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包括进料传送带、灌装台、驱动电机、进料盘和出料传送带;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灌装台上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料盘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盘外沿设置有多个装瓶槽;所述装瓶槽包括弧形导瓶槽和储瓶槽;所述弧形导瓶槽外端位于进料传送带的出料端,弧形导瓶槽内端与储瓶槽连通;所述储瓶槽与弧形导瓶槽外端的进料盘切线平行;所述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分别设置于灌装机的出料口两侧,且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上端面均与灌装台平齐;所述进料传送带两外侧分别固定有侧板;所述出料传送带位于装瓶槽下方,通过出料传送带将灌装后的包装瓶从进料盘上分离。盘上分离。盘上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药品、食品等物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常需要用包装瓶来盛装已经加工完成的物品,以便于后期的存储、运输和销售。在盛装物品时,需要采用进料装置将包装瓶输送到物品的出料口下方,以使物品灌装到包装瓶内。目前一般采用传送带输送包装瓶,当需要灌装物品时,需要将整个传送带静止,不但导致长长的传送带经常切换启动和停止,设备损耗较大,而且较难准确把握包装瓶的停止灌装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该包装瓶进料装置的进料盘转动可将空的包装瓶从进料传送带放入装瓶槽中,装瓶槽中的包装瓶转到灌装机的出料口时,停止旋转将物品灌装到包装瓶内,接着继续旋转直到包装瓶转动至出料传送带时,在出料传送带的带动下从进料盘上分离,可持续开启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设备运行稳定,灌装位置准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包括进料传送带、灌装台、驱动电机、进料盘和出料传送带;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灌装台中部上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料盘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盘外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装瓶槽;所述装瓶槽包括弧形导瓶槽和储瓶槽;所述弧形导瓶槽外端位于进料传送带的出料端,弧形导瓶槽内端与储瓶槽连通;所述储瓶槽与弧形导瓶槽外端的进料盘切线平行;所述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分别设置于灌装机的出料口两侧,且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上端面均与灌装台平齐;所述进料传送带两外侧分别固定有侧板,弧形导瓶槽旋转至进料传送带的出料端时包装瓶沿弧形导瓶槽滑入储瓶槽内;所述出料传送带位于装瓶槽下方,通过出料传送带将灌装后的包装瓶从进料盘上分离。
[0006]进一步的,所述储瓶槽底部固定有用于与包装瓶软接触的第一橡胶垫。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将包装瓶聚拢在进料盘外沿的聚拢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料传送带的进料端外侧设置有挡瓶机构;所述挡瓶机构包括固定块、挡板和弹簧;所述弹簧外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弹簧内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位于出料传送带上方,通过挡板限制分离的包装瓶从出料传送带上滑脱。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靠近进料盘一侧固定有用于与包装瓶软接触的第二橡胶垫。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外侧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外端穿过固定块并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螺母调节挡板的安装位置。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进料盘转动可将空的包装瓶从进料传送带放入装瓶槽中,装瓶槽中的包装瓶转到灌装机的出料口时,停止旋转将物品灌装到包装瓶内,
接着继续旋转直到包装瓶转动至出料传送带时,在出料传送带的带动下从进料盘上分离,可持续开启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设备运行稳定,灌装位置准确。
[0013]2、本技术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可实现包装瓶的软接触,可有效减少包装瓶的损伤。
[0014]3、本技术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通过旋转螺母可调节挡板的安装位置,可通过挡板阻拦从进料盘上分离的包装瓶向外飞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安装灌装机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未安装灌装机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8]1、进料传送带;2、灌装台;3、驱动电机;4、进料盘;40、装瓶槽;400、弧形导瓶槽;401、储瓶槽;41、第一橡胶垫;5、出料传送带;6、灌装机;7、侧板;70、聚拢板;8、包装瓶;9、挡瓶机构;90、固定块;91、挡板;92、弹簧;93、第二橡胶垫;94、螺杆;9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包括进料传送带1、灌装台2、驱动电机3、进料盘4和出料传送带5;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于灌装台2中部上端,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进料盘4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盘4外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装瓶槽40;所述装瓶槽40包括弧形导瓶槽400和储瓶槽401;所述弧形导瓶槽400外端位于进料传送带1的出料端,弧形导瓶槽400内端与储瓶槽401连通;所述储瓶槽401与弧形导瓶槽400外端的进料盘4切线平行;所述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5分别设置于灌装机6的出料口两侧,且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5上端面均与灌装台2平齐;所述进料传送带1两外侧分别固定有侧板7,弧形导瓶槽400旋转至进料传送带1的出料端时包装瓶8沿弧形导瓶槽400滑入储瓶槽401内;所述出料传送带5位于装瓶槽40下方,通过出料传送带5将灌装后的包装瓶8从进料盘4上分离。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储瓶槽401底部固定有用于与包装瓶8软接触的第一橡胶垫4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侧板7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将包装瓶8聚拢在进料盘4外沿的聚拢板70。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出料传送带5的进料端外侧设置有挡瓶机构9;所述挡瓶机构9包括固定块90、挡板91和弹簧92;所述弹簧92外端与固定块90固定连接,弹簧92内端与挡板9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91位于出料传送带5上方,通过挡板91限制分离的包装瓶8从出料传送带5上滑脱。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挡板91靠近进料盘4一侧固定有用于与包装瓶8软接触的第二橡胶垫93。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挡板91外侧固定有螺杆94;所述螺杆94外端穿过固定块90并与螺母95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螺母95调节挡板91的安装位置。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传送带(1)、灌装台(2)、驱动电机(3)、进料盘(4)和出料传送带(5);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于灌装台(2)中部上端,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进料盘(4)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盘(4)外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装瓶槽(40);所述装瓶槽(40)包括弧形导瓶槽(400)和储瓶槽(401);所述弧形导瓶槽(400)外端位于进料传送带(1)的出料端,弧形导瓶槽(400)内端与储瓶槽(401)连通;所述储瓶槽(401)与弧形导瓶槽(400)外端的进料盘(4)切线平行;所述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5)分别设置于灌装机(6)的出料口两侧,且进料传送带(1)和出料传送带(5)上端面均与灌装台(2)平齐;所述进料传送带(1)两外侧分别固定有侧板(7),弧形导瓶槽(400)旋转至进料传送带(1)的出料端时包装瓶(8)沿弧形导瓶槽(400)滑入储瓶槽(401)内;所述出料传送带(5)位于装瓶槽(40)下方,通过出料传送带(5)将灌装后的包装瓶(8)从进料盘(4)上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瓶进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茂,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同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