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适应性的永磁同步曳引机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571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适应性的永磁同步曳引机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井道机房搁机梁上的单层主机座,固定于永磁同步曳引机动力输出端的曳引轮,固定于主机座上的导向轮,固定于轿厢顶部的轿顶绳轮组件,固定于搁机梁上的绳头座,一端连接对重,另一端绕过轿顶绳轮组件与绳头座连接的钢丝绳组件,钢丝绳组件在曳引轮与导向轮上绕行两圈,主机座上设置的用于安装导向轮的第一支撑座与用于安装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水平的横档连接。钢丝绳绕行两圈增大了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α,选择小规格型号的材料制作的主机座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需求,节省了主机座的材料成本且结构兼得主机座在现场安装时更加方便。本且结构兼得主机座在现场安装时更加方便。本且结构兼得主机座在现场安装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适应性的永磁同步曳引机驱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有机房电梯
,涉及到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原有机房电梯的驱动系统的布置方案如图1中所示,钢丝绳5连接轿厢3与对重12,通过这两者间的拉力T1和T2来提升(或下降)轿厢3,T1与T2的合理范围则通过法规GB7588

2003中附录M曳引力的计算公式来判断,曳引力在整个的电梯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003]曳引力计算公式如下:
[0004]用于轿厢3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
[0005]用于轿厢3滞留工况(对重压在缓冲器,曳引力向上方旋转)
[0006]式中:f—当量摩擦系数;a—钢丝绳5在绳轮上的包角,单位为弧度;T1、T2—引轮两侧悬挂钢丝绳5上的拉力。
[0007]当量摩擦系数f基于主机曳引轮1绳槽角度的计算公式是:
[0008][0009]通过以上公式,为使曳引力达到电梯正常运行的要求,在井道尺寸有限的前提下,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0010]1.通过提升曳引主机的安装高度,即提升主机曳引轮1与导向轮2的相对高度H,来增大钢丝绳5在主机曳引轮1上的包角α,这种结构的曳引系统通常为了提升相对高度H而使用大规格型号的材料,造成材料的浪费;使用大规格型号的材料,使得整个系统的重量较大,安装不方便;且随着轿厢3尺寸的不断变化,需按不同的尺寸布置不同的系统结构,通用化率较低。
[0011]2.在轿厢3侧增加配重,增加轿厢3系统的整体质量,来满足曳引力计算。因轿厢3的尺寸随着井道在不停的变化,轿厢3本身重量也在不停的变化。在配置配重数量时,避免材料的浪费。通常每台电梯都需计算一下,过程繁琐费时,且为放置配重,需设计安装支架(或梁),使得轿厢3在设计时受限,不能最优设计。
[0012]3.改变主机曳引轮1上的绳槽角度β和γ,来满足曳引力的计算。为满足不同载重、不同速度下的电梯系统,需计算多种绳槽角度,有时甚至出现极限角度,对钢丝绳5的磨损较大,严重影响钢丝绳5的使用寿命,且通用化率低,不利于标准化的设计。
[0013]4.以上三种方式混合使用,这种方式更加繁琐费时。
[0014]所以,亟需提出一种在满足电梯使用工况及安全强度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更低且通用化率高曳引机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更低且通用化率高曳引机驱动系统。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多适应性的永磁同步曳引机驱动系统,包括:
[0018]安装在井道机房搁机梁上的单层主机座,
[0019]固定于主机座上的永磁同步曳引机,
[0020]固定于永磁同步曳引机动力输出端的曳引轮,
[0021]固定于主机座上的导向轮,
[0022]固定于轿厢顶部的轿顶绳轮组件,
[0023]固定于搁机梁上的绳头座,
[0024]一端连接对重,另一端绕过轿顶绳轮组件与绳头座连接的钢丝绳组件,
[0025]所述钢丝绳组件在所述曳引轮与所述导向轮上绕行两圈,所述导向轮的中心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曳引轮的中心高度,主机座上设置的用于安装导向轮的第一支撑座与用于安装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水平的横档连接。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7]1.钢丝绳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绕行两圈,增大了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α,无需再增大曳引轮与导向轮之间的相对高度,选择小规格型号的材料制作的主机座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需求,节省了主机座的材料成本且结构兼得主机座在现场安装时更加方便;
[0028]2.轿顶轮固定在上梁的两条分梁中间位置,减少空间的占用,对井道上部空间要求小,适合于轿底顶层高度的电梯使用;
[0029]3.钢丝绳的包角α增大,提高了曳引机的曳引力,在曳引力要求相对较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导向轮的安装高度,使导向轮的中心高于曳引轮的中心,绕过曳引轮的钢丝绳倾斜向上绕行于导向轮上,在曳引力要求相对较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降低导向轮的安装高度,使导向轮的中心等于曳引轮的中心,绕过曳引轮的钢丝绳水平绕行于导向轮上,由此可知,可以在不调整曳引机安装高度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导向轮的高度便可得到不同的曳引力,且导向轮安装于搁机梁上,安装高度调整较为便捷;
[0030]4.导向轮与曳引轮之间的相对高度降低,导向轮的支撑座需承受来自于导向轮与曳引轮之间的水平拉力,在导向轮与曳引轮的支撑座之间增加横档去抵消水平拉力,导向轮的支撑座可以选择较小的规格,无需特殊加强设计;
[0031]5.e
fa
值变大,无需增大轿厢系统整体质量来满足曳引力计算公式,降低了轿厢侧的重量,使轿厢进一步轻量化,无需额外设计固定配重的安装梁,轿厢结构不受安装梁的影响,能够更加合理地优化轿厢的结构;
[0032]6.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α变大,增加了钢丝绳与绳槽之间的摩擦力,在曳引力满足电梯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主机曳引轮上的绳槽角度可以统一设计,β可以设计成接近0度,绳槽设计成接近于0度,对钢丝绳的磨损最小,增大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0033]7.在轿厢宽度或深度方向发生变化时,仅需调整绳头座在搁机梁上的布置位置即可,无需变换整个曳引系统的布置方式,使得本曳引系统适合多种规格的轿厢和井道,通用化率高。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5]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有机房电梯的驱动系统的布置方案示意图;
[0036]图2为实施例中的有机房电梯的驱动系统的布置方案示意图(第一种状态);
[0037]图3为实施例中的有机房电梯的驱动系统的布置方案示意图(第二种状态);
[0038]图4为图2中的曳引轮包角示意图;
[0039]图5为图3中的曳引轮包角示意图;
[0040]图6为曳引轮与导向轮的安装结构侧视图;
[0041]图7为曳引轮与导向轮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43]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顶部、底部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适应性的永磁同步曳引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井道机房搁机梁上的单层主机座,固定于主机座上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固定于永磁同步曳引机动力输出端的曳引轮,固定于主机座上的导向轮,固定于轿厢顶部的轿顶绳轮组件,固定于搁机梁上的绳头座,一端连接对重,另一端绕过轿顶绳轮组件与绳头座连接的钢丝绳组件,所述钢丝绳组件在所述曳引轮与所述导向轮上绕行两圈,所述导向轮的中心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曳引轮的中心高度,主机座上设置的用于安装导向轮的第一支撑座与用于安装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水平的横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适应性的永磁同步曳引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的数量为两根,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适应性的永磁同步曳引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与所述第一支撑座以及与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螺栓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适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特朱政政张良玉谭志红常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巨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