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57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属于混砂机除尘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集尘腔、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一集尘腔固定在第二集尘腔上端,第一集尘腔呈长方形,下端收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腔内部连通,第二集尘腔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集尘腔开设有弧形进砂口,弧形进砂口处同样可进风,所述第二集尘腔靠近上端面处固定有凸板,凸板内部与第二集尘腔连通,凸板与所述第一集尘腔相对弧形进砂口处设有集尘管道组件;该装置设置上下两端的集尘管,更好的收集下砂过程中的粉尘,提高粉尘收集效率,减少粉尘外泄。减少粉尘外泄。减少粉尘外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砂机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以来,当人们一提到资源,大多指的是自然资源,但实际上,从当前世界发展趋势看,自然资源的匮乏使人类不得不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这里,循环利用是一条利用资源的必经之路。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概念迅速扩展,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资源、人口、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越来越明显地交织在一起,“工业粉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的呼吸道疾病”。
[0003]混砂机在混砂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原有混砂机所排出的粉尘,一般只设有一个除尘通道,导致大量粉尘得不到及时处理,对环境影响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该装置设置上下两端的集尘管,更好的收集下砂过程中的粉尘,提高粉尘收集效率,减少粉尘外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该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包括第一集尘腔、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一集尘腔固定在第二集尘腔上端,第一集尘腔呈长方形,下端收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腔内部连通,第二集尘腔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集尘腔开设有弧形进砂口,弧形进砂口处同样可进风,所述第二集尘腔靠近上端面处固定有凸板,凸板内部与第二集尘腔连通,凸板与所述第一集尘腔相对弧形进砂口处设有集尘管道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尘腔内部设有集尘内腔,第二集尘腔通过集尘内腔与所述凸板内部连通。
[0007]采用上述方案:连通第二集尘腔,便于第二集尘腔内部的粉尘导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集尘内腔底部开设有窄槽,窄槽沿集尘内腔圆周方向设有若干。
[0009]采用上述方案:可均匀吸收第二集尘腔内部的粉尘。
[0010]进一步的,所述集尘内腔外部还固定有下砂管卡扣,下砂管卡扣沿集尘内腔圆周方向设有若干。
[001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砂管卡扣可连接下砂管,下砂管内置,杜绝了下砂过程中粉尘外泄。
[0012]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管道组件包括所述弧形进砂口相对的上集尘管,上集尘管下端固定有连接管,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凸板上的下集尘管,连接管与下集尘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软管。
[001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软管连接,便于拆卸,易于清理软管内部残留粉尘。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集尘管侧面还转动连接有风量调节阀门。
[00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阀门的开口大小,调节上、下两端的端集尘风量,分配风量比例,优化集尘效果。
[0016]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进砂口外部固定有加强弧形板,加强弧形板与第一集尘腔外壁之间固定有沿加强弧形板圆周方向若干设置的加强筋。
[0017]采用上述方案:降低了弧形进砂口的变形,减少了因变形造成的砂子漏出。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设置上下两端的集尘管,更好的收集下砂过程中的粉尘,提高粉尘收集效率,减少粉尘外泄。
[0020]2、在集尘内腔外部还固定有下砂管卡扣,下砂管卡扣沿集尘内腔圆周方向设有若干,通过砂管卡扣可连接下砂管,下砂管内置,杜绝了下砂过程中粉尘外泄。
[0021]3、上集尘管与下集尘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便于拆卸,易于清理软管内部残留粉尘。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的图1的侧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的集尘内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的第二集尘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集尘腔;2、第二集尘腔;3、加强筋;4、弧形进砂口;5、凸板;6、集尘管道组件;7、集尘内腔;8、窄槽;9、下砂管卡扣;10、上集尘管;11、下集尘管;12、软管;13、风量调节阀门;14、加强弧形板;1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8]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作详细说明。
[0029]如图1所示,该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包括第一集尘腔1、第二集尘腔2,所述第一集尘腔1固定在第二集尘腔2上端,第一集尘腔1呈长方形,下端收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腔2内部连通,第二集尘腔2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集尘腔1开设有弧形进砂口4,弧形进砂口4处同样可进风,所述第二集尘腔2靠近上端面处固定有凸板5,凸板5内部与第二集尘腔2连通,凸板5与所述第一集尘腔1相对弧形进砂口4处设有集尘管道组件6。
[0030]具体的,第二集尘腔2内部设有集尘内腔7,第二集尘腔2通过集尘内腔7与所述凸板5内部连通。
[0031]其中,集尘内腔7底部开设有窄槽8,窄槽8沿集尘内腔7圆周方向设有若干。
[0032]如图2所示,上述的集尘管道组件6包括弧形进砂口4相对的上集尘管10,上集尘管10下端固定有连接管15,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凸板5上的下集尘管11,连接管15与下集尘管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软管12。
[0033]如图1、图4所示,铸造砂沿弧形进砂口4进入后,通过在弧形进砂口4处可朝向内部鼓风,在风的作用下,粉尘首先通过第一集尘腔1上的上集尘管10导出,而当铸造砂沿第一集尘腔1落入第二集尘腔2中,一部分粉尘沿窄槽8进入集尘内腔7内部,通过凸板5上的下集尘管11进入软管12中,进而沿上集尘管10集中导出。
[0034]在进行集尘时,上集尘管10侧面还转动连接有风量调节阀门13,可通过转动风量调节阀门13进行分配风量,其中的风量调节阀门13在上集尘管10中为挡板状,转动至与上集尘管10垂直状态时,即可将进入上集尘管10内部的风量调至最少。
[0035]具体的,弧形进砂口4外部固定有加强弧形板14,加强弧形板14与第一集尘腔1外壁之间固定有沿加强弧形板14圆周方向若干设置的加强筋3。
[0036]如图3所示,集尘内腔7外部还固定有下砂管卡扣9,下砂管卡扣9沿集尘内腔7圆周方向设有若干。
[0037]通过下砂管卡扣9可卡接接入的下砂管,下砂管位于第二集尘腔2内部位置,可放置在进砂时粉尘外泄。
[003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研磨、再生循环使用的铸造砂,经过搅拌,与树脂、固化剂充分混合均匀后由弧形进砂口4进入下砂装置,进行集尘处理,集尘处理后,铸造砂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包括第一集尘腔(1)、第二集尘腔(2),所述第一集尘腔(1)固定在第二集尘腔(2)上端,第一集尘腔(1)呈长方形,下端收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腔(2)内部连通,第二集尘腔(2)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集尘腔(1)开设有弧形进砂口(4),弧形进砂口(4)处同样可进风,所述第二集尘腔(2)靠近上端面处固定有凸板(5),凸板(5)内部与第二集尘腔(2)连通,凸板(5)与所述第一集尘腔(1)相对弧形进砂口(4)处设有集尘管道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尘腔(2)内部设有集尘内腔(7),第二集尘腔(2)通过集尘内腔(7)与所述凸板(5)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混砂机集尘效率的下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内腔(7)底部开设有窄槽(8),窄槽(8)沿集尘内腔(7)圆周方向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鹏毛张立陈亚荣冯俊斌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虹冈铸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