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56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检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包括柱形固块,柱形固块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圆形通槽,每个第一圆形通槽内均活动连接有内镜活检钳本体,柱形固块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多个定位机构,柱形固块的底部连接有引导套管。该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通过柱形固块和引导套管,可以容纳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通过多个定位机构可以分别将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预先固定在引导套管内,从而使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随着引导套管同步插入患者体内,避免医护人员反复地在患者体内插取以多次取样,防止对患者造成不适,且可以保证取样过程的卫生。且可以保证取样过程的卫生。且可以保证取样过程的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活检取样器
,具体为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目前,做胃镜前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消化内镜对患者做活检,而内镜活检钳单次钳取的样本有限,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内镜活检钳反复地在患者体内插取以多次取样,这样会对患者造成不适,而且往复操作不卫生,医护人员反复插取内镜活检钳也比较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内镜活检钳单次钳取的样本有限,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内镜活检钳反复地在患者体内插取以多次取样,这样会对患者造成不适,而且往复操作不卫生,医护人员反复插取内镜活检钳也比较麻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包括柱形固块,所述柱形固块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圆形通槽,所述柱形固块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柱形凸块,每个所述柱形凸块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柱形固块的底部连接有引导套管,所述引导套管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圆形通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槽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圆形通槽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圆形通槽内均活动连接有内镜活检钳本体,所述引导套管底部的中部设有可视端头。
[0006]优选的,所述可视端头底部的中部设有摄像头,所述可视端头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环形灯,所述可视端头的顶部设有导线。
[0007]优选的,所述柱形固块顶部的中部开设有过线通槽,所述导线远离可视端头的一端依次穿过引导套管底部的中部和过线通槽至外界。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圆形通槽的内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圆形收纳槽,所述圆形收纳槽的数量与柱形凸块的数量相同,且多个所述圆形收纳槽的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柱形凸块的位置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柱形凸块的外端且转动连接有圆形转动块,所述圆形转动块滑动连接于圆形收纳槽内,所述圆形转动块远离螺纹杆的一侧设有半球形硅胶挤压块,所述半球形硅胶挤压块位于第一圆形通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圆形转动块的一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远离螺纹杆的一侧设有标号面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通过设置的柱形固块和引导套管,可以容纳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通过多个定位机构可以分别将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预先固定在引导套管内,从而使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随着引导套管同步插入患者体内,将引导套管插入患者体内后,医护人员每次通过一个活检钳取样后,即可将这根活检钳从引导套管内抽出,然后继续下一个活检钳的取样,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反复地在患者体内插取以多次取样,防止对患者造成不适,且可以保证取样过程的卫生;通过在定位机构的旋钮上设置标号面板,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使用活检钳取样,方便对样品进行编号记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7]图5为本技术中的柱形固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柱形固块1、第一圆形通槽10、过线通槽11、柱形凸块12、圆形收纳槽13、引导套管2、第二圆形通槽20、可视端头3、摄像头30、环形灯31、导线32、内镜活检钳本体4、钳头40、定位机构5、螺纹杆50、圆形转动块51、半球形硅胶挤压块52、旋钮53、标号面板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请参阅图1

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包括柱形固块1,柱形固块1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圆形通槽10,供内镜活检钳本体4穿过使用,柱形固块1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柱形凸块12,每个柱形凸块12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机构5,通过多个定位机构5分别将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4预先固定在引导套管2内,从而使多个内镜活检钳本体4随着引导套管2同步插入患者体内,柱形固块
1的底部连接有引导套管2,引导套管2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与多个第一圆形通槽10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圆形通槽20,且多个第一圆形通槽10分别与多个第二圆形通槽20连通,每个第一圆形通槽10内均活动连接有内镜活检钳本体4,内镜活检钳本体4的钳头40预先移动至靠近第二圆形通槽20底部的位置,以便于医护人员快速使用活检钳进行取样,引导套管2底部的中部设有可视端头3,便于医护人员将引导套管2插入患者体内。
[0025]本实施例中,可视端头3底部的中部设有摄像头30,可视端头3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环形灯31,可视端头3的顶部设有导线32,在引导套管2的插入过程中,可以使医护人员查看引导套管2端部的位置,将引导套管2移动至患者体内待取样的位置。
[0026]具体的,柱形固块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过线通槽11,导线32远离可视端头3的一端依次穿过引导套管2底部的中部和过线通槽11至外界,使导线32可以与外接设备连接。
[0027]进一步的,每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固块(1),所述柱形固块(1)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圆形通槽(10),所述柱形固块(1)的外壁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多个以环形阵列排布的柱形凸块(12),每个所述柱形凸块(12)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机构(5),所述柱形固块(1)的底部连接有引导套管(2),所述引导套管(2)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槽(10)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圆形通槽(20),且多个所述第一圆形通槽(10)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圆形通槽(20)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圆形通槽(10)内均活动连接有内镜活检钳本体(4),所述引导套管(2)底部的中部设有可视端头(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端头(3)底部的中部设有摄像头(30),所述可视端头(3)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环形灯(31),所述可视端头(3)的顶部设有导线(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消化内镜活检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固块(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过线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馨蔓冀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