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48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标准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其建立方法包括构建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和鲜食葡萄综合品质得分两个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针对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的体系来对葡萄品质进行量化和分级,本发明专利技术评价体系模型,可通过a值、单粒重、总酚、咀嚼性、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六个指标为基础,即可对鲜食葡萄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其品种的选择丰富,还将鲜食葡萄的果皮、果肉和种子的酚类化合物分开考虑,在保健作用的角度强调了酚类化合物的营养价值;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设置可变量,将总酚指标细分为易食用果皮葡萄的总酚含量为果皮和果肉之和,不易食用果皮葡萄的总酚含量为果肉的含量。含量为果肉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标准科学
,具体涉及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葡萄属于葡萄科(Vitaceae L.)葡萄属(Vitis.Linn.)木质藤木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栽培价值高,可实现连年丰产、稳产。葡萄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糖类、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葡萄按用途主要分为酿酒、鲜食和加工,我国以鲜食和制干葡萄为主,鲜食葡萄约占栽培总面积的80%。
[0003]鲜食葡萄品种丰富,品种之间的品质差异较大,评价鲜食葡萄品质的指标繁多,包括果实性状、感官品质、基本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方面。单从一种或几种指标来评价鲜食葡萄品质,并不能具体的说明问题。
[0004]鉴于此,申请此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通过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针对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的体系来对葡萄品质进行量化和分级,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评价体系模型,可通过a值、单粒重、总酚、咀嚼性、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六个指标为基础,即可对鲜食葡萄进行综合评价。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应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所述的模型的建立方法如下:
[0009](1)构建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将一个多元的目标层分解成多个相关联的准则层和指标层,把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量化,然后求解指标的判断矩阵特征向量作为相应的权重值;
[0010]根据鲜食葡萄指标的层次结构关系,建立综合评判树,总共分为3层,第一层为目标层,记为A,代表鲜食葡萄品质;第二层为准则层,记为B;第三层为指标层,记为C;
[0011]从指标层开始逐一对上层进行比较,采用九级标度法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层次分析确定鲜食葡萄有效权重基础上,得到鲜食葡萄核心指标权重系数,进而得到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公式;
[0012](2)鲜食葡萄综合品质得分:由于不同核心评价指标的量纲与单位不同,为了统一计算,首先运用数学变换方法将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将不同品种核心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带入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公式,得到鲜食葡萄品种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的高低判断鲜食葡萄品质,并对葡萄进行分级;按照综合得分将葡萄按品质高低分为4个等级。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步骤(1)
中,所述的准则层B,包括外观因子B1、营养因子B2、质地因子B3、风味因子B4。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步骤(1)中,所述的指标层C,包括a值C1、单粒重C2、总酚C3、咀嚼性C4、可溶性固形物C5和糖酸比C6。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步骤(1)中,得到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公式(1),如下:
[0016]Y=0.048
×
C1+0.070
×
C2+0.233
×
C3+0.113
×
C4+0.169
×
C5+0.366
×
C6ꢀꢀꢀꢀ
(1)
[0017]其中,Y为综合得分、C1为a值、C2为单粒重、C3为总酚、C4为咀嚼性、C5为可溶性固形物、C6为糖酸比,其中,总酚含量为可变量,即易食用果皮类葡萄的总酚含量为果皮和果肉的总酚含量之和,不易食用果皮类葡萄的总酚含量为果肉的总酚含量。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步骤(2)中,葡萄的4个等级的评分标准为:Ⅰ级(0.499~1.289)、Ⅱ级(

0.072~0.498)、Ⅲ级(

0.511~

0.073)、Ⅳ级(

1.089~

0.512)。
[0019]根据所述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可应用于鲜食葡萄品质的评价。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品种的选择丰富,该模型选择38份黑龙江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作为模型建立基础数据,种系包含欧亚品种和欧美杂交品种,果皮颜色包含红色系和黄绿色系,果皮类型包含易食用果皮与不易食用果皮,其中

吉紫香



金红娃



天工白玉

葡萄的果实品质研究尚未被报道,大部分鲜食葡萄品种在黑龙江地区尚未被研究;
[0022](2)将鲜食葡萄的果皮、果肉和种子的酚类化合物分开考虑,在保健作用的角度强调了酚类化合物的营养价值;
[0023](3)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设置可变量,将总酚指标细分为易食用果皮葡萄的总酚含量为果皮和果肉之和,不易食用果皮葡萄的总酚含量为果肉的含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鲜食葡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0025]图2为鲜食葡萄品质指标的综合评判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原料均可通过普通商业途径获得,在此不做特殊的限制。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品种的选择丰富,该模型选择38份黑龙江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作为模型建立基础数据,种系包含欧亚品种和欧美杂交品种,果皮颜色包含红色系和黄绿色系,果皮类型包含易食用果皮与不易食用果皮,其中

吉紫香



金红娃



天工白玉

葡萄的果实品质研究尚未被报道,大部分鲜食葡萄品种在黑龙江地区尚未被研究。
[0029]表1供试葡萄品种介绍
[0030][003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选用需首先对评价核心指标进行筛选,其中包括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0032]下面对上述的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的筛选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3](1)变异性分析:
[0034]样本:2020年和2021年采摘的38份黑龙江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型的建立方法如下:(1)构建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将一个多元的目标层分解成多个相关联的准则层和指标层,把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量化,然后求解指标的判断矩阵特征向量作为相应的权重值;根据鲜食葡萄指标的层次结构关系,建立综合评判树,总共分为3层,第一层为目标层,记为A,代表鲜食葡萄品质;第二层为准则层,记为B;第三层为指标层,记为C;从指标层开始逐一对上层进行比较,采用九级标度法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层次分析确定鲜食葡萄有效权重基础上,得到鲜食葡萄核心指标权重系数,进而得到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公式;(2)鲜食葡萄综合品质得分:由于不同核心评价指标的量纲与单位不同,为了统一计算,首先运用数学变换方法将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将不同品种核心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带入鲜食葡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公式,得到鲜食葡萄品种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的高低判断鲜食葡萄品质,并对葡萄进行分级;按照综合得分将葡萄按品质高低分为4个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准则层B,包括外观因子B1、营养因子B2、质地因子B3、风味因子B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体系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指标层C,包括a值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武欣胡禧熙齐国超王丽娜李新月吕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