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发生装置及雾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79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发生装置,其包括:雾化通道,其为圆柱形结构,雾化通道沿轴向依次包括进气口、第一环形缝隙、第二环形缝隙和喷雾出口;初级雾化喷嘴,其设置在雾化通道的进气口处,待雾化的液体经初级雾化喷嘴喷入雾化通道;空气加速舱,其为环绕在雾化通道外侧的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末端与第一环形缝隙相连通;空气矫正动力舱,其为环绕在雾化通道外侧的环柱腔,环柱腔的末端与第二环形缝隙相连通;以及空压机,其分三路向初级雾化喷嘴、空气加速舱和空气矫正动力舱提供压缩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雾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大流量和雾化粒径小两方面的优势,气体流量可根据压缩空气供给量调节,雾化粒径可达到微米量级。雾化粒径可达到微米量级。雾化粒径可达到微米量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发生装置及雾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雾化应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发生装置及雾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雾化是通过物理作用将液体打散,形成纳米级到毫米级等大小不等的微小颗粒,用于对空气加湿、液体造粒、混合、促进化学反应、喷涂、金属熔体制粉等目的。常见的雾化器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喷嘴式雾化器,其中喷嘴式雾化器按照其操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气流式、压力式和旋转式。超声波雾化方式雾化颗粒较小,通常可以达到微米级,然而其雾化发生量较小,通常用于雾化量较小的应用场合,如医用雾化治疗器等。喷嘴式雾化器雾化粒径较大,通常为毫米级,大流量应用场合多为多喷嘴并联或串联形式。
[0003]因此,亟需一种雾化发生装置,兼具大流量和雾化粒径小两方面优势,从而适用范围更广,满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发生装置及雾化方法,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雾化发生装置无法同时满足流量大和雾化粒径小的要求。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发生装置及雾化方法,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发生装置,其包括:雾化通道,其为圆柱形结构,雾化通道沿轴向依次包括进气口、第一环形缝隙、第二环形缝隙和喷雾出口;初级雾化喷嘴,其设置在雾化通道的进气口处,待雾化的液体经初级雾化喷嘴喷入雾化通道;空气加速舱,其为环绕在雾化通道外侧的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末端与第一环形缝隙相连通;空气矫正动力舱,其为环绕在雾化通道外侧的环柱腔,环柱腔的末端与第二环形缝隙相连通;以及空压机,其分三路向初级雾化喷嘴、空气加速舱和空气矫正动力舱提供压缩空气。
[0008]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雾化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其用于调节空压机分三路提供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气量。
[0009]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空压机的压力为0.4MPa~0.6MPa,流量为10m3/min~20m3/min。
[0010]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环形缝隙的大小可调。
[0011]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环形缝隙和第二环形缝隙的两侧设有倒角。
[0012]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初级雾化喷嘴为气流式雾化喷嘴,初级雾化喷嘴设置在雾化通道的轴线上,其喷射角度为25~35
°

[0013]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旋通道的截面面积沿气流方向逐渐缩小。
[0014]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雾化发生装置还包括:外壳,其为长方体结构,外壳上部容纳雾化通道,外壳下部容纳原料仓,原料仓容纳有待雾化的液体。
[0015]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空压机设置在外壳外部。
[0016]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
[0017]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雾化通道的喷雾出口延伸有流动通道。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方法,该雾化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的雾化发生装置,该雾化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0019]调节经空气加速舱喷出气体的压力和速度;
[0020]调节经空气矫正动力舱流出气体的矫正的力度和速度。
[0021]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调节经空气加速舱喷出气体的压力和速度的步骤包括:调整空压机向空气加速舱提供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气量;调整第一环形缝隙的大小。
[0022]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调节经空气矫正动力舱流出气体的矫正的力度和速度的步骤包括:调整空压机向空气矫正动力舱提供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气量。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在雾化通道内初级雾化喷嘴后端添加空气加速舱,产生的旋转高速气流对经初级雾化喷嘴雾化的颗粒进行二次打散,然后再利用空气矫正动力舱对液体颗粒的流向进行矫正和再次细化,从而使液体颗粒达到微米级。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发生装置兼具大流量和雾化粒径小两方面的优势,气体流量可根据压缩空气供给量调节,雾化粒径可达到微米量级,特别适用于具有大流量和小颗粒两方面要求的应用场合,例如,燃爆空间内油气抑制剂的喷洒、大空间药物喷洒、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治理等应用场景。
[0025]2.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发生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唯一动力源进行控制和工作,避免用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特别适用于防爆场景。
[0026]3.初级雾化喷嘴选用小角度喷射,有利于提高雾化液体利用率,避免雾化液滴附着在雾化通道内壁上。
[0027]4.压缩空气经过空气加速舱的加压提速后,由第一环形缝隙喷入雾化通道,喷出的压缩空气与混合了空气的初级雾化液滴发生剪切作用,使液滴进行二次雾化;经第一环形缝隙喷出的空气的另一个作用在于,在雾化通道内形成真空,在真空的吸力作用下,空气由雾化通道的进气口进入,达到提高雾化气体空气含量的作用。此环节通过第一环形缝隙大小以及压缩空气的压力进行调节。
[0028]5.根据需求通过调整气量来调节空气矫正动力舱的矫正力度和速度,以达到最佳使用性能。由于经空气加速舱喷出的压缩空气容易将初级雾化液滴喷射到雾化通道的壁面,所以在空气加速舱后设置空气矫正动力舱,经过空气矫正动力舱的空气经第二环形缝隙沿雾化通道的壁面流动,一方面与二次雾化液体发生剪切作用,形成三次雾化效果,另一方面形成一道气体保护墙,壁面雾化液体附着在雾化通道的壁面,从而提高雾化液体的利用率。
[0029]6.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发生装置体积小、质量轻,便于远距离运输及现场移动。
[0030]7.喷雾出口延伸有流动通道,在流动通道内包含雾化液滴的气流将逐渐趋于稳定。
[0031]上述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雾化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雾化发生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雾化发生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

雾化通道,11

进气口,12

第一环形缝隙,121

倒角,13

第二环形缝隙,14

喷雾出口,15

流动通道,20

初级雾化喷嘴,30

空气加速舱,4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通道,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雾化通道沿轴向依次包括进气口、第一环形缝隙、第二环形缝隙和喷雾出口;初级雾化喷嘴,其设置在所述雾化通道的进气口处,待雾化的液体经所述初级雾化喷嘴喷入所述雾化通道;空气加速舱,其为环绕在所述雾化通道外侧的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缝隙相连通;空气矫正动力舱,其为环绕在所述雾化通道外侧的环柱腔,所述环柱腔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环形缝隙相连通;以及空压机,其分三路向所述初级雾化喷嘴、所述空气加速舱和所述空气矫正动力舱提供压缩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其用于调节所述空压机分三路提供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气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的压力为0.4MPa~0.6MPa,流量为10m3/min~20m3/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缝隙的大小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缝隙和所述第二环形缝隙的两侧设有倒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雾化喷嘴为气流式雾化喷嘴,所述初级雾化喷嘴设置在所述雾化通道的轴线上,其喷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光程庆利马开良陶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