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双庆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89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包括安装壳、滑动壳、内筒和启动机构,安装壳包括壳底和壳壁,壳壁的外表面部分区域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第一凹陷区在壳壁的整个周向上凹陷,第二凹陷区在壳壁周向上的部分区域凹陷,且其第一端贯通第一凹陷区,第二端设置贯通孔,第二端的侧壁设有插槽;滑动壳包括套筒部、遮挡部和插舌,遮挡部与第二凹陷区的形状适配;插舌设置于遮挡部远离套筒部的端部;套筒部与第一凹陷区滑动插装,以带动遮挡部完全滑入第二凹陷区遮挡键帽,并使插舌与插槽插接,或者至少部分遮挡部滑出第二凹陷区露出键帽。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防止启动机构误操作造成灭火器失效,又能够提高灭火器启动的及时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器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手持式灭火器越来越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手持式灭火器设置有一个触发开关,当发生火灾时,使用者可以直接按压启动按钮启动灭火器。然而现有的手持式灭火器的启动按钮通常是裸露在外部的,既不美观,又可能会发生误触造成灭火器误启动,造成灭火器失效。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将启动按钮隐藏的实例,如现有文献CN112891791A公开的灭火器,该灭火器包括中间筒体、套在中间筒体外的前外筒体、后外筒体,以及启动按钮和保险机构,在灭火时,先拔出保险机构,使保险机构的触发限位保险与启动按钮脱开,再向前滑动前外筒体,之后向后滑动后外筒体,露出启动按钮,按压启动按钮进行灭火。
[0004]在有些时候火情比较紧急,灭火需要争分夺秒,而上述灭火器的启动过程相对繁琐,需要三步操作方可按压启动按钮,在紧急情况下有影响灭火的及时性的可能;且上述结构过于复杂,尤其是保险机构与启动按钮的相互配合结构,有可能增加灭火器启动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既能够防止启动机构误操作造成灭火器失效,又能够提高灭火器启动的及时性。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包括安装壳、滑动壳、内筒和启动机构,所述安装壳包括壳底和圆柱状的壳壁,所述壳壁在远离所述壳底的一端形成第一开口,所述壳壁的外表面部分区域向内凹陷,在所述壳壁的轴向上依次形成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其在所述壳壁的整个周向上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区在所述壳壁周向上的部分区域凹陷,且其沿所述壳壁的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贯通所述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二端向所述壳底所在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壳底之间留有距离,在所述第二端设置贯通孔,所述第二端的侧壁设置有插槽;
[0008]所述内筒内设置有灭火剂,所述内筒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并位于所述贯通孔远离所述壳底的一侧,所述内筒的喷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
[0009]所述启动机构包括触发开关和设置于所述触发开关上的键帽,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并与所述贯通孔相对,所述触发开关的触发线伸入到所述灭火剂,所述键帽露出所述贯通孔;
[0010]所述滑动壳包括套筒部、遮挡部和插舌,所述遮挡部与所述第二凹陷区的形状适配,并设置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所述插舌设置于所述遮挡部远离所述套筒部的端部;所述套筒部与第一凹陷区滑动插装,以带动所述遮挡部完全滑入所述第二凹陷区遮挡所述键
帽,并使所述插舌与所述插槽插接,或者至少部分所述遮挡部滑出所述第二凹陷区露出所述键帽。
[0011]优选地,所述插舌呈阶梯结构,所述阶梯面与所述遮挡部的内表面和侧面连接,且所述插舌的外表面低于所述遮挡部的外表面;所述插槽贯通所述安装壳的内表面。
[0012]优选地,所述插舌相对于所述套筒部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插舌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端较另一端靠近所述套筒部的轴线。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凹陷区与所述第一凹陷区平滑过渡,从所述第一开口到所述壳底的方向,所述第二凹陷区的横截面逐渐减小;其中,所述横截面指垂直于所述侧壁的轴线的截面。
[0014]优选地,所述安装壳还包括设置于其内壁的间隔结构,所述壳壁与所述内筒之间通过所述间隔结构隔开。
[0015]优选地,所述间隔结构包括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
[0016]所述壳壁包括沿其径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沿其周向环绕的第一筋条;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沿其周向环绕的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分别沿所述壳壁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在二者的同一个接缝处各自设置有滑槽;
[0018]所述滑动壳内设置有在其周向上间隔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滑槽滑动配合。
[0019]优选地,所述壳壁内在其靠近所述壳底的区域设置有止挡环;所述内筒远离所述喷孔的一端与所述止挡环抵靠;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所述止挡环与所述壳底之间,所述触发线经所述止挡环的中心孔伸入所述内筒的灭火剂。
[0020]优选地,所述壳壁的外表面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区域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灭火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阻尼圈;
[0021]所述套筒部的内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支撑筋,各所述支撑筋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阻尼圈滑动配合。
[0022]优选地,所述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套筒部端部的烟雾管,所述烟雾管内设置有有色物质,底部设置有烟雾孔,所述烟雾孔与所述喷孔相对,在所述气溶胶从喷孔喷出时能够与有色物质混合后从烟雾孔喷出有色的气溶胶。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气溶胶灭火器通过滑动壳的滑动以及插舌与插槽的插接配合,能够使灭火器在常态时可靠地遮挡启动机构,避免灭火器由于误启动造成的失效,同时,通过仅在壳壁周向的局部设置第二凹陷区,使操作者有足够的空间握持灭火器,而滑动壳与安装壳的插接位置又在第二凹陷区的末端,因此,操作者能够方便地解除插舌与插槽的插接配合,并轻松推动滑动壳滑动,仅需一步操作便可使遮挡部裸露出键帽进行按压,以快速启动灭火器,提高灭火的及时性;套筒部与第一凹陷区滑动插装,使得套筒部套设在第一凹陷区的外侧,使得滑动壳在轴向上滑动时更为稳定;且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消了保险机构,使得手持式灭火器的结构更加简单,进一步提高了气溶胶灭火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5]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处于常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的气溶胶灭火器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气溶胶灭火器取消滑动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3中各部件的爆炸图;
[0030]图5是滑动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气溶胶灭火器处于常态下的剖视图;
[0033]图8是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4]图9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5]图10是气溶胶灭火器处于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0036]图11是图10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7]图12是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是在后方视角下壳壁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4是带有烟雾管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的机构示意图;
[0040]图15是滑动壳的剖视图。
[0041]图中:1、壳壁;2、滑动壳;3、内筒;4、壳底;5、启动机构;6、烟雾管;
[0042]11、第一凹陷区;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滑动壳、内筒和启动机构,所述安装壳包括壳底和圆柱状的壳壁,所述壳壁在远离所述壳底的一端形成第一开口,所述壳壁的外表面部分区域向内凹陷,在所述壳壁的轴向上依次形成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其在所述壳壁的整个周向上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区在所述壳壁周向上的部分区域凹陷,且其沿所述壳壁的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贯通所述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二端向所述壳底所在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壳底之间留有距离,在所述第二端设置贯通孔,所述第二端的侧壁设置有插槽;所述内筒内设置有灭火剂,所述内筒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并位于所述贯通孔远离所述壳底的一侧,所述内筒的喷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所述启动机构包括触发开关和设置于所述触发开关上的键帽,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内,并与所述贯通孔相对,所述触发开关的触发线伸入到所述灭火剂,所述键帽露出所述贯通孔;所述滑动壳包括套筒部、遮挡部和插舌,所述遮挡部与所述第二凹陷区的形状适配,并设置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所述插舌设置于所述遮挡部远离所述套筒部的端部;所述套筒部与第一凹陷区滑动插装,以带动所述遮挡部滑入所述第二凹陷区遮挡所述键帽,并使所述插舌与所述插槽插接,或者使所述遮挡部的至少一部分滑出所述第二凹陷区暴露所述键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呈阶梯结构,所述阶梯面与所述遮挡部的内表面和侧面连接,且所述插舌的外表面低于所述遮挡部的外表面;所述插槽贯通所述安装壳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相对于所述套筒部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插舌远离所述遮挡部的一端较另一端靠近所述套筒部的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气溶胶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陷区与所述第一凹陷区平滑过渡,从所述第一开口到所述壳底的方向,所述第二凹陷区的横截面逐渐减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庆
申请(专利权)人:李双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