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80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其中,激发光通过预设紫外光激发光敏材料得到;基于混合色度计算激发光对应的激发光强度;基于混合色度与激发光强度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预设的紫外光强度与激发光强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混合色度与紫外光强度的第三映射关系;对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征。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对紫外光强度进行可视化表征,通过受紫外光激发所发出的色彩即可明确表征紫外光强度,也即实现了紫外光强度的可视化,有效保证了紫外光的使用安全性。的使用安全性。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紫外线可视化
,尤其涉及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紫外光杀菌消毒是指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杀菌消毒场景。
[0003]在实际应用中,紫外光在环境中不能为肉眼所见,让人很难感知到,而若不恰当的使用紫外光消杀可能会对用户产生潜在伤害,由此,亟需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来实现紫外光参数可视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紫外光消杀场景下无法感知紫外光强度所导致的使用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包括:
[0006]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其中,所述激发光通过预设紫外光激发所述光敏材料得到;
[0007]基于所述混合色度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激发光强度;
[0008]基于所述混合色度与所述激发光强度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预设的紫外光强度与所述激发光强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混合色度与所述紫外光强度的第三映射关系;
[0009]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征。
[0010]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装置,包括:
[0011]混合模块,用于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其中,所述激发光通过预设紫外光激发所述光敏材料得到;
[0012]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混合色度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激发光强度;
[0013]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混合色度与所述激发光强度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预设的紫外光强度与所述激发光强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混合色度与所述紫外光强度的第三映射关系;
[0014]表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征。
[0015]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中的各步骤。
[0016]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紫外光可视化表
征方法中的各步骤。
[0017]由上可见,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其中,激发光通过预设紫外光激发光敏材料得到;基于混合色度计算激发光对应的激发光强度;基于混合色度与激发光强度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预设的紫外光强度与激发光强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混合色度与紫外光强度的第三映射关系;对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征。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对紫外光强度进行可视化表征,通过受紫外光激发所发出的色彩即可明确表征紫外光强度,也即实现了紫外光强度的可视化,有效保证了紫外光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低压汞灯发出254nm紫外光光谱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4000K参考光光谱以及610nm激发光光谱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参考光与激发光的色度混合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0024]图7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得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紫外光消杀场景下无法感知紫外光强度所导致的使用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0027]步骤101、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
[002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激发光通过预设紫外光激发光敏材料得到,紫外光可以采用254nm低压汞灯或222nm准分子灯或270nm LED灯,光敏材料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荧光材料、量子点材料,本实施例优选的可以采用荧光材料实现,荧光材料可以包括红、绿、黄、蓝等各种类型荧光粉配比,另外,参考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等能白光、不同色温的自然光、其它白光、不同饱和度色光。
[0029]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汞灯发出254nm紫外光光谱的示意图,横轴表示波长,纵轴表示强度,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4000K参考光光谱以及610nm激发光光谱的示意图,示出了254nm紫外光激发红光光敏材料所得的可见光610nm峰值波长,如图4
所示为参考光与激发光的色度混合示意图,在CIE色度图上,对4000K参考光光谱对应色度与610nm可见光两个色度进行合成,从图4中可知,红光色度坐标为(0.65,0.35),参考光色度坐标为(0.38,0.38),将两者的色度进行合成,进一步形成新的色度坐标。
[0030]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0031]方式一,将不同色度的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固定色度的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不同混合色度。
[0032]方式二,将固定色度的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不同色度的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不同混合色度。
[0033]具体的,本实施例以期建立不同色度与紫外光强度的映射关系,从而本实施例为了得到不同混合色度,可以将光敏材料的色度或参考光的色度作为变量,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灵活调整两者任意之一得到不同混合色度。
[0034]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第一色度与第二色度的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光敏材料相应激发光的第一色度与预设参考光的第二色度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色度;其中,所述激发光通过预设紫外光激发所述光敏材料得到;基于所述混合色度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激发光强度;基于所述混合色度与所述激发光强度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预设的紫外光强度与所述激发光强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混合色度与所述紫外光强度的第三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混合色度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激发光强度的步骤,包括:结合所述混合色度、所述第一色度、所述第二色度以及所述参考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基于所述激发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以及激发光光谱特征,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激发光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混合色度、所述第一色度、所述第二色度以及所述参考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混合色度、所述第一色度、所述第二色度以及所述参考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代入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激发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其中,所述计算公式表示为:L1=L2(x2‑
x)/(x

x1);L1表示所述激发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L2表示所述参考光对应的三刺激值之和,x1表示所述第一色度,x2表示所述第二色度,x表示所述混合色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征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紫外光的峰值波长和/或半宽度;将所述峰值波长和/或半宽度与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关联可视化表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可视化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光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其张荣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小兀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