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26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湿帘结构包括帘体,帘体为非吸水件。帘体的上下两端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帘体包括连接部和多个导流部,多个导流部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连接部连接多个导流部以使帘体呈网状。至少一个导流部为沿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相邻导流部之间限定出通气孔,通气孔用于沿帘体的厚度方向通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湿帘结构,通过将导流部形成为蜿蜒延伸的波形,加大水流在导流部表面的流动面积,延长水流流动时间,可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用连接部将多个导流部连接成网,增强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噪音。通过将帘体作为非吸水件,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健康隐患。健康隐患。健康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加湿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常见的加湿器包括超声波加湿器和蒸发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为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技术将水雾化为超微粒子,再通过风吹出扩散至空气中,以此来达到加湿的目的。但是这种加湿器在将水雾吹出时也会将水中的杂质吹出,如果水中有害物质较多对人体危害较大。蒸发加湿器采用湿帘来增加水的有效蒸发面积,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达到更高的加湿效率。
[0003]在相关技术中,湿帘一般采用具有吸水性的帘布或者纸质制成,湿帘在长时间的吸水浸泡后容易发生碎裂。为保证加湿器的加湿效果,需要对湿帘及时进行更换,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帘布或纸质的湿帘内部容易滋生细菌,随着风机的吹动,细菌容易与水分一同分散至空气中,用户在吸入后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所述湿帘结构在加湿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损耗,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需要进行更换,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并且本湿帘结构不易滋生细菌,可以提高加湿器的安全性。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包括:帘体,所述帘体为非吸水件,所述帘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帘体包括连接部和多个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连接部连接多个所述导流部以使所述帘体呈网状,所述帘体沿厚度方向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部为沿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相邻所述导流部之间限定出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通风。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通过将导流部形成为蜿蜒延伸的波形,一方面能够加大水流在导流部表面的流动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延长水流在帘体上的流动时间,由此可使空气带走更多水分,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果。通过将导流部设置成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多个,可使水流流动面积、空气与水流接触面积成倍增加。通过用连接部将多个导流部连接成网,可以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使空气在穿过帘体时帘体整体晃动小,噪音低。导流部设置成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对空气阻拦较少,可以降低加湿器的能耗。通过将帘体作为非吸水件,能够延长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甚至可以不用更换,方便清洁,降低使用成本,而且减少了因滋生细菌导致的健康隐患。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为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导流板。由此,可以增加导流部上水膜的面积,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加湿器的加湿效果。而且导流板的设置有利于降低风压压损,降低吹风能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在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均具有第一倒角。由此,第一倒角能够在空气流过导流部时对空气起到导流作用,降低风阻损耗。
[0009]可选地,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所述导流板的至少部分段的所述板宽向下逐渐增加。由此,水流在从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扩散,逐渐增加的板宽能够增加水流与导流板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临近底部的所述板宽逐渐缩小。水流沿导流板的表面从上至下流动,通过在临近底部将板宽逐渐缩小,能够对水流进行引导,使水流进入出水端,防止水流溅出湿帘结构,增加加湿器运行过程中的洁净度。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上多个所述导流部均为形状一致的波形,每个所述导流部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和波谷,多个所述导流部具有同高度的所述波峰及同高度的所述波谷。由此,有利于疏导气流,降低风阻。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波连筋,所述波连筋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每个所述波连筋与多个所述导流部的同高度所述波峰相连,或者每个所述波连筋与多个所述导流部的同高度所述波谷相连。由此,这样多个导流部的波形较整齐,有利于疏导气流气流,进一步降低风阻。波连筋处在导流部的波峰或波谷位置,在不影响水流在帘体内的流动效率的同时增加帘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波连筋,所述波连筋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波连筋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尺寸为筋宽,多个所述波连筋的所述筋宽向下逐渐增加。由此,有利于水流通过多个波连筋形成连续的水帘,气流在吹经水帘时带走更多水分。
[0014]具体地,所述波连筋在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均具有第二倒角。由此,有利于波连筋上的水流沿第二倒角顺畅地流向波连筋两侧,提高水流流动的顺畅性及连续性,增加水流附着面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两个竖边板、上连横筋和下连横筋。两个所述竖边板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所述导流部位于两个所述竖边板之间;所述上连横筋连接在两个所述竖边板之间,多个所述导流部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横筋相连;所述下连横筋连接在两个所述竖边板之间,多个所述导流部的下端与所述上连横筋相连。由此,通过两个竖边板、上连横筋与下连横筋的结构可以为湿帘结构提供框架,进而增加湿帘结构的结构强度,使湿帘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帘体为塑料件、铝件、陶瓷件中的至少一个。由此,一体成型设置可以降低帘体的生产成本,提高加湿器整体利润率。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帘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帘体,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帘体沿所述帘体的厚度方向排布。由此,能够增加水流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001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帘体上的多个所述导流部均为波形,每个所述导流部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和波谷;其中,其中两个所述帘体在同高度上,其中一个所述帘体的所述导流部上的所述波峰,对应另一个所述帘体的所述导流部上的所述波谷。由此,在厚度方向排列的两个帘体的波峰与波谷交错设置能够对空气在通过湿帘结构时形成阻碍,进而加大空气与湿帘结构的接触面积,增加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帘结构还包括:布水件和集水件。所述布水件连接在所述
帘体的上方,所述布水件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帘体布水的分水孔;所述集水件连接在所述帘体的下方,所述集水件上设有用于盛接所述帘体上水流的集水槽,所述集水件上设有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集水孔。由此,通过布水件上的分水孔,能够使水流更均匀的流入帘体,增加水流与导流部的接触面积,在水流流过帘体后,通过集水孔进入集水槽,可以通过水泵将水流泵入布水件中,以实现水流的循环,降低使用成本。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帘体与所述布水件和所述集水件中至少一个卡扣连接。由此,可以在需要对湿帘结构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通过卡扣进行拆卸,增加便捷程度。
[0021]进一步地,所述布水件上设有多个上扣孔,所述集水件上设有多个下扣孔,所述帘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扣钩和下扣钩,所述上扣钩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帘体(10),所述帘体(10)为非吸水件,所述帘体(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帘体(10)包括连接部(11)和多个导流部(12),多个所述导流部(12)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连接部(11)连接多个所述导流部(12)以使所述帘体(10)呈网状,所述帘体(10)沿厚度方向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部(12)为沿上下方向蜿蜒延伸的波形,相邻所述导流部(12)之间限定出通气孔(13),所述通气孔(13)用于沿所述帘体(10)的厚度方向通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2)为导流板(120),所述导流板(120)沿所述帘体(10)的厚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20)在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均具有第一倒角(c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20)沿所述帘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为板宽(W),所述导流板(120)的至少部分段的所述板宽(W)向下逐渐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20)临近底部的所述板宽(W)逐渐缩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帘体(10)上多个所述导流部(12)均为形状一致的波形,每个所述导流部(12)上均具有交替设置的波峰(121)和波谷(122),多个所述导流部(12)具有同高度的所述波峰(121)及同高度的所述波谷(1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包括波连筋(111),所述波连筋(111)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每个所述波连筋(111)与多个所述导流部(12)的同高度所述波峰(121)相连,或者每个所述波连筋(111)与多个所述导流部(12)的同高度所述波谷(122)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包括波连筋(111),所述波连筋(111)为上下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波连筋(111)沿所述帘体(10)的厚度方向尺寸为筋宽(V),多个所述波连筋(111)的所述筋宽(V)向下逐渐增加。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连筋(111)在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均具有第二倒角(c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还包括:两个竖边板(112),两个所述竖边板(112)竖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所述导流部(12)位于两个所述竖边板(112)之间;上连横筋(113),所述上连横筋(113)连接在两个所述竖边板(112)之间,多个所述导流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