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度的噻吩并嘧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4833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纯度的噻吩并嘧啶化合物(式N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溶剂A中,在有机碱和酰氯的存在下,使式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纯度的噻吩并嘧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的瑞卢戈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瑞卢戈利,别名RVT

601,TAK

385,是一种每日一次、口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拮抗剂,能抑制睾丸睾酮的生成,这种激素可刺激前列腺癌的生长。此外,瑞卢戈利也可通过阻断垂体腺中的GnRH受体,减少卵巢雌二醇的生成,减少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释放,从而降低女性卵巢生成的雌激素水平和男性睾丸激素的产生。其结构式如下:
[0003][0004]瑞卢戈利于2019年1月8日获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批准上市,由武田和Aska pharmaceutical上市销售,商品名为40毫克/片,被批准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和症状缓解;于2020年12月18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ORGOVYX,120毫克/片。
[0005]目前有多个文献报道了制备瑞卢戈利的方法,其中WO2004067535公开的制备方法如路线1所示:
[0006][0007]WO2014051164公开的制备方法如路线2所示:
[0008][0009]CN111333633A公开的制备方法如路线3所示:
[0010][0011]路线1中第3步得到的中间体与3

氨基
‑6‑
甲氧基哒嗪的缩合反应中使用了缩合剂氰基磷酸二乙酯(DEPC),路线2和路线3相应的与3

氨基
‑6‑
甲氧基哒嗪的缩合反应均使用了缩合剂丙基磷酸酐(T3P),DEPC和T3P均属于剧毒品,且价格昂贵。
[0012]此外,上述3条路线的缩合反应之后的关环反应使用的碱均为强碱醇钠,使得关环产品颜色深,反应副产物多,按照专利CN111333633A反应条件,原料转化为杂质的比例很高,导致收率的下降,产品纯化难度的增大,产物中杂质的含量容易超标。
[0013]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环境友好,成本更低的,质量控制更好的制备噻吩并嘧啶化合物如瑞卢戈利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纯度的噻吩并嘧啶化合物(如瑞卢戈利)及其制备
方法及用于质控的相关的杂质对照品。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制备式N化合物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0016][0017](a)在惰性溶剂A中,在有机碱和酰氯的存在下,使式N

2化合物和3

氨基
‑6‑
甲氧基哒嗪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得到式N

1化合物;和
[0018](b)在惰性溶剂B中,在碱存在下,使式N

1化合物发生关环反应,从而得到式N化合物;
[0019]各式中,R为C1‑6烷基,R1为

NO2或

NHCONHOCH3。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所述有机碱为含1

3个氮且含3

20碳的有机化合物。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有机碱选自下组的化合物:R2NH2、(R2)2NH、(R2)3N、含N杂原子的4至7元杂环烷基、含N杂原子的5至6元杂芳基,或其组合;其中,R2为C1‑6烷基;。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所述有机碱选自下组:三乙胺、吡啶,或其组合。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酰氯选自:三氯氧磷,二氯亚砜,C1‑8烷基磺酰氯,C4‑
20
芳香基磺酰氯,C1‑8烷基酰氯,C4‑
20
芳香基酰氯。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C4‑
20
芳香基是指含4

20个碳原子和0

3个杂原子(较佳地,所述杂原子选自O、N、S)的芳基或杂芳基。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C4‑
20
芳香基为C6‑
10
芳基或5

10元杂芳基;并且上述芳基或杂芳基还能任选地被卤素、C1‑4烷基或卤代C1‑4烷基所取代。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所述酰氯选自:苯磺酰氯、甲基磺酰氯、二氯亚砜,或其组合。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惰性溶剂A选自下组:N,N

二甲基甲酰胺(DMF)、N

甲基吡咯烷酮、N,N

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DCM)、丙酮,或其组合。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b)中,所述的碱为无机碱。
[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b)中,所述无机碱选自下组:碳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磷酸氢盐,或其组合;较佳地,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钾,或其组合。
[0030]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b)中,所述的碱选自下组:碳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磷酸氢盐,或其组合;更佳地,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钾,或其组合。
[0031]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b)中,所述惰性溶剂B选自下组: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

甲基吡咯烷酮、N,N

二甲基乙酰胺,或其组合。
[003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惰性溶剂A与惰性溶剂B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0033]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式N

2化合物与3

氨基
‑6‑
甲氧基哒嗪的摩尔比为1:1~3;较佳地,1:1.1~2.0;更佳地,1:1.4~1.6。
[0034]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式N

2化合物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1.5

5;较佳地,
1:1.1~2.5;更佳地,1:1.4~2.1。
[0035]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式N

2化合物与酰氯的摩尔比为1:1~3;较佳地,1:1.1~2.0;更佳地,1:1.4~1.6。
[0036]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酰氯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0.5~2;较佳地,1:0.5~1.4。
[0037]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式N

2化合物与惰性溶剂A的重量体积(g:mL)比为1:3

20;较佳地,为1:3~10。
[0038]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10~20℃,优选

10~0℃或0~10℃。
[0039]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a)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式N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a)在惰性溶剂A中,在有机碱和酰氯的存在下,使式N

2化合物和3

氨基
‑6‑
甲氧基哒嗪进行缩合反应,从而得到式N

1化合物;和(b)在惰性溶剂B中,在碱存在下,使式N

1化合物发生关环反应,从而得到式N化合物;各式中,R为C1‑6烷基,R1为

NO2或

NHCONHOCH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碱为无机碱;较佳地,所述的碱选自下组:碳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磷酸氢盐,或其组合;更佳地,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钾,或其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有下述一个或多个特征:a.所述有机碱为含1

3个氮且含3

20碳的有机化合物;较佳地,所述的有机碱选自下组的化合物:R2NH2、(R2)2NH、(R2)3N、含N杂原子的4至7元杂环烷基、含N杂原子的5至6元杂芳基,或其组合;更佳地,所述有机碱选自下组:三乙胺、吡啶,或其组合;其中,R2为C1‑6烷基;b.所述的酰氯选自:三氯氧磷、二氯亚砜、C1‑8烷基磺酰氯、C4‑
20
芳香基磺酰氯、C1‑8烷基酰氯、C4‑
20
芳香基酰氯;较佳地,所述酰氯选自:苯磺酰氯、甲基磺酰氯、二氯亚砜,或其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有下述一个或多个特征:a.式N

2化合物与3

氨基
‑6‑
甲氧基哒嗪的摩尔比为1:1~3;较佳地,1:1.1~2.0;更佳地,1:1.4~1.6;b.式N

2化合物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成张富昌段永立段雄朋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奥锐特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