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球装置和具有其的球床式高温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376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球装置和具有其的球床式高温堆,所述过球装置包括壳体、进球管、碎屑管、出球管和分离组件,壳体内具有空腔,进球管设于壳体的上端且与空腔连通,进球管用于向空腔内输送燃料球,碎屑管设于壳体的下端且与空腔连通,碎屑管的上端口的至少部分与进球管的下端口相对,出球管设于壳体的下端且与空腔连通,出球管用于排出空腔内的燃料球,分离组件设于壳体上,进球管内的碎屑可穿过分离组件并进入至碎屑管内,分离组件相对壳体可移动,以推动空腔内的燃料球进入至出球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球装置可以避免因碎屑积聚导致的卡料问题,便于对碎屑进行收集,使用时的可靠性较高。使用时的可靠性较高。使用时的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球装置和具有其的球床式高温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堆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过球装置和应用该过球装置的球床式高温堆。

技术介绍

[0002]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采用较低的功率密度、有利于余热散出的瘦长堆芯形状,燃料元件是由报复燃料颗粒弥散在石墨基体内组成的直径为60mm的球体。在HTR

PM示范工程上单个反应堆燃料球的装载量是42万个,在平衡堆芯时,每天每个反应堆要循环6000个燃料球,而实现燃料球循环的功能需要用到是燃料装卸系统。
[0003]燃料装卸系统是实现球床式高温气冷堆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系统,主要执行新燃料装入、乏燃料卸出和燃料元件再循环返回堆芯功能。燃料装卸系统中的转动设备每年都要动作几百万次,因此燃料装卸系统中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极高。燃料装卸系统每天需要卸出6000个燃料球,并对单个燃料球进行燃耗测量,达到设定燃耗深度的燃料球就送至乏燃料储罐中,未达到设定燃耗深度的燃料球则返回堆芯继续循环,因此燃料装卸系统需要使用过球装置将燃料球分离开来。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球床式高温堆的过球装置在使用时容易被碎屑卡住,导致过球装置内燃料球的输送受阻,降低了燃料装卸系统设备使用时的可靠性,且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过球装置,该过球装置可以避免因碎屑积聚导致的卡料问题,且便于对碎屑进行收集,使用时的可靠性较高。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球床式高温堆。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过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进球管,所述进球管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进球管用于向所述空腔内输送燃料球;碎屑管,所述碎屑管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碎屑管的上端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球管的下端口相对;出球管,所述出球管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出球管用于排出所述空腔内的燃料球;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进球管内的碎屑可穿过所述分离组件并进入至所述碎屑管内,所述分离组件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以推动所述空腔内的燃料球进入至所述出球管内。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过球装置,可以通过进球管将燃料球原料输送至空腔内,然后分离组件可以将原料中的碎屑分离至碎屑管内,将原料中的燃料球推入至出球管内,从而可以使得原料中的燃料球和碎屑进行分离,从而可以避免过球装置因碎屑积聚导致的卡料问题,且便于对碎屑进行收集,提高了过球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支撑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限定出输送通道,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漏料间隙,所述输送通道用于输送燃料
球,所述漏料间隙用于分离碎屑,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相连的驱动件和推杆,所述驱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推杆沿所述输送通道的轴向移动,以将所述输送通道内的燃料球推入至所述出球管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驱动件相连且沿所述空腔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撑杆限定出所述输送通道,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漏料间隙。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底杆、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所述第一底杆、所述第一侧杆和所述第二侧杆沿所述空腔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侧杆和所述第二侧杆排布于所述第一底杆的两侧且位于第一底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底杆与所述进球管的下端口的距离为L1,所述燃料球的直径为D1,其中,D1<L1<1.25D1。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料球的直径为D1,所述进球管的内直径为D2,其中,D1<D2<2D2。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电磁驱动器,所述电磁驱动器与所述推杆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推杆往复移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碎屑管的上端口具有扩口部,在正交于所述碎屑管轴向的投影面内,所述进球管的下端口和所述漏料间隙均位于所述扩口部内。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进球管和所述分离组件与所述上壳相连,所述碎屑管和所述出球管与所述下壳相连,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沿上下方向可拆卸地连接且围成所述空腔。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球管与所述上壳一体成型,所述碎屑管和所述出球管与所述下壳一体成型,所述分离组件与所述上壳可拆卸地连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球床式高温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过球装置。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球床式高温堆,可以通过进球管将燃料球原料输送至空腔内,然后分离组件可以将原料中的碎屑分离至碎屑管内,将原料中的燃料球推入至出球管内,从而可以使得原料中的燃料球和碎屑进行分离,从而可以避免过球装置因碎屑积聚导致的卡料问题,且便于对碎屑进行收集,提高了球床式高温堆的过球装置使用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装置的截面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装置的爆炸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装置的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壳体;11、上壳;12、下壳;13、空腔;
[0026]2、进球管;
[0027]3、碎屑管;31、扩口部;
[0028]4、出球管;
[0029]5、分离组件;51、支撑部件;511、支撑杆;5111、第一底杆;5112、第一侧杆;5113、第
二侧杆;512、输送通道;513、漏料间隙;514、支撑本体;5141、支撑板;5142、导向柱;52、驱动部件;521、驱动件;522、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下面参考附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装置和具有其的球床式高温堆。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装置包括壳体1、进球管2、碎屑管3、出球管4和分离组件5。
[0033]壳体1内具有空腔13,进球管2设于壳体1的上端且与空腔13连通,进球管2用于向空腔13内输送燃料球,碎屑管3设于壳体1的下端且与空腔13连通,碎屑管3的上端口的至少部分与进球管2的下端口相对,出球管4设于壳体1的下端且与空腔13连通,出球管4用于排出空腔13内的燃料球。分离组件5设于壳体1上,进球管2内的碎屑可穿过分离组件5并进入至碎屑管3内,分离组件5相对壳体1可移动,以推动空腔13内的燃料球进入至出球管4内。例如,碎屑可以是粉尘、碎球等杂物。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过球装置,可以通过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进球管,所述进球管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进球管用于向所述空腔内输送燃料球;碎屑管,所述碎屑管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碎屑管的上端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进球管的下端口相对;出球管,所述出球管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出球管用于排出所述空腔内的燃料球;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进球管内的碎屑可穿过所述分离组件并进入至所述碎屑管内,所述分离组件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以推动所述空腔内的燃料球进入至所述出球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支撑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限定出输送通道,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漏料间隙,所述输送通道用于输送燃料球,所述漏料间隙用于分离碎屑,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相连的驱动件和推杆,所述驱动件用于推动所述推杆沿所述输送通道的轴向移动,以将所述输送通道内的燃料球推入至所述出球管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驱动件相连且沿所述空腔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撑杆限定出所述输送通道,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漏料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底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惠敏张振鲁周振德汪景新肖三平雷伟俊许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