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反射夹层玻璃、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345268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反射夹层玻璃、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车辆。所述光反射夹层玻璃包括依次叠设的内层光导玻璃板、光反射微米薄膜层、粘结层和外层玻璃板;所述光反射微米薄膜层包括微米聚合物薄膜层和形成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一侧表面上的光反射组织,所述光反射组织与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中的光反射组织与内层光导玻璃板直接接触,有利于对反射组织的反光效果。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实现光反射组织制作工序与内层光导玻璃成型工序相分离,使二者加工工序互不干涉,极大降低生产工艺难度;之后在层叠工序将光反射组织与内层光导玻璃相组合。工序将光反射组织与内层光导玻璃相组合。工序将光反射组织与内层光导玻璃相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反射夹层玻璃、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反射夹层玻璃、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常规夹层玻璃主要体现实用性功能,而增加光反射功能后,形成光反射夹层玻璃,不仅满足实用性功能,还可以提高夹层玻璃发光氛围效果以及照明作用。应用方向不局限于天窗玻璃、挡风玻璃、隔断玻璃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反射夹层玻璃、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中的光反射组织与内层光导玻璃板直接接触,此处光反射组织才可以很好地把在内层光导玻璃板中传播的光线反射回车内,达到人眼可视的光反射组织区域发光效果,实现氛围或照明功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实现光反射组织制作工序与内层光导玻璃成型工序相分离,使二者加工工序互不干涉,极大降低生产工艺难度;之后在层叠工序将光反射组织与内层光导玻璃相组合。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反射夹层玻璃,该光反射夹层玻璃包括依次叠设的内层光导玻璃板、光反射微米薄膜层、粘结层和外层玻璃板;
[0006]所述光反射微米薄膜层包括微米聚合物薄膜层和形成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一侧表面上的光反射组织,所述光反射组织与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接触。
[0007]所述光反射组织用以实现对光线的反射,可设置成不同厚度,优选为1~15微米;通过不同厚度的设置,在光反射组织区域可拥有不同可见光透过率(TL),实现光反射组织的不同可见光透过率(TL)状态。优选地,所述光反射微米薄膜层中具有所述光反射组织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TL为0~85%,优选为0,此时光反射组织反光效果最优。没有所述光反射组织的区域为透明的微米聚合物薄膜层,可见光透过率TL≥70%,优选≥80%,更优选≥90%。
[0008]此外,所述光反射组织可以具有图案化,以实现不同图案化的反射光线。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组织的材料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铝、氧化锆、硫酸铅、硫酸钡、碳酸钙等光反射颗粒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在制备光反射组织时将所述光反射颗粒与溶剂混合使用。
[0010]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通过挤出吹塑、挤出流延、挤出拉伸等方法成型后,再进行骤冷方式制作而成,在其上使用印刷等方法制备所述光反射组织。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可适用于与任意曲面玻璃层叠。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00微米,更优选为20~30微米,更好的控制微米聚合物薄膜层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率。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中的聚合物包括
聚乙烯醇缩丁醛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的材料还包括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小于等于5%;以减少微米聚合物薄膜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避免微米聚合物薄膜流动造成光反射组织层的破坏。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与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之间具有粘结功能,粘结力大于等于6MPa,根据TL957玻璃动态粘结力测试方法测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与所述粘结层之间的粘结力大于等于6MPa,使用TL957玻璃动态粘结力测试方法测试。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粘结层的材料为PVB或EVA,优选为PVB。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的折射率为n,所述光反射组织的折射率为n1,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的折射率为n2。
[0017]优选地,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的折射率n大于所述光反射组织的折射率n1,即n>n1;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的折射率n大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的折射率n2,即n>n2。由于在内层光导玻璃中传播的光线传播路径是无序的,部分非直线传播的光线会从内层光导玻璃层表面透出,当透出的光线遇到微米聚合物薄膜,当n>n2,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当透出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将被全反射回内层光导玻璃中,以继续在内层光导玻璃中传播,可减少光线损失。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组织的折射率大于微米聚合物薄膜层的折射率,即n1>n2。当传播光线遇到光反射组织时,由于光反射组织具有优选低的可见光透射比(TL),光反射组织即实现对传播光线的全反射功能,同时可以实现漫反射功能,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射回车内,增加光反射组织组成的图案层发光氛围和照明效果,以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外层玻璃板为双片夹层玻璃板或单片玻璃板。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玻璃板可以为有机或无机、平面或曲面的双片夹层或单片玻璃板。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为无机高透玻璃或有机高透玻璃,优选为无机高透玻璃。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的厚度可以为0.7~3mm,优选1.5~2.1mm。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光反射夹层玻璃还包括光源,此时所述光反射夹层玻璃兼具了照明的功能,成为照明玻璃。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的端部。根据具体需要可以在内层光导玻璃板的端部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设置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内层光导玻璃板,光线在内层光导玻璃板传播过程中是无序的,部分光线沿着内层光导玻璃向远处传播,部分光线传播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形成全反射,传播到光反射组织形成漫反射或全反射现象。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发光二极管。
[002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光反射夹层玻璃。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可用作车辆玻璃,内层光导玻璃板位于车内,外层玻璃板位于车外,可以实现车辆内的照明。当光导玻璃板位于车外时,可实现朝外的固定信息提示、状态显示、照明等功能。
[0025]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以上光反射夹层玻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0026]分别制备光反射微米薄膜层和内层光导玻璃板;
[0027]依次层叠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光反射微米薄膜层、粘结层和外层玻璃板,其中保证微米聚合物薄膜上的光反射组织与内层光导玻璃板直接接触;
[0028]先通过负压抽真空与加热方式进行预加工处理,再通过高压与加热方式进行高压加工处理;得到所述光反射夹层玻璃。
[0029]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实现了光反射组织制作工序与内层光导玻璃成型工序相分离,使二者加工工序互不干涉,极大降低生产工艺难度。
[0030]由于车辆玻璃多数以曲面形式来应用,且光反射组织需与内层光导玻璃板接触,所以现有工序需把光反射组织制作在内层光导玻璃板上。现有制作方式主要有:方式一,直接在平板玻璃板上进行印刷无机光反射组织,再通过如400~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夹层玻璃包括依次叠设的内层光导玻璃板、光反射微米薄膜层、粘结层和外层玻璃板;所述光反射微米薄膜层包括微米聚合物薄膜层和形成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一侧表面上的光反射组织,所述光反射组织与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组织的厚度为1~15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微米薄膜层中具有所述光反射组织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TL为0~85%,没有所述光反射组织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TL≥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组织具有图案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组织的材料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铝、氧化锆、硫酸铅、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光反射颗粒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的厚度小于等于100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中的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的材料还包括增塑剂,所述增塑剂的含量小于等于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与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之间的粘结力大于等于6MPa。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聚合物薄膜层与所述粘结层之间的粘结力大于等于6MPa。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光导玻璃板的折射率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生野叶家荣林寿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