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及通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55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及通讯设备,其中小型多频段天线包括:基板,设有天线辐射单元;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至少六个折叠枝节,所述折叠枝节包括原生分枝以及寄生分枝,不同所述原生分枝所对应的电流路径长度不相同,每个所述寄生分枝与其对应的所述原生分枝相耦合,且所有折叠枝节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折叠辐射体技术将多个折叠枝节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多个原生分枝所对应的电流路径长度不相同,利用原生分枝产生与其自身结构尺寸相对应的谐振频点,从而拓展了整个天线的工作带宽,实现了8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及通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及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收发机的通信频段急剧增多,多频设计和大带宽需求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新产品的设计尺寸往往越来越小,天线小型化设计需求剧增。从天线角度上出发,尺寸的减小意味着频段带宽变窄,增益效率降低,如何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前提下,设计出小型化多频段的天线,是当下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维持小尺寸天线的同时拓宽天线宽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小型多频段天线的通讯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包括:
[0007]基板,设有天线辐射单元;
[0008]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至少六个折叠枝节,所述折叠枝节包括原生分枝以及寄生分枝,多个所述原生分枝所对应的电流路径长度不相同;每个所述寄生分枝与其对应的所述原生分枝相耦合,且所有折叠枝节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原生分枝包括第一原生分枝、第二原生分枝以及第三原生分枝,位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左侧的所述第一原生分枝折叠成C型结构并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原生分枝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并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相耦合;所述第三原生分枝位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保留有间隙。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寄生分枝包括第一寄生分枝、第二寄生分枝以及第三寄生分枝;所述第一寄生分枝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的右侧往所述第三原生分枝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三原生分枝相耦合;所述第二寄生分枝和所述第三寄生分枝叠加后并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和所述第二原生分枝相耦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原生分枝和所述寄生分枝均为1/4谐振波长,且不同原生分枝所对应的谐振频点不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原生分枝长度为70mm,为900Mhz频点下的1/4波长;所述第二原生分枝长度为30mm,为2G频段的波长的1/4;所述第三原生分枝长度为23mm,为2.4G频段的波长的1/4。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辐射单元的末端经露铜区连接导电布,通过所述导电布连接天线地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向外延伸有用于馈电的50Ω匹配传输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设为环氧树脂基板,所述天线辐射单元设在所述基板的顶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呈T型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8]一种通讯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小型多频段天线。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利用折叠辐射体技术将多个折叠枝节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多个原生分枝所对应的电流路径长度不相同,利用原生分枝产生与其自身结构尺寸相对应的谐振频点,从而拓展了整个天线的工作带宽,实现了824

960Mhz和1710

2690Mhz,频率覆盖GSM 850/900/1800/1900/UMTS/LTE2300/2400/2500频段,符合移动通信的小型多频天线的规范。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小型多频段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原生分枝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原生分枝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原生分枝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寄生分枝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和第三寄生分枝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天线线路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天线结构测试结果。
[0029]图中:1、第一原生分枝;2、第二原生分枝;3、第三原生分枝;4、第一寄生分枝;5、第二寄生分枝;6、第三寄生分枝;7、传输线;8、露铜区;9、导电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1]实施例一
[00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所述天线利用PIFA天线的谐振分枝法、倍频谐振法、寄生分枝法等技术设计了宽带824

2690Mhz,覆盖了GSM 850/900/DCS/PCS/UMTS/LTE2300/2500频段,符合移动通信天线的标准。
[0033]如图1所示,所述天线包括有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顶端的天线辐射单元,所述天线辐射单元整体呈“T”型结构,所述天线辐射单元的横向部分主要为折叠辐射体,所述天线辐射单元的竖向部分主要用于将折叠辐射体借助导电布9接入主板地,优化阻抗。
[0034]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至少六个折叠枝节,所述折叠枝节包括有原生分枝以及寄生分枝;多个所述原生分枝所对应的电流路径长度不相同;每个所述寄生分枝与其对应的所述原生分枝相耦合,且所有折叠枝节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
[0035]参考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辐射单元由三个原生分枝和三个寄生分枝组合而成,三个原生分枝分别为第一原生分枝1、第二原生分枝2以及第三原生分枝3;所述第一原生分枝1位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的左侧,且其折叠后呈“C”型结构,所述第一原生
分枝1折叠后形成第一空腔。
[0036]而所述第二原生分枝2的一端往所述第一空腔处延伸,且所述第二原生分枝2折叠后在弯折处附近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1相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原生分枝1与所述第二原生分枝2产生耦合效应。
[0037]所述第三原生分枝3位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1和所述第二原生分枝2的下方,且所述第三原生分枝3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1、所述第二原生分枝2之间维持有一定间隙;而所述第一原生分枝1与所述第二原生分枝2之间同样保留有一定间隙,通过控制天线各分枝间的间隙以调整所覆盖的频率。
[0038]多个原生分枝的总长不同,使得天线的电流路径长度不同,再将六个分枝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多枝谐振实现了多频段的覆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原生分枝1总长70mm,约为900Mhz频点下的1/4波长;所述第二原生分枝2总长30mm,约为2G左右频段的波长的1/4;所述第三原生分枝3总长23mm,约为2.4G附近频段的波长的1/4。三个原生分枝和三个寄生分枝采用折叠辐射体技术压缩在一起实现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实现了824

960Mhz和1710

2690Mhz,频率覆盖GSM 850/900/1800/1900/UMTS/LTE2300/2400/2500频段,符合移动通信的小型多频天线的规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多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有天线辐射单元;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至少六个折叠枝节,所述折叠枝节包括原生分枝以及寄生分枝,不同所述原生分枝所对应的电流路径长度不相同,每个所述寄生分枝与其对应的所述原生分枝相耦合,且所有折叠枝节共同叠加耦合产生谐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多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生分枝包括第一原生分枝、第二原生分枝以及第三原生分枝,位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左侧的所述第一原生分枝折叠成C型结构并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原生分枝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并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相耦合;所述第三原生分枝位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保留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多频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分枝包括第一寄生分枝、第二寄生分枝以及第三寄生分枝;所述第一寄生分枝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的右侧往所述第三原生分枝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三原生分枝相耦合;所述第二寄生分枝和所述第三寄生分枝叠加后并与所述第一原生分枝和所述第二原生分枝相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碧成张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