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52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管结构,其包括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第一针管由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其中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形成套设区域,并且在套设区域内通过焊接形成用于彼此固定连接的焊接部,焊接部与第二针管位于套设区域的端部在轴向上彼此错开。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针管结构的焊接方法。由于焊接部与第二针管位于套设区域的端部在轴向彼此错开,所以可以确保焊接部的沿轴向的两侧位置上均被第二针管覆盖,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针管的机械强度为第一针管提供保护,使第一针管免于在焊接部发生过大弯曲而断裂。焊接部发生过大弯曲而断裂。焊接部发生过大弯曲而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内窥镜手术的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医学治疗中,很多内窥镜手术都离不开穿刺针。用于内窥镜系统的穿刺针通常包括用作针头的第一针管以及与之接续并焊接连接的第二针管。第一针管具有较细的直径以及较薄的壁厚,以便在尽量减小创伤的情况下完成穿刺以及活体提取或药剂投放等处置。例如,内窥镜超声细针抽吸术(“EUS

FNA”)可以用于从例如肝脏、胰腺和肾上腺等器官获得细胞或组织的样本,以进行细胞学研究、内窥镜检查或肿瘤学检查。用于内窥镜超声细针抽吸术的穿刺针针头规格例如包括19G(Gauge)、22G、25G,对应的针的外径在0.5mm~1.1mm,针的壁厚在0.07mm~0.15mm。
[0003]与此同时,为了能够随着内窥镜外管通过复杂弯曲的路径达到需要处置的部位,穿刺针还需要能够随外力灵活地弯曲,特别是针头需要兼具灵活变形以及弹性恢复的性能。为此,近年来,开发了由镍钛合金制成的穿刺针针头,镍钛合金所具有的超弹性性能符合上述穿刺针针头的性能要求。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镍钛合金针头的针管结构并非没有缺陷。镍钛合金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受热氧化,导致材料变脆,针管易于断裂。对于直径小、壁厚薄的镍钛合金针头而言,问题尤为突出。现有的将镍钛合金针头与接续的针管连接在一起的焊接结构尚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管结构以及用于针管结构的焊接方法,其能够至少部分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针管结构,包括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所述第一针管由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其中,所述第一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形成套设区域,并且在所述套设区域内通过焊接形成用于彼此固定连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在轴向上彼此错开。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针管由不易氧化且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制成,优选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
[0008]优选地,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优选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的两倍。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在0.5~1.1mm,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1mm。
[0010]优选地,所述焊接部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形成在所述第一针管的管壁与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壁彼此重叠的部分上。
[0011]优选地,在所述套设区域中,所述第二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外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壁的厚度不超过0.3mm,优选不超过0.2mm,更优选在0.07~0.15mm的范围内。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在0.001~0.2mm的范围内。
[001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包括在轴向上位于不同位置的不止一个焊接部。
[001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针管,所述第三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使得第三针管与所述第一针管彼此抵接。
[001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第三针管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二针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三针管。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针管结构的焊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所述第一针管由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将所述第一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形成套设区域;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沿轴向错开的位置上进行焊接,形成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针管及所述第二针管的焊接部。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针管由不易氧化且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制成,优选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
[0019]优选地,所述位置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优选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的两倍。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在0.5~1.1mm,并且所述位置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1mm。
[0021]优选地,所述位置在所述第一针管的管壁与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壁彼此重叠的部分上。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外部。优选地,所述第一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针管外部,并且在所述焊接时提供焊接保护气,以防止所述第一针管的受热氧化。
[0023]优选地,还包括:提供第三针管,将所述第二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第三针管的外部,使得第三针管与所述第一针管彼此抵接,并且将所述第二针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三针管。
[0024]优选地,所述焊接为激光焊接,并且在使用入射激光束焊接所述第一针管及所述第二针管时,使所述入射激光束与所述第一针管及所述第二针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运动,使得在发出预定数量激光束脉冲的一个焊接行程中至少相对转动一周。
[0025]优选地,在形成所述焊接部之后,加热所述套设区域以释放焊接产生的应力。
[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由于焊接部与第二针管位于套设区域的端部在轴向彼此错开,所以可以确保焊接部的沿轴向的两侧位置上均被第二针管覆盖,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针管的机械强度为第一针管提供保护,使第一针管免于在焊接部发生过大弯曲而断裂。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8]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针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针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针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焊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针管结构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针管结构10包括第一针管11和第二针管12,其中第一针管11由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例如为镍钛合金。第一针管11可以用作例如内窥镜系统中的穿刺针针头。第一针管11与第二针管12部分地套设,形成套设区域15。在套设区域15内通过焊接形成用于将第一针管11和第二针管12彼此固定连接的焊接部15a。如图1所示,第二针管12具有位于套设区域15中的一个端部12a。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焊接部15a与第二针管12位于套设区域15的该端部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管结构,包括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管由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其中,所述第一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形成套设区域,并且在所述套设区域内通过焊接形成用于彼此固定连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在轴向上彼此错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管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的两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在0.5~1.1mm,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1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形成在所述第一针管的管壁与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壁彼此重叠的部分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管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叶成友张岚金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