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406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其包括反冲系统、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面层自下而上依序铺设在路基上;所述混凝土垫层包括若干层梯度级配设置的集料,各层集料的半径自下而上地减小;所述反冲系统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铺设方便,将排水、蓄水、主动疏导与及时防堵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增加路面透水性能,提高排水效率。提高排水效率。提高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材料与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也大幅度提高,道路的硬化铺装面积急剧增加,但是大量道路的铺设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被排放,使得城市蓄不住水,出现“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现象。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其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就近排出、快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改变。
[0003]海绵城市的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但是传统的透水路面结构极易堵塞,在暴雨来袭时,排水渗透系数较低,排水速度慢,排水不及时很容易造成路面雨水迅速上升,最终导致国内很多城市出现“都市观海”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其具有负压排水构造,同时集成反冲维护装置,兼具“负压排水+蓄水+主动疏通”三合一功能,实现快速排水。
[0005]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其包括反冲系统、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面层自下而上依序铺设在路基上;所述混凝土垫层包括若干层梯度级配设置的集料层;所述混凝土面层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各集料层的集料半径自下而上地减小;所述反冲系统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中,其与市政地下的输水管道连通。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08]本技术通过设置梯度级配的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垫层,集料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形成喇叭口结构,可在水流通过时形成负压,加速路面的透水性能,提高排水效率;同时在混凝土垫层中设置反冲系统,定期可以通水反冲,疏通整个体系,将排水、蓄水、主动疏导与及时防堵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市政工程的快速排水。本技术结构简单,铺设方便,符合海绵城市的发展方向,且其成本低廉,维护费用低,便于推广使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面层与所述混凝土垫层接触的集料层以及所述混凝土垫层相邻集料层之间的半径比均为0.618~0.707。混凝土面层与混凝土垫层采用等梯度级配的集料铺垫,使得集料层之间的间隙从下到上形成喇叭口结构,水流通过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垫层时形成负压,加快水流渗入地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反冲系统包括若干个喷管,所述若干个喷管均匀分布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中,且喷管的喷口朝向路面。反冲系统的作用是定期实现冲水反冲,在混凝土垫层中均匀设置多个喷管,喷管的喷头朝向路面,另一端与市政地下的输水管道连通,在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面层出现堵塞时,由输水管道向喷管供水,喷向路面,保证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面层的通透性。另外,设置定期向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面层中冲水,天气炎热时,可以有效降低路面温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喷管的另一端与市政的输水管连通。喷管与地基下的输水管道连通,在反冲时,由输水管道向反冲系统供水,实现对透水路面结构的反冲。
[0012]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滤网,滤网水平设置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中。在混凝土面层中设置滤网,一方面用作承压,另一方面,隔离路面砂石腐殖土和落叶等垃圾,避免有机质树叶树根等腐质落入雨水膨胀堵塞混凝土垫层,降低排水效率。
[0013]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面层厚度为5~10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45~145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不锈钢丝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的截面图。
[0017]其中,附图说明,1

混凝土面层;2

混凝土垫层;3

反冲系统;4

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包括有混凝土面层1、混凝土垫层2和反冲系统3;混凝土面层1和混凝土垫层2自上而下铺设在路基上,反冲系统3设置在混凝土垫层3中,对混凝土面层1和混凝土垫层2进行定期反冲,疏通整个系统,防止堵塞。
[0021]其中,混凝土垫层2由多层集料组成,各层集料的半径呈梯度设置,相邻层集料的半径之比在0.618~0.707,各层集料的半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集料之间形成的间隙自下而上减小,形成喇叭口状结构,集料层与层之间形成负压,可以增加透水性能,根据流体力
学管道截面和压力变化的关系可以知道,水流渗入时会形成负压,从而加速水流通过,加快排水,提高排水效率。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垫层2设置有4层集料,组成的混凝土垫层2厚度为 45~145mm,各集料采用规则的石子或陶粒。
[0022]混凝土面层1采用石英砂、陶瓷废料或钢渣细集料等耐磨材料,其厚度在5~10mm,且混凝土面层1的集料与混凝土垫层2最顶层集料的半径之比在0.618~0.707,混凝土面层1 与混凝土垫层2形成负压吸水,加快水流渗入到混凝土垫层2。
[0023]所述反冲系统3包括有多根喷管,喷管均匀设置在混凝土垫层2中,在喷管上端连接有花洒喷头,喷管的下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市政地下的输水管道相连,在混凝土面层1和混凝土垫层2堵塞时,进行通水冲刷,保证混凝土面层1和混凝土垫层2之间间隙的通透性,同时对地面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定期冲水反冲。在市政工程中,可以按照每平方米布置4~6个喷管,喷管的喷嘴朝向路面,定期反冲,避免混凝土垫层2和混凝土面层1堵塞,影响排水效率,同时定期向混凝土垫层2和混凝土面层1中冲水,降低路面温度。
[0024]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冲系统、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面层自下而上依序铺设在路基上;所述混凝土垫层包括若干层梯度级配设置的集料层;所述混凝土面层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各集料层的集料半径自下而上地减小;所述反冲系统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中,其与市政地下的输水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层与所述混凝土垫层接触的集料层以及所述混凝土垫层相邻集料层之间的半径比均为0.618~0.7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喇叭口结构的混凝土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系统包括若干个喷管,所述若干个喷管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尹衍射刘帅杨朋甘思斌黎佳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航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