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03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包括内部可卡接长鞘的卡接结构和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承托手臂的托板,所述卡接结构的一侧套接有用于安装的套杆,所述长鞘一端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安装板,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架。该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通过束缚带、挤压弹簧、鹅颈管和安装板之间的配合设置,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改变长鞘的角度,同时托板可以对手臂处进行支撑,减少手臂长时间举着的酸痛,降低医护人员手晃动的情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

技术介绍

[0002]在介入手术操作中,导管必须要引导置于合适的位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例如输送造影剂,输送化疗药物,输送栓塞材料等。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823732U公开了一种可紧固导管防移位的介入导管鞘,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包括紧固管、瓣膜管和介入导管鞘,紧固管包括固定槽、固定环和紧固环;固定环内表面刻有内螺纹;紧固环包括导管通道和底盘;底盘的一端与导管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内螺纹连接;瓣膜管下端的外表面刻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瓣膜管内设置有瓣膜;介入导管鞘的上端与固定槽连接,介入导管鞘的中部设置有灌注管,介入导管鞘的下部设置有套管,本技术结构精简,操作简便,能有效的紧固导管,防止已就位的导管反冲脱位和人为的误牵拉脱位,避免重复操作导管,缩短了操作时间,帮助提高了手术操作的成功率。
[0004]目前介入手术中使用到的长鞘,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长时间手臂举着容易酸痛,严重可能会导致手抖,导致操作失误,并且在操作前后,长鞘大多放置在托盘内,导致医护人员使用不便,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包括内部可卡接长鞘的卡接结构和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承托手臂的托板,所述卡接结构的一侧套接有用于安装的套杆,所述长鞘一端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安装板,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的表面套接有可转动的安装结构,所述长鞘一端的底部插接有具有弹力的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两端均可固定安装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顶部可与长鞘一端底部的内顶壁固定安装。
[0009]可选的,所述套杆的一侧可与支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支架靠近套杆的一侧固定安装。
[0010]可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一端可与套杆的内部套接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可形变的扭簧。
[0011]可选的,所述活动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可与长鞘的一端卡接的卡环。
[0012]可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顶部可与底架的表面套接的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底
部可螺纹连接封口螺栓。
[0013]可选的,所述活动环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可挤压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可固定安装用于夹持床体侧杆的夹板,所述夹板的表面设置有摩擦垫。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通过束缚带、挤压弹簧、鹅颈管和安装板之间的配合设置,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改变长鞘的角度,同时托板可以对手臂处进行支撑,减少手臂长时间举着的酸痛,降低医护人员手晃动的情况。
[0017]2、该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通过支架和安装结构之间的配合设置,医护人员术前可以对支架进行安装,方便使用前后拆装,然后通过卡接结构的设置,活动结构可以对长鞘进行卡接放置,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前后放置长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卡接结构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安装结构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束缚带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长鞘;2、卡接结构;201、活动架;202、扭簧;203、卡环;3、支架;4、托板;5、套杆;6、鹅颈管;7、安装板;8、底架;9、安装结构;901、活动环;902、复位弹簧;903、夹板;10、束缚带;11、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包括内部可卡接长鞘1的卡接结构2和支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承托手臂的托板4,通过托板4的设置,可以将手臂放置在托板3的表面,进行支撑;
[0025]卡接结构2的一侧套接有用于安装的套杆5,卡接结构2包括一端可与套杆5的内部套接的活动架201,活动架201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可形变的扭簧202,活动架20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可与长鞘1的一端卡接的卡环203,通过活动结构2的设置,可以将长鞘1的一端卡接放置在活动结构2内的卡环203内,并且可以根据重量改变活动结构2的角度,长鞘1一端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鹅颈管6,鹅颈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安装板7,通过鹅颈管6的设置,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改变长鞘1的角度,鹅颈管6可以随意改变角度;
[0026]套杆5的一侧可与支架3的左侧固定安装,安装板7的一端与支架3靠近套杆5的一侧固定安装,支架3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架8,底架8的表面套接有可转动的安装结构9,安装结构9包括顶部可与底架8的表面套接的活动环901,活动环901的底部可螺纹连接封口螺栓,活动环90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可挤压的复位弹簧902,复位弹簧902的一端可固定安
装用于夹持床体侧杆的夹板903,夹板903的表面设置有摩擦垫,通过安装结构9的设置,术前使用安装结构9内的活动环901以及夹板903与床体的侧面进行夹持安装;
[0027]长鞘1一端的底部插接有具有弹力的束缚带10,束缚带10的两端均可固定安装挤压弹簧11,挤压弹簧11的顶部可与长鞘1一端底部的内顶壁固定安装,通过束缚带10的设置,手持长鞘1的一端,并使用束缚带10对手部进行束缚,束缚带10的两端可以向下移动,改变与长鞘1之间的间距。
[0028]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0029]1、首先,医护人员术前使用安装结构9内的活动环901以及夹板903与床体的侧面进行夹持安装;
[0030]2、其次,医护人员可以手持长鞘1的一端,并使用束缚带10对手部进行束缚,束缚带10的两端可以向下移动,改变与长鞘1之间的间距;
[0031]3、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将手臂放置在托板3的表面,进行支撑,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改变长鞘1的角度,鹅颈管6可以随意改变角度;
[0032]4、最后,使用之后,可以将长鞘1的一端卡接放置在活动结构2内的卡环203内,并且可以根据重量改变活动结构2的角度,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前后放置长鞘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包括内部可卡接长鞘(1)的卡接结构(2)和支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承托手臂的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的一侧套接有用于安装的套杆(5),所述长鞘(1)一端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鹅颈管(6),所述鹅颈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的安装板(7),所述支架(3)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架(8),所述底架(8)的表面套接有可转动的安装结构(9),所述长鞘(1)一端的底部插接有具有弹力的束缚带(10),所述束缚带(10)的两端均可固定安装挤压弹簧(11),所述挤压弹簧(11)的顶部可与长鞘(1)一端底部的内顶壁固定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长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5)的一侧可与支架(3)的左侧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板(7)的一端与支架(3)靠近套杆(5)的一侧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蒙恩荆琳刘洋杨剑金屏徐臣年毛予贾千金李瑞晨苏洁刘金成俞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