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属于闭式水领域,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需要从外界获取凝结水,实用性低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通过连接管与闭式水箱连接的闭式循环泵,所述闭式循环泵一侧设有换热箱,所述闭式循环泵远离闭式水箱的一端外壁上通过法兰盘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箱一侧设有混合箱,且混合箱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输出管,所述混合箱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混合箱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回流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换热箱内的水温不会过高,保证换热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保证水蒸气的冷凝效率,能够合理的利用热量,且无需从外界输送凝结水,提高了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闭式水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闭式水即封闭式冷却水,该冷却水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循环,一般由开式水通过水-水交换器对其进行冷却,一般电厂每台机组配一套闭式水系统,包括两台100%容量闭式水泵、两台100%容量闭式水热交换器、一只闭式水高位水箱和各辅助设备冷却器,系统基本流程为:除盐水或凝结水
→
闭式水箱
→
闭式泵
→
闭式水热交换器
→
闭式水用户
→
闭式泵进口,闭式水系统补水来自凝结水,启停期间补水来自凝结水输送泵,有一水位调节阀保证水位在正常位置,一旦闭式水中断,通过高位水箱对主机冷油器、取样冷却器、仪用空压机的冷却器等提供短时的事故冷却水,以保证机组安全停运。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2749182.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上述装置利用除盐水和凝结水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冷却循环,若除盐水出现中断故障,不会影响对密闭水用户的冷却,装置的稳定性较强,使得实际使用效果较好,给冷却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便利,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从外界获取凝结水,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与闭式水箱连接的闭式循环泵,所述闭式循环泵一侧设有换热箱,所述闭式循环泵远离闭式水箱的一端外壁上通过法兰盘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箱一侧设有混合箱,且混合箱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输出管,所述混合箱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混合箱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回流箱,且回流箱底部内壁上套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端对夹安装有节温器,所述换热箱一侧的中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箱一侧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换热箱位于闭式循环泵上方设有第二水泵,所述换热箱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水气两用泵,所述换热箱一侧设有冷凝箱,且冷凝箱两侧均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焊接于冷凝箱一侧外壁上的安装管、通过螺栓连接于冷凝箱一侧外壁上的散热鳍和嵌装于安装管一端内壁上的风扇,所述冷凝箱底部内壁上套接有连通管。
[0007]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一端套接于换热箱一侧的下部内壁上,且换热管一端套接于混合箱一侧的上部内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回流箱一侧的上部内壁上开有回流口,且回流口内套接有回流管。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进水端套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一端套接于换热箱一侧的
下部内壁上,所述第一水泵出水端套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底端套接于输送管顶部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端套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一端套接于换热箱一侧的上部内壁上。
[0010]优选的,所述水气两用泵一端套接有两个水气管,且两个水气管分别与换热箱相连通,所述水气两用泵顶端套接有两个保温管,且两个保温管分别与冷凝箱相连通。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管外壁上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口,且通风口内嵌装有防尘网。
[0012]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底端套接于混合箱顶部内壁上,且连通管一端对夹安装有电磁阀。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设置有换热箱、换热管、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通过第二水泵向换热箱内注入冷水,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换热箱内的水温度超过设定好的温度时,第一水泵启动,将热水输送到输送管内,并被闭式循环泵输送进换热管内进行换热,同时第二水泵启动将冷水注入到换热箱内,对用户进行降温后的热水经过回流管进入到回流箱,随后由闭式循环泵输送进换热箱内,能够保证换热箱内的水温不会过高,保证换热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设置有水气两用泵,启动水气两用泵,水气两用泵将换热箱内的水蒸气输送到冷凝箱内,水蒸气在冷凝箱内冷凝成凝结水,散热鳍将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吸收,同时两个风扇的扇叶转动,将散热鳍的热量输送到外界,能够保证水蒸气的冷凝效率,能够合理的利用热量,且无需从外界输送凝结水,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的混合箱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的两个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闭式循环泵、2换热箱、3换热管、4混合箱、5输出管、 6液位传感器、7回流箱、8回流管、9输送管、10节温器、11温度传感器、12第一水泵、13第二水泵、14输水管、15水气两用泵、16 水气管、17保温管、18冷凝箱、19散热机构、1901安装管、1902 散热鳍、1903风扇、20通风口、21防尘网、22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1,参照图1
‑
2,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与闭式水箱连接的闭式循环泵1,闭式循环泵1一侧设有换热箱2,闭式循环泵1远离闭式水箱的一端外壁上通过法兰盘连接有换热管3,换热箱2一侧设有混合箱4,混合箱4一侧内壁上套
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输出管5,混合箱4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6,混合箱4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回流箱7,回流箱7底部内壁上套接有输送管9,输送管9一端对夹安装有节温器10,换热箱2一侧的中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换热箱2 一侧设有第一水泵12。
[0023]进一步的,换热管3一端套接于换热箱2一侧的下部内壁上,换热管3一端套接于混合箱4一侧的上部内壁上,回流箱7一侧的上部内壁上开有回流口,回流口内套接有回流管8,第一水泵12进水端套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一端套接于换热箱2一侧的下部内壁上,第一水泵12出水端套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底端套接于输送管9顶部一端内壁上,第二水泵13出水端套接有输水管14,输水管14一端套接于换热箱2一侧的上部内壁上。
[0024]能够保证换热箱内的水温不会过高,保证换热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5]实施例2,参照图1和图3
‑
4,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换热箱2位于闭式循环泵1上方设有第二水泵13,换热箱2 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水气两用泵15,换热箱2一侧设有冷凝箱18,冷凝箱18两侧均设有散热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包括通过连接管与闭式水箱连接的闭式循环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式循环泵(1)一侧设有换热箱(2),所述闭式循环泵(1)远离闭式水箱的一端外壁上通过法兰盘连接有换热管(3),所述换热箱(2)一侧设有混合箱(4),且混合箱(4)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输出管(5),所述混合箱(4)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位传感器(6),所述混合箱(4)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回流箱(7),且回流箱(7)底部内壁上套接有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一端对夹安装有节温器(10),所述换热箱(2)一侧的中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换热箱(2)一侧设有第一水泵(12),所述换热箱(2)位于闭式循环泵(1)上方设有第二水泵(13),所述换热箱(2)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水气两用泵(15),所述换热箱(2)一侧设有冷凝箱(18),且冷凝箱(18)两侧均设有散热机构(19),所述散热机构(19)包括焊接于冷凝箱(18)一侧外壁上的安装管(1901)、通过螺栓连接于冷凝箱(18)一侧外壁上的散热鳍(1902)和嵌装于安装管(1901)一端内壁上的风扇(1903),所述冷凝箱(18)底部内壁上套接有连通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厂运行的闭式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一端套接于换热箱(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兆鹏,常文强,李朋涛,
申请(专利权)人:马兆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