋微纳米胶囊(以下简称微囊)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微囊将活性成分包埋在胶囊内部,从而提高所包埋的活性成分芯材的稳定性,减少其受外界因素如氧气、光照、酶等的影响而带来的变质损失。此外,微囊还可以调控芯材的释放模式,让芯材缓慢可控的释放出来而达到靶向和作用精准的目的。
[0003]近年来,微囊主要以淀粉、明胶、海藻酸钠、聚丙烯酸等壁材作为微囊壁材来制备得到。但是,采用乳化/交联的方法所制备的胶原蛋白/淀粉微球制备工序复杂,且大量乳化剂及油相有机溶剂的使用给微球带来了麻烦的后处理工序;采用海藻酸钠制备的海藻酸钠微纳米胶囊有易吸湿、孔隙结构分布不均匀且异变质等问题;采用蜜胺树脂为壁材制备的蜜胺树脂微纳米胶囊强度较低,包载率不高。而采用聚丙烯酸作为壁材制备的聚丙烯酸微囊相比其他几种方法具有微囊结构可控、没有甲醛残留、释放缓慢等优点,但是由于聚丙烯酸味道难闻、稳定性差等缺点,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此外,现有的聚合物材料微囊制备过程中,会添加甲醛或其他多醛类化合物作为交联剂固化作为微囊壁材,但是其存在毒性大的缺陷,难以用于药物的长效包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格蓬酯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中,以界面活性自由基聚合的聚格蓬酯高分子作为微囊壁材,在不添加交联剂的情况下,通过界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物理性能良好且可控的球形空心微囊,解决现有工艺复杂,污染重,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缺陷,避免甲醛等交联剂毒性较大的问题,能够很好的用于药物的长效包载和保护。
[0005]本专利技术中首先提供了一种聚格蓬酯微囊,所述微囊以聚格蓬酯高分子为微囊壁材,所述微囊为球形空心结构,微囊的壁材的厚度为10~30nm,微囊直径为5~15μm,破裂强度达到2.5~5μN。
[0006]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上述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水相和油相的预处理:
[0008]水相:将皂苷添加到去离子水中以形成水相,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备用;
[0009]油相:将格蓬酯单体,引发剂2

溴异丁酰溴,催化剂三(2

吡啶基甲基)胺和活性分子混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中以形成油相,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备用;
[0010](2)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
[0011]将得到的水相和油相混合并在高速搅拌以形成浓乳液,并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
气,然后加入溴化亚铜水溶液,混合后补入去离子水重新获得乳液,得到反应混合物;
[0012]将反应混合物在搅拌环境下预先低温反应,然后再对其升温至40~65℃恒温反应5~15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聚格蓬酯微囊。
[0013]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水相中皂苷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5~1g:14~15.5g。
[0014]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油相中格蓬酯单体,2

溴异丁酰溴,三(2

吡啶基甲基)胺,活性分子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用量比例为:0.01~0.02mol:0.1mmol:0.4mmol:0.3mmol:0.4mol。
[0015]进一步的,所述活性分子为氟维斯群。
[0016]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水相和油相的用量比为25g:15~20g。
[0017]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浓乳液、溴化亚铜、乳液的用量比为30~35g:0.02~0.05g:50g。
[0018]进一步的,步骤(2)中,每1g溴化亚铜水溶液中含有溴化亚铜0.2mmol。
[0019]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搅拌环境下预先低温反应的条件为:在200转/分钟的搅拌环境下,25℃保持0.5~2小时。
[0020]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上述聚格蓬酯微囊在作为活性分子包埋材料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活性分子为氟维斯群。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微囊,在水相加入乳化剂,在油相加入格蓬酯单体、引发剂和助催化剂,搅拌形成乳液,在乳液中加入催化剂后,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聚格蓬酯分子长链,在加热作用下在乳液液滴的油水界面聚合聚格蓬酯微囊。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原理如下:格蓬酯具有碳碳双键基团,使用了2

溴异丁酰溴作引发剂,聚合助剂中溴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方式,三(2

吡啶基甲基)胺作为主催化剂,格蓬酯单体在乳液液滴界面被引发剂引发聚合,由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助剂辅助,有效地抑止了自由基双基终止反应,形成可休眠的活性种参与反应,整体形成一个活性聚合系统使得自由基聚合能够高效进行制备聚格蓬酯的方法。这种方法所制备的聚格蓬酯为分子量和末端基团可控,分子量分布均一,微囊的壁材厚度和尺寸结构可控性高。
[0023]本专利技术以格蓬酯作为单体制备聚格蓬酯微囊,为首次对聚格蓬酯高分子的成功合成,乳液界面聚合高分子疏水性聚合物,其疏水性高,有空隙网络结构,可以有效微囊化包埋药物,减少药物与外界物质接触,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变质和损失,同时也减缓药物的流失,提高了其储藏时间。聚合物单体原料生物相容性高,毒性小。
[0024]本专利技术使用聚格蓬酯作为微囊壁材,环境友好,无甲醛等高毒性交联剂,无传统方法中所采用的高毒性有机金属类助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的加入,有效避免了微囊中甲醛及其他毒性化合物残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属于油水界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操作工艺简易,所使用原料皆为市售品,不需经过复杂的提纯过程即可使用,且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生产过程简单,生产工艺高度可控。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进行接枝,理论成熟,所制备出的微囊具有厚度均匀、包载率高(超过29%)、包载效率高(超过99%)、破裂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格蓬酯微囊对于包埋微囊的产业化和高分子化学行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聚格蓬酯微囊光学显微镜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聚格蓬酯微囊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以氟维斯群为例进行简要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8]实施例1:
[0029](1)水相和油相的预处理:
[0030]水相:将0.75g皂苷添加到24.25g去离子水中以形成水相,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备用。
[0031]油相:将3.02g格蓬酯单体、0.023g引发剂2

溴异丁酰溴、0.116g催化剂三(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水相和油相的预处理:水相:将皂苷添加到去离子水中以形成水相,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备用;油相:将格蓬酯单体,引发剂2

溴异丁酰溴,催化剂三(2

吡啶基甲基)胺和活性分子混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中以形成油相,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备用;(2)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将得到的水相和油相混合并在高速搅拌以形成浓乳液,并通过氮气吹扫除去氧气,然后加入溴化亚铜水溶液,混合后补入去离子水重新获得乳液,得到反应混合物;将反应混合物在搅拌环境下预先低温反应,然后再对其升温至40~65℃恒温反应5~15h,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聚格蓬酯微囊。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相中皂苷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5~1g:14~15.5g。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聚格蓬酯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相中格蓬酯单体,2

溴异丁酰溴,三(2

吡啶基甲基)胺,活性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力褚子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芬之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