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11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包括固定组和调焦组,固定组包括具有折射力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第三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为凸形状;调焦组包括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第四镜片具有负折射力,第四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为凹形状,第五镜片具有折射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镜头存在难以兼顾远景和近景拍摄下清晰成像的问题。顾远景和近景拍摄下清晰成像的问题。顾远景和近景拍摄下清晰成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移动终端上搭载的镜头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移动终端的拍照要求越来越多,需要镜头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兼顾成像质量。而目前的焦镜头存在着近距离拍摄时所需的物距较大,微距拍摄性能不理想,并且较难同时兼顾远景和近景拍摄下清晰成像等问题。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镜头存在难以兼顾远景和近景拍摄下清晰成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镜头存在难以兼顾远景和近景拍摄下清晰成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包括固定组和调焦组,固定组包括具有折射力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第三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为凸形状;调焦组包括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第四镜片具有负折射力,第四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为凹形状,第五镜片具有折射力。
[0006]进一步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1.5<f1/R1<2.0。
[0007]进一步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与第二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

4.0<f2/R4<

1.5。
[0008]进一步地,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f4与第三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2.0<f4/R6<5.0
[0009]进一步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7之间满足:

9.0<f/R7<

1.0。
[0010]进一步地,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25
°

[0011]进一步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2.0<f/EPD<3.5。
[0012]进一步地,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与第二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之间满足:1.0<T23/CT2<2.5。
[0013]进一步地,第一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四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0<CT1/CT4<6.0。
[0014]进一步地,第二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三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1.0<CT3/CT2<3.0。
[0015]进一步地,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面于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
BFL(IN)之间满足:1.5<TTL/BFL(IN)<3.5。
[0016]进一步地,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光阑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距离SD(IN)、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之间满足:2.0<SD(IN)/T34(IN)<6.0。
[0017]进一步地,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面于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BFL(M)之间满足:2.0<TTL/BFL(M)<5.5。
[0018]进一步地,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距离SD(M)、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之间满足:1.0<SD(M)/T34(M)<2.5。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固定组和调焦组,固定组包括具有折射力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第三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为凸形状;调焦组包括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第四镜片具有负折射力,第五镜片具有正折射力,第四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为凹形状,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M)之间满足:TTL/f(M)≤1.3。
[0020]进一步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1.5<f1/R1<2.0。
[0021]进一步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与第二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

4.0<f2/R4<

1.5。
[0022]进一步地,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f4与第三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2.0<f4/R6<5.0。
[0023]进一步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7之间满足:

9.0<f/R7<

1.0。
[0024]进一步地,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25
°

[0025]进一步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2.0<f/EPD<3.5。
[0026]进一步地,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与第二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之间满足:1.0<T23/CT2<2.5。
[0027]进一步地,第一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四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0<CT1/CT4<6.0。
[0028]进一步地,第二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第三镜片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1.0<CT3/CT2<3.0。
[0029]进一步地,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面于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BFL(IN)之间满足:1.5<TTL/BFL(IN)<3.5。
[0030]进一步地,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光阑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距离SD(IN)、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之间满足:2.0<SD(IN)/T34(IN)<6.0。
[0031]进一步地,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至成像面于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BFL(M)之间满足:2.0<TTL/BFL(M)<5.5。
[0032]进一步地,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距离SD(M)、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在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之间满足:1.0<SD(M)/T34(M)<2.5。
[0033]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成像镜头包括固定组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包括固定组和调焦组,所述固定组包括具有折射力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所述第三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为凸形状;所述调焦组包括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第四镜片具有负折射力,所述第四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为凹形状,第五镜片具有折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1.5<f1/R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第二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4之间满足:

4.0<f2/R4<

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三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2.0<f4/R6<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四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的曲率半径R7之间满足:

9.0<f/R7<

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 满足:FOV<2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2.0<f/EPD<3.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和所述第三镜片在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与所述第二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之间满足:1.0<T23/CT2<2.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在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四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1.0<CT1/CT4<6.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在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第三镜片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1.0<CT3/CT2<3.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所述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所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至所述成像面于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BFL(IN) 之间满足:1.5<TTL/BFL(IN)<3.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光阑到所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距离SD(IN)、所述成像镜头在无穷远物距时,所述第三镜片和所述第四镜片在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之间满足:2.0<SD(IN)/T34(IN)<6.0。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朝向入光侧的表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所述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所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至所述成像面于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BFL(M) 之间满足:2.0<TTL/BFL(M)<5.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所述
成像镜头的光阑到所述第五镜片朝向出光侧的表面的距离SD(M)、所述成像镜头在100mm物距时,所述第三镜片和所述第四镜片在所述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之间满足:1.0<SD(M)/T34(M)<2.5。15.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固定组和调焦组,所述固定组包括具有折射力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