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47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涉及物料搬运技术领域,包括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辅助定位端头,防脱手装置和锁定装置,所述辅助定位端头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的内部,所述防脱手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的外壁上,所述锁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与辅助定位端头的交接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与辅助定位端头的组合使用,辅助吸盘的位置可以通过变向转杆来进行改变,既可以扩大与整个吸具与吸取物的接触面积,又能够紧密贴合到吸取物的表面,从而在实现辅助吸盘精准定位吸取的同时还能可以对不同形状、面积以及体积的物体进行吸取,有效扩大了此吸具的适用范围。有效扩大了此吸具的适用范围。有效扩大了此吸具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搬运
,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机器人在完成一些物料的抓取、搬运等工序时,吸盘会作为工业机器人进行物流中复杂物料抓取作业的执行工具。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吸盘主要作为物流中复杂物料抓取作业的执行工具进行,其对吸取物的吸附效果会受到被吸取物表面形状的影响,因此普通的吸盘结构在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表面状况较差的物料进行吸取时,由于其表面具有凸起、凹坑等存在,会为空气的流通提供空间,进而导致在使用真空吸盘的时候容易产生漏气现象,而漏气就会直接真空度达不到的要求,从而无法吸取该物体,并且目前一部分的生产线还是采用的是人工操作的方式,具体的吸附位置由操作人员拼接肉眼进行观察,此方式极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长时间使用操作人员的眼睛会出现酸痛或流泪的情况,容易干扰到操作人员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辅助吸盘的位置则可以通过变向转杆来进行改变,既可以扩大与整个吸具与吸取物的接触面积,又能够紧密贴合到吸取物的表面,从而在实现辅助吸盘精准定位吸取的同时还能可以对不同形状、面积以及体积的物体进行吸取,有效扩大了此吸具的适用范围,并且立体式的结构在吸取物体的时候能够在各处与吸取物进行接触,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并减少出现晃动的情况。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包括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辅助定位端头,防脱手装置和锁定装置,所述辅助定位端头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的内部,所述防脱手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的外壁上,所述锁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与辅助定位端头的交接处,所述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包括主承载平台,所述主承载平台的圆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主承载平台的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夹板,所述填充夹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驱动转轴,所述填充夹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变向转杆,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贯穿填充夹板啮合连接在变向转杆的内部,所述变向转杆与驱动转轴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从动齿,所述驱动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在主承载平台的内部,所述主承载平台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驱动马达。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变向转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真空发生器,所述变向转杆与真空发生器的交接处设置有分隔垫,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辅助吸盘。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辅助吸盘的位置则可以通过变向转杆来进行改变,既可以扩大与整个吸具与吸取物的接触面积,又能够紧密贴合到吸取物的表面,从而
在实现辅助吸盘精准定位吸取的同时还能可以对不同形状、面积以及体积的物体进行吸取,有效扩大了此吸具的适用范围,并且立体式的结构在吸取物体的时候能够在各处与吸取物进行接触,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并减少出现晃动的情况。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真空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固定安装在主承载平台的外壁上。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个辅助吸盘由单独的压缩机进行控制,确保每个辅助吸盘均能够获得最强的吸力,以降低出现松动的情况。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杆、限位导轨和贴合卡板,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气缸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贴合卡板的内部,所述限位导轨位于活塞杆的两侧,所述限位导轨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贴合卡板的内部。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缸通过活塞杆控制贴合卡板的位置,完成对辅助定位端头的限位,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稳定性,以降低辅助定位端头出现晃动的情况。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导轨固定安装在主承载平台的另一侧,所述贴合卡板另一端的形状与辅助定位端头的形状相适配。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导轨对贴合卡板的最大移动范围进行显示,避免对辅助定位端头的正常移出或回收造成影响。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辅助定位端头包括金属接头、活动管道、延伸支杆、光束发射器、金属端头、中心吸盘和加固外壳,所述活动管道的一端螺纹连接在金属接头的内部,所述延伸支杆固定安装在金属接头的外壁上,所述光束发射器活动安装在延伸支杆的另一端,所述金属端头的一端螺纹连接在金属接头的内部,所述金属端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中心吸盘的顶部,所述加固外壳固定安装在中心吸盘与金属端头之间。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辅助定位端头利用边缘处的光束发射器进行光线定位,操作人员可直接校对此夹具与吸取物的主要接触部位,从而提升对接时的准确性,并且此辅助定位端头可以在接触到吸取物之后向内收缩,以便于辅助吸盘与吸取物接触,从而在吸取一些体积较大的物体时可以扩大接触面积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脱手装置包括安装连接板、支撑架、圆环、中心管道、加粗式气源管道、曲形支架、控制开关和导线,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连接板的外壁上,所述圆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中心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连接板的外壁上,所述加粗式气源管道的外壁搭接在中心管道的内壁上,所述曲形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连接板的内部,所述控制开关活动安装在曲形支架的外壁上,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控制开关的接线端相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主承载平台的内部。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脱手装置利用中心管道作为抓取此吸具的区域,位于整个装置的圆心处,既能够避免影响到加粗式气源管道的正常移动,配合安装连接板、支撑架与圆环的使用又可以套接在操作人员的手臂上,方便操作人员在自动化线上完成各种物料的抓取。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主承载平台的外壁上,所述中心管道与中心通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加粗式气源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中心吸盘的内部,所述加粗式气源管道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电磁阀和压缩机。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此夹具各个部件的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有助于帮助操作人员将此夹具控制在平衡状态,进一步降低出现晃动的概率。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1]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与辅助定位端头的组合使用,通过在中心吸盘周围设置额外的辅助吸盘来实现对不规则吸取物的精准吸取,辅助吸盘的位置则可以通过变向转杆来进行改变,既可以扩大与整个吸具与吸取物的接触面积,又能够紧密贴合到吸取物的表面,从而在实现辅助吸盘精准定位吸取的同时还能可以对不同形状、面积以及体积的物体进行吸取,有效扩大了此吸具的适用范围,并且立体式的结构在吸取物体的时候能够在各处与吸取物进行接触,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并减少出现晃动的情况。辅助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包括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1)、辅助定位端头(2),防脱手装置(3)和锁定装置(4),所述辅助定位端头(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1)的内部,所述防脱手装置(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1)的外壁上,所述锁定装置(4)固定安装在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1)与辅助定位端头(2)的交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多位置吸附装置(1)包括主承载平台(11),所述主承载平台(11)的圆心处开设有中心通孔(12),所述主承载平台(11)的边缘处开设有定位槽(13),所述定位槽(13)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夹板(14),所述填充夹板(1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驱动转轴(111),所述填充夹板(14)的另一侧设置有变向转杆(15),所述驱动转轴(111)的一端贯穿填充夹板(14)啮合连接在变向转杆(15)的内部,所述变向转杆(15)与驱动转轴(111)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从动齿(112),所述驱动转轴(111)的另一端连接在主承载平台(11)的内部,所述主承载平台(1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驱动马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向转杆(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真空发生器(16),所述变向转杆(15)与真空发生器(16)的交接处设置有分隔垫(110),所述真空发生器(1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辅助吸盘(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9),所述连接软管(19)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磁阀(113),所述电磁阀(1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机(18),所述压缩机(18)固定安装在主承载平台(11)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定位多位置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4)包括气缸(41)、活塞杆(42)、限位导轨(43)和贴合卡板(44),所述活塞杆(42)的一端与气缸(41)相连接,所述活塞杆(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贴合卡板(44)的内部,所述限位导轨(43)位于活塞杆(42)的两侧,所述限位导轨(43)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贴合卡板(44)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泗兴刘昊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兴高科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