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守恒专利>正文

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0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具有本体4,所述本体4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该本体4呈椎台形,本体4两侧椎面分别分布有凸齿1,本体4两侧平面开有二个以上通孔3,本体4两侧平面朝向上底面一端开有条形凹槽2。用骨骼材料制成的本固定融合接骨器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可用于腰椎后路椎体间的支撑固定和融合。尤其具有无毒、无致癌性与无过敏反应的特点,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如使用专用工具安装将十分方便,是一种理想的L1~S1后路椎体间的固定融合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接骨器具

技术介绍
骨科医疗实践中,遇到摘除腰椎间盘突出后出现的脊柱不稳定,或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脊柱不稳定,或I°~II°脊柱滑脱等情况,常在椎体间放置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内固定支架-Cage进行治疗处理。如几年前流行的TFC、BAK,因承载面小,填充接骨后会引起下沉与滑脱等并发症,且安装不便,已被最近流行的Contact Fusion Cage(如TELAMON、OIC-Titanium、OIC-Peek)所代替。然而,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所有这些内固定物几乎均是金属框架结构的异物,而高分子聚合物的OIC-PEEK降解较快,且框架内均要填充植骨,故被认为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既可作为椎体间的支撑固定物,又可作为椎体间的植骨填充物的固定融合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参见图1-2,具有本体4,所述本体4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的该本体4呈椎台形,本体4两侧椎面分别分布有凸齿1,本体4两侧平面开有二个以上通孔3,本体4两侧平面朝向上底面一端开有条形凹槽2。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机械加工成如上述其本体呈椎台形,见图1。截面呈‘工’字形之弹头状,见图2。该融合器本体前端圆滑呈流线形,故可减小植入阻力避免神经损伤。而本体两侧椎面又分别分布有凸齿1,可与上下终板相啮合。成品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可以经灭菌处理后备用。本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可用于腰椎后路椎体间的支撑固定和融合。用骨骼材料制成的本接骨器具有无毒、无致癌性与无过敏反应,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可缓慢吸收融合,且用专用工具安装较为方便,故可认为是一种理想的L1~S1后路椎体间固定融合器。本专利技术的成品投入医疗使用时,可遵循下述方式。将椎间盘摘除后,清净椎体软骨面,用专用融合器夹持钳夹持融合器凹槽2,将融合器横行送入椎间隙,注意位置适当,然后旋转90°,让融合器工字梁支撑和紧密接触椎体终板,退出夹持钳,融合器呈椎形带凸齿的结构使之磨擦加大结合紧密,故不会随着夹持器退出。融合器上通孔的作用是为自体骨日后长入提供方便,以利于骨融合。应该指出的是,包括同种和异种骨骼加工成的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都应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采用骨骼组织作材料,无免疫抗原性,其抗压强度大,具有极高的机械性能和影像兼容性,适合于腰椎后路椎体间的支撑固定和融合需要。本专利技术取材方便,质量安全可靠,易于安装应用。以生物材料取代金属材料,符合人体生理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以上图1-2中,1-凸齿2-凹槽3-通孔4-本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例采用牛骨骨骼组织作材料,经刨、铣制成高25mm,下底面长14mm,上底面长10mm,厚10mm规格的椎台形本体4,凹槽槽径Φ6mm。凹槽处截面呈工字形。将两侧椎面分别铣制加工成带凸齿1的椎面,凸齿1排列均匀,再在本体4之平面上开设二个通孔3,孔径Φ5mm。实施例2本例采用猪骨骨骼组织作材料,经刨、铣制成高20mm,下底面长9mm,上底面长7mm,厚7mm规格的椎台形本体4,凹槽槽径Φ4mm。凹槽处截面呈工字形。将两侧椎面分别铣制加工成带凸齿1的椎面,凸齿1排列均匀,再在本体4之平面上开设二个通孔3,孔径Φ3mm。由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经试制试用被证明整体效果良好,质量可靠,安全实用,疗效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具有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的该本体(4)呈椎台形,本体(4)两侧椎面分别分布有凸齿(1),本体(4)两侧平面开有二个以上通孔(3),本体(4)两侧平面朝向上底面一端开有条形凹槽(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具有本体4,所述本体4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该本体4呈椎台形,本体4两侧椎面分别分布有凸齿1,本体4两侧平面开有二个以上通孔3,本体4两侧平面朝向上底面一端开有条形凹槽2。用骨骼材料制成的本固定融合接骨器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可用于腰椎后路椎体间的支撑固定和融合。尤其具有无毒、无致癌性与无过敏反应的特点,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如使用专用工具安装将十分方便,是一种理想的L1~S1后路椎体间的固定融合器。文档编号A61B17/70GK1795832SQ20041004708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祝天经 申请人:杨守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椎体间固定融合器,具有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取材新鲜健康的哺乳动物骨骼制作的该本体(4)呈椎台形,本体(4)两侧椎面分别分布有凸齿(1),本体(4)两侧平面开有二个以上通孔(3),本体(4)两侧平面朝向上底面一端开有条形凹槽(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天经
申请(专利权)人:杨守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