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固定用箍环及其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273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固定用箍环,包括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钢带(5)、螺纹钢筋棍(9),钢带(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带内螺纹的短肢套丝钢管;两个模板拼接形成空心圆柱体,钢带(5)套装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螺纹钢筋棍(9)依次穿过两个短肢套丝钢管固定所述空心圆柱体。模板固定用箍环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内侧均涂刷隔离剂两个模板拼接形成空心圆柱体;将多个钢带(5)套装于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将螺纹钢筋棍(9)穿过两个短肢套丝钢管;将碟夹(8)的两端分别挂靠于钢带(5)的内侧;旋拧螺母(11)使碟夹(8)紧贴一个短肢套丝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制作简单、能够减少施工成本。能够减少施工成本。能够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固定用箍环及其固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定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模板固定用箍环及其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建筑中,出于造型美观需求,众多建筑物的构造柱采用圆柱体,常规施工方式是将两块半圆柱体木模板组对后采用钢丝捆扎固定后分段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这种将两块半圆柱体木模板组对后采用钢丝捆扎固定后分段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当模板固定不牢固时易发生涨模现象、需返工铲平处理所浇筑砼柱,且所捆扎钢丝不能重复利用,增加施工成本,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顺利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制作简单、能够减少施工成本并提高牢固性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及其固定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固定用箍环包括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钢带(5)、螺纹钢筋棍(9),第一模板(2)的形状、第二模板(3)的形状均为空心半圆柱体,第一模板(2)的尺寸与第二模板(3)的尺寸匹配;钢带(5)的一端安装有带内螺纹的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钢带(5)的另一端安装有带内螺纹的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在钢带(5)上的位置齐平;螺纹钢筋棍(9)的螺纹与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的内螺纹、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的内螺纹均匹配;第一模板(2)与第二模板(3)拼接形成空心圆柱体,钢带(5)套装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螺纹钢筋棍(9)依次穿过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固定所述空心圆柱体。
[0006]根据上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钢筋棍(9)上安装有碟夹(8)、螺母(11),碟夹(8)的中部加工有通孔,螺纹钢筋棍(9)穿过碟夹(8)的中部加工的通孔;碟夹(8)位于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与螺母(11)之间,或者碟夹(8)位于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与螺母(11)之间。
[0007]根据上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钢筋棍(9)的一端安装有操作把手(10)。
[0008]根据上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2)的材质、所述第二模板(3)的材质均为木材。
[0009]根据上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夹(8)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
[0010]根据上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多个钢带(5)等间距套装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
[0011]一种基于上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将第一模板(2)的内侧、第二模板(3)的内侧均涂刷隔离剂;
[0013]步骤(二):将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拼接形成有两道模板对接缝(4)的空心圆柱体;
[0014]步骤(三):将多个钢带(5)以0.5m~0.9m的间距套装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每个钢带(5)上安装一个螺纹钢筋棍(9),将螺纹钢筋棍(9)的一端插装旋拧穿过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
[0015]步骤(四):螺纹钢筋棍(9)接近内切于钢带(5)时,将碟夹(8)的两端分别挂靠于钢带(5)的内侧;
[0016]步骤(五):旋拧螺母(11)使碟夹(8)紧贴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或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环形钢带上加设短肢钢管,通过弧形碟夹及螺纹钢紧固达到固定模板意图。本专利技术的箍环加工制作简单,砼浇筑施工操作方便快捷,安全稳固,可重复使用、费用低廉,能够避免返工处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功效;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规格外径为圆柱的建筑物的砼浇筑施工,能够解决现行圆形柱砼浇筑易涨模需返工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难题,确保结构工程安全及施工进度质量顺利实施,达到安全施工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螺纹钢筋棍与碟夹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见图1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模板固定用箍环,包括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钢带5、螺纹钢筋棍9,第一模板2的形状、第二模板3的形状均为空心半圆柱体,第一模板2的尺寸与第二模板3的尺寸匹配;钢带5的一端安装有带内螺纹的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钢带5的另一端安装有带内螺纹的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在钢带5上的位置齐平;螺纹钢筋棍9的螺纹与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的内螺纹、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的内螺纹均匹配;第一模板2与第二模板3拼接形成空心圆柱体,多个钢带5等间距套装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螺纹钢筋棍9依次穿过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固定所述空心圆柱体。螺纹钢筋棍9上安装有碟夹8、螺母11,碟夹8的中部加工有通孔,螺纹钢筋棍9穿过碟夹8的中部加工的通孔;碟夹8位于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与螺母11之间,或者碟夹8位于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与螺母11之间。碟夹8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螺纹钢筋棍9的一端安装有操作把手10。第一模板2的材质、所述第二模板3的材质均为木材。
[0021]本专利技术模板固定用箍环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一):将第一模板2的内侧、第二模板3的内侧均涂刷隔离剂;
[0023]步骤(二):将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进行组对拼接形成有两道模板对接缝(4)的空心圆柱体;
[0024]步骤(三):将多个钢带5以0.5m~0.9m的间距套装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每个钢带5上安装一个螺纹钢筋棍9,将螺纹钢筋棍9的一端插装旋拧穿过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
[0025]步骤(四):螺纹钢筋棍9接近内切于钢带5时,操作人员手推水平螺纹钢筋棍9上穿入的弧形带孔碟夹8,使碟夹8一端挂靠于钢带5内侧,碟夹8一侧相切于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或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进行初步固定;
[0026]步骤(五):旋拧螺母11使碟夹8紧贴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或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螺母11紧贴碟夹8的另一侧;所套装的钢带5即可内切于所组装的两块模板固定不动,完成组装模板的最终固定。依据步骤(三)到步骤(五),完成组对拼接模板上所套装的其他钢带5的旋拧固定;旋拧固定后,完成项目工程此施工段其他位置构造柱模板的组对固定;根据流水段施工原则,向已组对固定的空心圆柱体模板内批量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养护期到达后,反向旋拧松懈螺母11、拔拽碟夹8、反向旋拧螺纹钢筋棍9松懈钢带5;拔离所套装钢带5;拆卸所组装模板;将所拆卸模板及模板固定用箍环安设于此施工区域圆形柱的上段柱身施工或下一施工段的圆形柱砼浇筑施工,直至完成项目所需全部圆形柱的砼浇筑施工。
[0027]本专利技术模板固定用箍环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0028]一、模板固定用箍环制作:根据设计现场浇筑砼圆柱1的外径尺寸及分段浇筑高度尺寸要求,分别卷制加工可内切于现场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固定用箍环包括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钢带(5)、螺纹钢筋棍(9),第一模板(2)的形状、第二模板(3)的形状均为空心半圆柱体,第一模板(2)的尺寸与第二模板(3)的尺寸匹配;钢带(5)的一端安装有带内螺纹的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钢带(5)的另一端安装有带内螺纹的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在钢带(5)上的位置齐平;螺纹钢筋棍(9)的螺纹与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的内螺纹、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的内螺纹均匹配;第一模板(2)与第二模板(3)拼接形成空心圆柱体,钢带(5)套装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螺纹钢筋棍(9)依次穿过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固定所述空心圆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钢筋棍(9)上安装有碟夹(8)、螺母(11),碟夹(8)的中部加工有通孔,螺纹钢筋棍(9)穿过碟夹(8)的中部加工的通孔;碟夹(8)位于第一短肢套丝钢管(6)与螺母(11)之间,或者碟夹(8)位于第二短肢套丝钢管(7)与螺母(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固定用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向魏文斌段晓红屈小光李文钢臧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