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多功能换热箱总成,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内部的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外部的进液接头、出液接头、换热介质出口和换热介质入口,所述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前后内壁上的设有一对半导体温控板,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外部的风机,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底部设有导风箱,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连接所述导风箱,所述导风箱上部设有朝向所述半导体温控板的风槽,所述导风箱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本换热装置能够实现动、静态水冷及风冷换热模式,且能够对各区域温度条件进行多项检测和灵活调整,进而保证换热效果。进而保证换热效果。进而保证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机械设备普遍配套有各式各样的换热装置,以对动力用水或辅助油液进行冷却或升温。现有换热器换热模式单一,通常只能应用于一种换热方式,另外这种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换热效率恒定、冷热媒介质和换热后液体温度无法监控等不理想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换热器换热模式单一、换热效果恒定、换热条件无法监控等缺陷,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其能够实现动、静态水冷及风冷换热模式,且能够对各区域温度条件进行多项检测和灵活调整,进而保证了换热效果。
[0004]本换热装置包括矩形的多功能换热箱总成,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内部、并曲折状延伸的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上、下端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上、下部的换热介质出口和换热介质入口,其中,所述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前后内壁上的设有一对半导体温控板,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外部的风机,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底部设有导风箱,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连接所述导风箱,所述导风箱上部设有朝向所述半导体温控板的风槽,所述导风箱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
[0005]在水冷应用时,为实现热媒泵入并在过程中封闭进风通道,所述换热介质入口上设有流速泵,所述导风箱与入口端与导风管连接处设有单向阀。
[0006]在水冷应用时,为封闭上端排风通道排净风槽内侧积存的换热介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顶部一侧区域开设有若干排风孔,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外部于排风孔开设区域转动连接有的密封盖,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底部设有第二排液口。
[0007]在风冷应用时,为提升换热效率,所述换热管外壁上设有若干风冷翅片。
[0008]为保证换热效果,控制出水温度,本换热装置还包括温控阀机构,所述温控阀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出液接头内壁上的温度探头,连接在所述出液接头与换热管下游端之间的电磁阀,安装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上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探头,温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阀。
[0009]为监测换热管内及换热箱环境温度,并在未达到换热效果时发出警示,以通过调整热媒、温控板温度或风机风速等方式补偿换热效率,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上设有显示屏和报警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内壁上沿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接,所述温度探头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报警器相连接。
[0010]本技术一种换热装置,克服了现有换热器换热模式单一、换热效果恒定、换热条件无法监控等缺陷,其能够实现动、静态水冷及风冷换热模式,且能够对各区域温度条件进行多项检测和灵活调整,进而保证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换热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换热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
‑
A向剖视图。
[0014]图中:
[0015]1‑
多功能换热箱总成、2
‑
换热管、3
‑
进液接头、4
‑
出液接头、5
‑
换热介质出口、6
‑
换热介质入口、7
‑
半导体温控板、8
‑
风机、9
‑
导风箱、10
‑
温控阀机构;
[0016]11
‑
排风孔、12
‑
密封盖、13
‑
第二排液口、14
‑
显示屏、15
‑
报警器、16
‑
温度传感器;21
‑
风冷翅片;61
‑
流速泵;81
‑
导风管;91
‑
风槽、92
‑
第一排液口;101
‑ꢀ
温度探头、102
‑
电磁阀、103
‑
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方式1:如图1、2所示,本换热装置包括矩形的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内部、并曲折状延伸的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上、下端的进液接头3和出液接头4,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上、下部的换热介质出口5和换热介质入口6,其中,所述换热管 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液接头3和出液接头4,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 前后内壁上的设有一对半导体温控板7,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外部的风机8,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底部设有导风箱9,所述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81连接所述导风箱9,所述导风箱9上部设有朝向所述半导体温控板7的风槽91,所述导风箱9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92。
[0020]实施方式2:本换热装置在水冷应用时,为实现热媒泵入并在过程中封闭进风通道,所述换热介质入口6上设有流速泵61,所述导风箱9与入口端与导风管81连接处设有单向阀。为封闭上端排风通道,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顶部一侧区域开设有若干排风孔11,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外部于排风孔11开设区域转动连接有的密封盖12,为排净风槽内侧积存的换热介质,多功能换热箱总成 1底部设有第二排液口13。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0021]实施方式3:本换热装置在风冷应用时,为提升换热效率,所述换热管2外壁上设有若干风冷翅片21。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0022]实施方式4:保证换热效果,控制出水温度,本换热装置还包括温控阀机构 10,所述温控阀机构10包括安装在所述出液接头4内壁上的温度探头101,连接在所述出液接头4
与换热管2下游端之间的电磁阀102,安装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上的温控器103,所述温控器10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探头101,温控器1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阀102。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0023]实施方式5:本换热装置为监测换热管内及换热箱环境温度,并在未达到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矩形的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内部、并曲折状延伸的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上、下端的进液接头(3)和出液接头(4),分别设置在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上、下部的换热介质出口(5)和换热介质入口(6),其中,所述换热管(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液接头(3)和出液接头(4),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前后内壁上的设有一对半导体温控板(7),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外部的风机(8),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底部设有导风箱(9),所述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81)连接所述导风箱(9),所述导风箱(9)上部设有朝向所述半导体温控板(7)的风槽(91),所述导风箱(9)底部设有第一排液口(9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介质入口(6)上设有流速泵(61),所述导风箱(9)与入口端与导风管(81)连接处设有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功能换热箱总成(1)顶部一侧区域开设有若干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州,刘伟华,张壮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利尔青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