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72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上下连接的T型框架和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中设置有左右边沿带两个对称过道的水池,过道上方通过移动结构连接有清理组件;矩形框架的前端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中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池模块,T型框架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测牛蛙粪便,将数据反馈给控制模块,根据预先程序的设置或手机远程控制下驱动移动机构,使得清理组件在移动机构的辅助下,清理粪便并进入收集框中收集,整个牛蛙粪便收集处理的过程更为自动化,进而避免了人工手动清理繁琐的问题。手动清理繁琐的问题。手动清理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牛蛙养殖
,具体涉及到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牛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蛙,俗名美国水蛙,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原产于北美洲和墨西哥等地,目前己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
[0003]在牛蛙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牛蛙的生产特性设置牛蛙的养殖环境,一般牛蛙的养殖环境中一般在养殖水池的两边设置过道,以便牛蛙可以在水陆环境中生产,而牛蛙在过道处休息时,会排放大量的粪便,而在对过道处牛蛙排放的粪便收集处理时,基本多数为人工手动清理,人工清理需要经常弯腰式的对过道处的粪便进行清扫,在长时间的清理时,会产生腰酸的现象,此种方式劳动量大、效率低,还会严重过于惊吓到牛蛙的生长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可以克服传统收集处理牛蛙粪便的缺陷,即一般为人工手动处理,导致劳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上下连接的T型框架和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中设置有左右边沿带两个对称过道的水池,过道上方通过移动结构连接有清理组件;
[0006]矩形框架的前端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中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池模块,T型框架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矩形框架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开口,开口与过道相互连通;开口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收集框,收集框与开口对应。
[0008]进一步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座、蜗杆、伺服电机、涡轮和螺纹杆;
[0009]固定板的表面与T型框架的内侧壁连接,固定板的另一面对称连接两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蜗杆,固定座与T型框架内顶壁对应的一面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的一端连接;
[0010]蜗杆的表面啮合连接有涡轮,涡轮的一侧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T型框架的内壁上。
[0011]进一步地,移动机构还包括三角板、移动板、气缸、安装板和凹型座;
[0012]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三角板,三角板设置于固定板的表面;
[0013]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有凹型座,凹型座与清理组件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地,T型框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移动轨道,移动轨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工字型滑块,工字型滑块的表面与移动板的表面连接;
[0015]T型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连通的通风孔。
[0016]进一步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块、螺纹槽、定位丝杆、安装杆和清理刷;
[0017]安装块的表面与凹型座的内壁滑动连接,安装块的表面设置有连通的螺纹槽,凹型座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槽对应的限位孔,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定位丝杆;
[0018]安装块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清理刷。
[0019]进一步地,矩形框架的前端表面处对称设置有两个滑行槽,滑行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滑行槽对应的一面相互接触。
[0020]进一步地,控制箱的表面螺接有盖板。
[0021]进一步地,T型框架的倾斜表面连接有光伏板,光伏板与T型框架的倾斜表面安装的角度为45
°

[0022]进一步地,水池与过道连接处设置有斜坡。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摄像头监测到过道处的牛蛙粪便过多时,可将数据反馈给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在接收数据后,可根据预先程序的设置或手机远程控制下驱动移动机构,使得清理组件在移动机构的辅助下工作,清理组件中的清理刷会从过道末端到开口入口端做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并将牛蛙在过道排放的粪便,清理进收集框中收集,整个牛蛙收集处理的过程更为自动化,进而避免了人工手动清理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矩形框架与T型框架连接分解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矩形框架内部俯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矩形框架与控制箱连接解剖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与T型框架内部连接解剖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螺纹杆与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清理组件结构分解图;
[0031]其中,1

矩形框架;2

T型框架;3

水池;4

过道;5

移动机构;501

固定板;502

固定座;503

蜗杆;504

伺服电机;505

涡轮;506

螺纹杆;507

三角板;508

移动板;509

气缸;510

安装板;511

凹型座;512

限位孔;6

清理组件;601

安装块;602

螺纹槽;603

定位丝杆;604

安装杆;605

清理刷;7

开口;8

收集框;9

控制箱;10

控制模块;11

电池模块;12

摄像头;13

移动轨道;14

工字型滑块;15

通风孔;16

滑行槽;17

电动推杆;18

挡板;19

盖板;20

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矩形框架1和T型框架2,矩形框架1的顶部与T型框架2的底部连接,矩形框架1的内底壁中心设有水池3,矩形框架1的内底壁即水池3的左右边沿处均设有两个对称的过道4,过道4的上方设有移
动机构5,移动机构5设置在T型框架2的内侧壁处,移动机构5的下方连接有清理组件6,清理组件6位于过道4的正上方,清理组件6可通过移动机构5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连接的T型框架和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中设置有左右边沿带两个对称过道的水池,所述过道上方通过移动结构连接有清理组件;所述矩形框架的前端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中设置有控制模块和电池模块,所述T型框架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过道相互连通;所述开口的前端设置有两个收集框,所述收集框与所述开口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座、蜗杆、伺服电机、涡轮和螺纹杆;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所述T型框架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面对称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座,所述两个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所述蜗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T型框架内顶壁对应的一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侧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T型框架的内壁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蛙养殖用粪便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三角板、移动板、气缸、安装板和凹型座;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刚张璐米海峰李宝圣王祎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