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89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包括针把,所述针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本体,所述针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针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穿刺针本体的外侧套接有针鞘,所述针鞘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针鞘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针鞘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穿刺针技术领域;该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通过拿起针鞘和穿刺针本体,将针鞘和穿刺针本体同时插入患者体内,随后将穿刺针从针鞘中取出,再将导管从针鞘中插入患者体内,插入后,通过挡把将针鞘取出,再通过横向拉动两个挡把,由于针鞘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和内壁上的凹槽,可将针鞘撕开,从而使得导管可快速插入和快速将针鞘从导管外剥离。外剥离。外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


[0001]本技术涉及穿刺针
,具体是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医学领域的介入治疗,又称“不用开刀的手术”,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型治疗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医学治疗的三大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的方法是在不暴露人体内部组织的情况下,经皮肤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直接或者在射线、磁共振或超声成像的引导下,使介入器材进入血管等人体原有的管腔或人体的其他组织中,对疾病进行治疗或检查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
[0003]目前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多采用外开槽形式,当槽体与针进入到创口处容易造成二次创伤,且槽线相对内开槽形式造成摩擦力更大,增加创口开裂风险,因此操作复杂、费时,对患者会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包括针把,所述针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本体,所述针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针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穿刺针本体的外侧套接有针鞘,所述针鞘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针鞘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针鞘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所述针鞘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挡板在卡块的上方,所述卡块的数量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针把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与通槽连通,所述凹槽从通槽的底部一直延伸至针鞘顶端。
[0009]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两个挡把,所述挡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0010]优选的,所述挡把固定连接在针鞘的外侧,两个挡把之间相互对称,所述凹槽和通槽均在两个挡把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卡块可卡接在限位块之间,所述挡板在限位块的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套套接在连接块的外侧,所述连接块的直径大于保护套的内径。
[0013]优选的,所述针鞘顶端为一外径逐渐缩小的锥度结构,最顶端与穿刺针本体的针管部位完全贴合。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通过拿起针鞘和穿刺针本体,将针鞘和穿刺针本体
同时插入患者体内,随后将穿刺针从针鞘中取出,在将导管从针鞘中插入患者体内,插入后,通过挡把将针鞘取出,再通过横向拉动两个挡把,由于针鞘的顶部开设有通槽和内壁上的凹槽,可将针鞘撕开,从而使得导管可快速插入和快速将针鞘从导管外剥离。
[0017](2)、该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将穿刺针本体与针鞘一起插入患者体内,插入后,通过拧动针把将卡块从两个限位块的内部转出,使得卡块不与限位块接触,随后将穿刺针本体从针鞘中取出,使得穿刺针本体可快速地从患者体内取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爆炸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针鞘结构立体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穿刺针结构立体图。
[0022]图中1、针把;2、针鞘;3、保护套;4、挡板;5、通槽;6、卡合机构;601、挡把;602、连接块;603、限位块;7、凹槽;8、卡块;9、穿刺针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

4,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包括针把1,针把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本体9,针把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针把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挡板4在卡块8的上方,卡块8的数量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针把1的外侧,穿刺针本体9的外侧套接有针鞘2,针鞘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通槽5,针鞘2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7,凹槽7与通槽5连通,凹槽7从通槽5的底部一直延伸至针鞘2顶端,针鞘2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3,针鞘2顶端为一外径逐渐缩小的锥度结构,最顶端与穿刺针本体9的针管部位完全贴合,针鞘2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6。
[0026]将保护套3从针鞘2的外侧取出,随后将穿刺针本体9与针鞘2一起插入患者体内,穿刺针本体9取出后,将导管从针鞘2的内部插入,等导管插入结束后,拉动挡把601将针鞘2取出,此时针鞘2的内部有导管,此时通过横向拉动两个挡把601,由于针鞘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5和内壁上的凹槽7,可将针鞘2撕开,从而不影响导管的使用。
[0027]实施例二:
[0028]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技术方案: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包括针把1,针把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本体9,针把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针把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穿刺针本体9的外侧套接有针鞘2,针鞘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通槽5,针鞘2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7,针鞘2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3,针鞘2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6,卡合机构6包括两个挡把601,挡把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3,挡把6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2,挡把601固定连接在针鞘2的外侧,两个挡把601之间相互
对称,凹槽7和通槽5均在两个挡把601之间,卡块8可卡接在限位块603之间,挡板4在限位块603的顶部,保护套3套接在连接块602的外侧,连接块602的直径大于保护套3的内径。
[0029]插入后,通过拧动针把1将卡块8从两个限位块603的内部转出,使得卡块8不与限位块603接触,随后将穿刺针本体9从针鞘2中取出。
[0030]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1]工作时,首先将保护套3从针鞘2的外侧取出,随后将穿刺针本体9与针鞘2一起插入患者体内,插入后,通过拧动针把1将卡块8从两个限位块603的内部转出,使得卡块8不与限位块603接触,随后将穿刺针本体9从针鞘2中取出,穿刺针本体9取出后,将导管从针鞘2的内部插入,等导管插入结束后,拉动挡把601将针鞘2取出,此时针鞘2的内部有导管,此时通过横向拉动两个挡把601,由于针鞘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5和内壁上的凹槽7,可将针鞘2撕开,从而不影响导管的使用。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包括针把(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把(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本体(9),所述针把(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针把(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所述穿刺针本体(9)的外侧套接有针鞘(2),所述针鞘(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通槽(5),所述针鞘(2)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凹槽(7),所述针鞘(2)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3),所述针鞘(2)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合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在卡块(8)的上方,所述卡块(8)的数量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在针把(1)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与通槽(5)连通,所述凹槽(7)从通槽(5)的底部一直延伸至针鞘(2)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槽可撕鞘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中森胡晓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济恒远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