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支架结构及机器人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364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盘支架结构及机器人底盘,所述底盘支架结构包括:底盘壳体,所述底盘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口相对所述底盘壳体背向机器人的机身设置,所述安装腔的内壁用于安装主动轮组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及电池组件。上述底盘支架结构,在底盘的返修过程中,需要将零部件拆卸时,无需将整个机器人底盘整体拆下,只需将机器人底盘倒置,从安装腔的腔口拆卸下相应的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拆装便利性,进而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检修效率。进而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检修效率。进而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盘支架结构及机器人底盘


[0001]本技术涉及商用服务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底盘支架结构及机器人底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机械AI技术的日臻成熟,机器人在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中正在一步步代替人工。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是指应用于日常服务场景的机器人,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可分为银行、餐厅、商场、医院、学校、室内场馆等的服务机器人,为用户提供语音咨询、自动交互、送餐、点餐、取号、挂号、目的地引导等便捷服务。
[0003]传统技术中,商用机器人通过底盘上的滚轮或履带来实现行走,由于要实现自动循迹、自动启停等功能,底盘涉及的组件较多,例如电池、悬挂、雷达等等,是维护返修的高频部位,然而,目前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底盘结构与机身结构连接,维修时需要拆卸机身结构对底盘进行检修,或需要将底盘整体全部拆卸后,才能对电池等组件进行更换检修,操作繁琐,影响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底盘支架结构及机器人底盘,能够有效提高底盘的拆装便利性,提高底盘的检修效率。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盘支架结构,用于安装在机器人上,所述底盘支架结构包括:
[0006]底盘外壳,所述底盘外壳具有上表面;
[0007]底盘壳体,所述底盘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口背向所述上表面设置,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置驱动组件;所述底盘壳体与所述底盘外壳固定连接。
[0008]上述底盘支架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将驱动组件,比如: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及电池组件安装在安装腔中。如此,在底盘的返修过程中,需要将零部件拆卸时,无需将整个机器人底盘整体拆下,只需将机器人底盘倒置,从安装腔的腔口拆卸下相应的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拆装便利性,进而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检修效率。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分体腔,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分体腔和第三分体腔;所述底盘壳体设有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分别相互连通的第一分体腔、第二分体腔及第三分体腔,所述第一分体腔用于安装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分体腔与所述第三分体腔用于安装第二驱动组件。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体腔与所述第三分体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腔的相对两端,其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第二分体腔上设有前轮安装槽,所述前轮安装槽用于安装前轮组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体腔还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设置于两个所述前轮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一穿孔的外壁用于安装第一雷达组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体腔设有后轮安装槽,所述后轮安装槽用于安装后轮组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安装槽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前轮安装槽沿所述底盘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轮安装槽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后轮安装槽沿所述底盘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体腔还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设置于两个所述后轮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穿孔的外壁用于安装第二雷达组件。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及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多个。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壳体背向所述安装腔的腔口的一侧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安装喇叭组件。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壳体背向所述安装腔的腔口的一侧设有安装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安装面相对设置,所述底盘外壳与所述底盘壳体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喇叭组件、第一雷达组件及第二雷达组件。
[0019]一种机器人底盘,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盘支架结构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驱动所述机器人底盘移动。
[0020]上述机器人底盘,在安装过程中,将驱动组件,比如: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及电池组件安装在安装腔中。如此,在机器人底盘的返修过程中,需要将零部件拆卸时,无需将整个机器人底盘整体拆下,只需将机器人底盘倒置,从安装腔的腔口拆卸下相应的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拆装便利性,进而提高机器人底盘的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壳体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壳体装配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壳体装配后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支架结构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0028]图6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支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0、底盘支架结构;110、底盘壳体;111、安装腔;112、安装面;113、第一凸起部;114、第二凸起部;115、第一分体腔;116、第二分体腔;1161、前轮安装槽;1162、第一穿孔;117、第三分体腔;1171、后轮安装槽;1172、第二穿孔;118、第一固定孔;119、第二固定孔;120、外壳;121、容置腔; 122、上表面;130、支撑柱;200、机器人底盘;210、主动轮组件;220、电池组件;230、前轮组件;240、后轮组件;250、第一雷达组件;260、第二雷达组件;270、喇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支架结构,用于安装在机器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架结构包括:底盘外壳,所述底盘外壳具有上表面;底盘壳体,所述底盘壳体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口背向所述上表面设置,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置驱动组件;所述底盘壳体与所述底盘外壳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分体腔,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分体腔和第三分体腔;所述底盘壳体设有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分别相互连通的第一分体腔、第二分体腔及第三分体腔,所述第一分体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分体腔与所述第三分体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腔与所述第三分体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体腔的相对两端,其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第二分体腔上设有前轮安装槽,所述前轮安装槽用于安装前轮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腔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浩志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