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23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线束端子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设有与线束端子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抵压机构,用于自上而下的抵压所述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限位机构,形成为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结构,所述限位机构能够自下而上的移动,以穿过所述通孔并抵压所述线束端子;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信息;以及控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抵压机构、限位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机构传输的线束端子的信息,对应地控制所述抵压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执行相应的动作。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端子难以准确定位且容易晃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于内部嵌入有线束端子(需要植入到塑料产品中)的类似线性塑胶产品,生产时需要先将线束端子放入注塑模具的型腔内,再在端子外注塑包裹一层塑胶,由此,使得该线束端子具有防水、抗冲击的特点。
[0003]线束端子在植入注塑机的下模时,通常是直接将线束端子放入型腔,由此实现初定位。此后,注塑模具合模,使得其前后型腔将线束端子压制固定。在此过程中,线束端子因为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轻微移动,且注塑机台的合模力非常大,致使线束端子容易被压伤。同时,因线束端子的位移,致使后期加工出来的线束端子品质不一,一致性差。
[0004]因此,当前对于线束端子的加工方式,只适用于柔性较好的线束端子,或者,即使线束端子有轻微损伤或者端子的位置轻微错位均不会影响产品功能的这类产品。例如,常规线束端子(作用是导电),这类常规线束端子即使出现轻微损伤和错位,在后期被塑胶包裹后也不会影响其功能。因此,当前的注塑机也仅仅适用于要求较低的线束端子产品。
[0005]但随着束线端子功能的不断丰富,新开发的线性塑胶产品的线束端子的头部设有高精密的IC芯片,当前在加工过程中,遇到了以下技术难点:1.芯片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最小尺寸公差需要做到+/

0.02mm;2.芯片不能受到任何的损伤;3.由于该类线束较粗,因此柔性差,线束稍微的移动,头部的端子就会发生较大的位移;因此难以保证产品质量;4.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管理,难以适用于无人产线。
[0006]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还需要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端子难以准确定位且容易晃动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设有与线束端子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抵压机构,用于自上而下的抵压所述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限位机构,形成为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结构,所述限位机构能够自下而上的移动,以穿过所述通孔并抵压所述线束端子;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信息;以及
控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抵压机构、限位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机构传输的线束端子的信息,对应地控制所述抵压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执行相应的动作。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销,用于抵压所述线束端子;弹性复位件,其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销,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定位座;以及驱动件,传动连接于所述限位销,以带动所述限位销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驱动件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当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限位销向下移动时,所述弹性复位件伸展;当所述驱动件复位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复原并推动所述限位销抵顶所述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销包括由下往上依次相连的本体部、轴肩和顶针,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轴肩,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定位座,所述顶针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以能够在所述通孔中移动。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针的顶部设置为光滑的曲面,以能够插设于所述线束端子的端头槽孔中。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抵压机构包括:顶升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下方;抵压件,在竖直方向具有基础高度,且所述抵压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定位座与所述顶升板之间的高度,所述抵压件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上;以及驱动器,连接于所述顶升板,以带动所述顶升板在竖直方向移动;其中,当所述顶升板向上移动时,所述抵压件远离所述定位槽中的接线端子;所述顶升板向下移动时,所述抵压件靠近所述定位槽中的接线端。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抵压件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顶升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段的端部;所述水平段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避让槽。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避让槽的尺寸设置为:当所述避让槽盖合于所述定位槽时,所述避让槽的顶壁与所述接线端子的顶壁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0.015~0.025mm。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避让槽中设有柔性防撞垫。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抵压件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导向孔中。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抵压机构和所述限位机构分别配置为多组,并且相对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设置。
[0018]该线束端子定位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概述为:当需要对线束端子进行注胶时,控制器驱动抵压机构和限位机构分别运动,以远离定位槽,从而使定位槽的上方和下方均没有阻碍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机械手等任意合适的物料周转装置将线束端子顺畅地放置于定位座的定位槽中。当控制器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信息判断定位槽中具有线束端子时,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抵压机构和限位机构分别先后动作。
[0019]具体地,首先抵压机构下移,以逐渐靠近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的顶部。此后,限位机构则上移,以逐步靠近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的底部。这样一来,使得线束端子的六个自由
度均被约束。换句话说,被约束的线束端子,既不能移动,也不能旋转,因此只能以同一姿态放置于定位槽中。故而在这种情况下,注塑模具不论是开模还是合模,均不会对线束端子造成任何压损,由此保证线束端子的质量。当注塑机注塑胶料时,可以迅速地填充定位槽,并逐步包覆在线束端子的外周,进而在线束端子的外周形成一层具有柔性的塑胶层,由此即得到产品。此后,可以通过机械手等任意合适的物料周转装置将产品从定位座的定位槽中取出。而基于塑胶层的存在,可以对线束端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检测机构来检测线束端子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结果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程序,分别对周转装置、限位机构和抵压机构发出指令,从而按照一定的时序使得这几者分别执行相应的动作,进而精准的控制线束端子的位置,保证产品尺寸和品质满足生产要求。另外,可以根据注塑模具的结构,将线束端子定位装置置于注塑模具中相应的位置,进而在模具内部的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能要求。并且,该线束端子定位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抵压机构、限位机构、检测机构和控制器这几者之间的通信关系协同进行,对线束端子的定位动作则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灵活调整,由此实现全自动化工作,有益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并能够节约成本。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线束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线束端子外周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1),设有与线束端子(4)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抵压机构(2),用于自上而下的抵压所述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4);限位机构(3),形成为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结构,所述限位机构(3)能够自下而上的移动,以穿过所述通孔并抵压所述线束端子(4);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定位槽中的当前线束端子(4)信息;以及控制器,通信连接于所述抵压机构(2)、限位机构(3)和检测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机构传输的线束端子(4)的信息,对应地控制所述抵压机构(2)和所述限位机构(3)执行相应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销(31),用于抵压所述线束端子(4);弹性复位件(32),其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销(31),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定位座(1);以及驱动件(33),传动连接于所述限位销(31),以带动所述限位销(31)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驱动件(33)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当所述驱动件(33)带动所述限位销(31)向下移动时,所述弹性复位件(32)伸展;当所述驱动件(33)复位时,所述弹性复位件(32)复原并推动所述限位销(31)抵顶所述定位槽中的线束端子(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31)包括由下往上依次相连的本体部(311)、轴肩(312)和顶针(313),所述弹性复位件(3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轴肩(312),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定位座(1),所述顶针(313)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以能够在所述通孔中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线束端子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313)的顶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皓郑雪军龚宣军何忠良李茂君席振寰郭芝忠林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宝利根创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