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
‑
连铸过程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
连铸过程的生产计划与调度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
‑
连铸过程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铁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几年,钢铁工业向着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成为必然的发展要求。作为典型的流程制造业,钢铁制造流程的高效智能管控可以有效帮助钢铁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是钢铁工业实现绿色低碳与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
[0003]炼钢
‑
连铸区段作为钢铁制造流程的核心区段,覆盖了铁水预处理、转炉/ 电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等多个工序,包含大量装备以及众多生产工艺,是一个高温条件下包含气
‑
液
‑
固多相复杂物理化学反应的准连续/间歇生产过程,这导致了炼钢
‑
连铸区段的生产调度极为复杂。该区段的生产调度是一个具备多约束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的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且由于炼钢
‑
连铸过程的生产工艺复杂、工序/设备繁多、物流交叉频繁,其调度过程必然发生不确定性事件(例如出钢延迟、钢水温度不符合生产要求等),因此,静态调度计划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生产现场的实时调度。同时,由于连铸连浇,其对钢水供应节奏、温度等都有严格要求,所以,炼钢
‑
连铸区段的生产调度具备很强的实时性要求,在发生不确定性事件后,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
‑
连铸过程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
‑
连铸过程调度方法包括:获取炼钢厂各工序的标准工艺参数;获取当前炼钢
‑
连铸过程各炉次静态调度计划数据和各炉次的实时调度数据;确定缓冲方式,计算不同缓冲方式下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其中,所述缓冲方式包括:只考虑精炼工序缓冲以及同时考虑精炼工序与连铸工序双重缓冲;在只考虑精炼工序缓冲时,所述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根据精炼工序的实际缓冲时间计算;在同时考虑精炼工序与连铸工序双重缓冲时,所述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根据精炼工序的实际缓冲时间与连铸工序的实际缓冲时间计算;基于转炉实际冶炼周期与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的关系调整工序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
‑
连铸过程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工艺参数包括:转炉标准冶炼周期、LF精炼炉标准软吹时间、LF精炼炉标准最小软吹时间、连铸机标准浇注时间、初始计划拉速、最小计划拉速,以及各工序之间钢水传搁过程的必要传搁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
‑
连铸过程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调度计划数据包括:转炉计划开始冶炼时刻、转炉计划完成冶炼时刻、LF精炼炉计划通电开始时刻、LF精炼炉计划软吹完成时刻、连铸机计划开始浇注时刻,以及连铸机计划完成浇注时刻;所述实时调度数据包括:钢水质量、转炉实际开始冶炼时刻、转炉实际完成冶炼时刻、连铸机实际开始浇注时刻和连铸机实际完成浇注时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
‑
连铸过程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工序的实际缓冲时间的计算过程包括:根据静态调度计划,当前转炉炉次与后一炉次的间隔时间Δτ1为:当前转炉炉次在转炉到LF精炼炉之间的传搁等待时间Δτ2为:当前转炉炉次在LF精炼炉软吹位到连铸机之间的传搁等待时间Δτ3为:前一炉次对当前转炉炉次的转炉开始时间的影响Δτ4为:则当前转炉炉次的精炼过程实际缓冲时间为:
其中,表示第i+1炉次,也即后一炉次的转炉计划开始冶炼时刻,表示第i炉次,也即当前转炉炉次的转炉计划完成冶炼时刻,表示第i炉次的LF精炼炉计划通电开始时刻,表示转炉工序与LF精炼通电工序之间钢水传搁过程的必要传搁时间,表示第i炉次的连铸机计划开始浇注时刻,表示第i炉次的LF精炼炉计划软吹完成时刻,表示精炼软吹工序与连铸工序之间钢水传搁过程的必要传搁时间,表示第i
‑
1炉次,也即前一炉次的转炉实际完成冶炼时刻,表示第i炉次的转炉计划开始冶炼时刻,表示LF精炼炉标准软吹时间,表示LF精炼炉标准最小软吹时间,表示第i炉次的连铸机实际完成浇注时刻,表示第i炉次的连铸机实际开始浇注时刻,表示连铸机标准浇注时间,G
i
表示钢水质量,V
i,c
表示第i炉次的计划拉速,n表示当前转炉炉次冶炼完成时正在浇注的炉次序数,m表示当前转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