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05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6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其包括:放电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与放电回路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放电回路是否导通,并实时输出检测电压Va;所述电压比较模块与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电压Va,并将所述检测电压Va与预设的参考电压verf进行比较,以输出电平信号Vb;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和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的
,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电源设备,尤其是需要瞬间大功率输出设备都依靠电容来提供能量,因此就需要对电容进行充电。如附图1所示,充电电路一般都采用DC

DC升压模块110,以Boost升压电路为例,其包括PWM脉冲发生器、电感器L、第一电容器C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感器L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分别与第一电容器C1负极、负载的一端和电池负极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与PWM脉冲发生器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容器C1正极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电感器L的另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电感器L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串联。
[0003]为了便于后期维护和更换电容,基本都增加放电回路120,该放电回路120可以包括:可控硅D2和第一电阻器R1,第一电阻器R1与第一电容器C1并联,可控硅D2与第一电阻器R1串联,用于控制放电回路120的通断。第一电容器C1充电时,可控硅D2断开,第一开关管Q1断开,电池为第一电容器C1充电;第一电容器C1放电时,可控硅D2导通,第一电容器C1中储存的电能通过第一电阻器R1被消耗掉,从而便于对电容的维护和更换。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当第一电容器C1放电时,由于第一电容器C1的电量随着被消耗,前级DC

DC升压模块也有可能会对第一电容器C1进行充电,因此导致放电回路出现边充电边放电的异常,导致放电回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损坏放电回路中的元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放电回路放电时,出现边充电边放电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
[0006]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其包括:放电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其中,
[0007]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与放电回路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放电回路是否导通,并实时输出检测电压Va;
[0008]所述电压比较模块与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电压Va,并将所述检测电压Va与预设的参考电压verf进行比较,以输出电平信号Vb;
[0009]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和DC

DC升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电平信号Vb,以控制所述DC

DC升压模块通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电回路中的可控硅D2断开时,放电回路断开,此时电流检测模块会输出一检测电压Va1;当放电回路中的可控硅D2导通时,第一电容器C1与第一电阻器R1形成回路,释放储存的电能,此时放电电流检测模块会输出另一检测电压Va2,根据检测电压Va值的不同,即可判断放电回路是否导通;电压比较模块能够通过比较检测电
压Va和参考电压Vref的大小关系,输出稳定的电平信号Vb;当放电回路导通后,充电控制模块基于接收到的电平信号Vb,控制DC

DC升压模块断开,从而减少了放电回路放电时,出现边充电边放电的情况。
[0011]可选的,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OC、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第二开关管Q2、第四电阻器R4和第五电阻器R5;其中,
[0012]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初级阳极端连接于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初级阴极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D2的阳极连接;
[0013]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次级集电极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供电电源VCC1,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次级发射极端与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器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R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VCC1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接地;
[0014]所述电压比较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电压Va。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电容器C1充电时,光电耦合器OC断开,第二开关管Q2断开,此时电压比较模块获取到一检测电压Va1;当第一电容器C1放电时,光电耦合器OC和第二电阻器R2会产生电流Ia,电流Ia使得光电耦合器OC导通,第一供电电源VCC1供电后,光电耦合器OC输出电流Ib,电流Ib的分压使得第二开关管Q2导通,从而使得电压比较模块获取到另一检测电压Va2。其中第五电阻器R5能够防止第二开关管Q2导通时第一供电电源VCC1直接接地,造成第一供电电源VCC1短路。
[0016]可选的,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参考电压vref生成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参考电压vref生成电路用于输出预设的参考电压Vref,所述比较电路用于比较所述参考电压Vref和所述检测电压Va的大小,并输出所述电平信号Vb。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容器C1充放电时,比较电路获取到的检测电压Va的值不同,因此将两不同的检测电压Va分别与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以输出电平信号Vb,通过电平信号Vb即可判断第一电容器C1是否放电。
[0018]可选的,所述参考电压vref生成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3、第六电阻器R6、第七电阻器R7、第八电阻器R8和第二电容器C2;其中,
[0019]所述第六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供电电源VCC2,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器R7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器R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器R8的一端串联,所述第八电阻器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八电阻器R8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电阻器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输出端和所述比较电路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第七电阻器R7和第八电阻器R8的阻值,使得参考电压vref生成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Vref可调。
[0021]可选的,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A和第九电阻器R9,所述电压比较器A的同
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九电阻器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器R9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参考电压Vref大于检测电压Va时,电压比较器A输出高电平信号Vb+,当参考电压Vref小于检测电压Va时,电压比较器A输出高电平信号Vb

;第九电阻器R9可以限制电压比较器A输出的电流,防止大电流损坏其他元件。
[0023]可选的,所述比较电路还包括第十电阻器R1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电流检测模块(200)、电压比较模块(300)和充电控制模块(400);其中,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200)与放电回路(120)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放电回路(120)是否导通,并实时输出检测电压Va;所述电压比较模块(300)与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20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电压Va,并将所述检测电压Va与预设的参考电压verf进行比较,以输出电平信号Vb;所述充电控制模块(400)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300)和DC

DC升压模块(110)连接,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电平信号Vb,以控制所述DC

DC升压模块(110)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流检测模块(200)包括光电耦合器OC、第二电阻器R2、第三电阻器R3、第二开关管Q2、第四电阻器R4和第五电阻器R5;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初级阳极端连接于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初级阴极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D2的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次级集电极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供电电源VCC1,所述光电耦合器OC的次级发射极端与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器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器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R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VCC1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压比较模块(300)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电压V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300)包括参考电压vref生成电路(310)和比较电路(320),所述参考电压vref生成电路(310)用于输出预设的参考电压Vref,所述比较电路(320)用于比较所述参考电压Vref和所述检测电压Va的大小,并输出所述电平信号V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vref生成电路(310)包括稳压二极管D3、第六电阻器R6、第七电阻器R7、第八电阻器R8和第二电容器C2;其中,所述第六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山胡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