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205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9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单缸混凝土拌和工序耗时较长,产能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包括第一拌缸、第二拌缸、若干一次料筒和若干二次料筒,第一拌缸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内的开合组件,第一拌缸内插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头,搅拌头穿过第一拌缸底壁并插设入第二拌缸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入第一拌缸内并与搅拌头相连接,一次料筒通过管道或传送带与第一拌缸相连通,二次料筒通过传送带与第二拌缸相连通,第二拌缸底壁设置有物料箱。本申请具有通过双缸对混凝土进行复合拌和,提高混凝土拌和的自动化程度和混凝土产能的效果。土拌和的自动化程度和混凝土产能的效果。土拌和的自动化程度和混凝土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搅拌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全世界的建筑业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0003]混凝土的配制是将水泥、骨料等加入适量水,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常见的混凝土制作过程通常是将混凝土分为两次搅拌,首次搅拌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二次搅拌则是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经过此两步的搅拌,得到最终所需要的混凝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方法,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对混凝土的拌合都是通过单缸实现的,将加工混凝土所需的材料注入同一个拌缸内进行拌和,拌和完成后,缸内会有残余料浆,影响下一次拌和混凝土的物料填充顺序,因此需要在每次使用前将拌缸内进行清理,耗时较长,大量的生产时间被浪费,产能较低,经济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混凝土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拌缸、第二拌缸、若干一次料筒和若干二次料筒,所述第一拌缸设置于第二拌缸上方,所述第一拌缸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内的开合组件,所述第一拌缸内插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头,所述搅拌头穿过第一拌缸底壁并插设入第二拌缸内,所述第一拌缸顶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入第一拌缸内并与搅拌头相连接,所述一次料筒通过管道或传送带与第一拌缸相连通,所述二次料筒通过传送带与第二拌缸相连通,所述第二拌缸底壁设置有用于盛放成品混凝土的物料箱,所述物料箱与第二拌缸相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料筒内的物料进入第一拌缸内,通过搅拌头进行一次搅拌,搅拌完成,开合组件打开,物料进入第二拌缸内,二次料筒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内,进行第二次搅拌,搅拌完成通过物料箱进行运输。驱动电机带动搅拌头实现同程搅拌,经济效益较高,且物料经过第一次搅拌后,再进行第二次搅拌,不会影响混凝土拌和工艺中对不同材料的通入顺序,第二拌缸将不会影响第一拌缸内的物料构成结构,节省了清理拌缸的工艺流程,提高了对混凝土拌合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充分提高时间利用率,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0009]可选的,所述工作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位于第二平台上方,所述第一平台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一拌缸安装的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二平台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二拌缸安装的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同轴开设。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开设,可以给第一拌缸和第
二拌缸提供安装点,使得第一拌缸和第二拌缸可以悬空安装,减小了第一拌缸和第二拌缸在工作过程中的晃动幅度,提高了稳定性,同时便于拆卸,提高了产能和经济效益。
[0011]可选的,所述开合组件安装于第二平台上表面,所述开合组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块、两相平行设置的限位杆、转动丝杆、两相对设置的开合端和驱动马达,两所述固定块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口两侧,两所述限位杆连接于两固定块之间,所述转动丝杆设置于两限位杆之间,所述转动丝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应的固定块,两所述开合端螺纹连接于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与两开合端连接处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限位杆穿过两开合端,两所述开合端上壁与第一拌缸底部端壁相抵接,所述驱动马达连接于一端固定块背离开合端的一面,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转动丝杆相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合组件启动后,驱动马达带动转动丝杆进行转动,两开合端在限位杆的位置限定下,朝向两端分开,此时第一拌缸内的物料可以进顺利进入第二拌缸内进行搅拌,提高了本申请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产能,使得对混凝土的拌和效率进一步提高,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0013]可选的,两所述开合端均为半椎体,两所述开合端相抵成型为完整椎体,两所述开合端内部中空。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合端设置为椎体,可以降低两开合端开启时物料的泄漏问题,同时椎体状更便于物料进入第二拌缸内,提高了产能和资源利用率。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拌缸和第二拌缸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对搅拌头进行限位的限位环,所述搅拌头插设入限位环内,所述限位环侧壁连接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背离限位环的一端与第一拌缸或第二拌缸内侧壁相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环可以使得搅拌头的转动更加稳定,由于搅拌头穿过第一拌缸和第二拌缸,长度较长,在转动时会出现较大偏差,当有限位环进行限制后,搅拌头的转动便会相对稳定,提高了本申请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0017]可选的,每一所述限位环均包括环体一和环体二,所述环体一与环体二螺纹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设置为环体一和环体二便于拆卸与安装,提高了本申请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0019]可选的,所述搅拌头位于第一拌缸顶壁下表面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表面连接有若干用于清理附着于第一拌缸内侧壁物料的刮壁刷,所述刮壁刷贴合第一拌缸内侧壁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头带动转动杆转动的同时,若干刮壁刷与转动杆一起转动,并对第一拌缸内侧壁进行清理,可以将附着于第一拌缸内侧壁的物料刷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又有效改善了物料堆积堵塞第一拌缸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拌缸和物料箱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拌缸与物料箱固定的法兰安装盘。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法兰安装盘使得第二拌缸与物料箱之间便于拆卸,可以及时对盛满混凝土的物料箱进行及时拆卸更换,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又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提高产能。
[0023]可选的,所述一次料筒和二次料桶上均设置有用于对物料进行称量的计量组件。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计量组件可以对通入第一拌缸和第二拌缸内的物料进行称量,通入适量的物料可以使得拌和更加均匀,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开合组件的设置,当第一拌缸内的物料搅拌完成,可以顺着椎体状的开合端进入第二拌缸内进行第二次搅拌,设置双缸复合拌合装置不会影响混凝土拌和工艺中对不同物料的通入拌缸的顺序,第二拌缸不会影响第一拌缸内的物料构成结构,节省了清理第一拌缸的工艺流程,提高了对混凝土拌合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充分提高时间利用率,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0027]2.通过设置刮壁刷,可以使得第一拌缸内侧壁的物料被刷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改善了附着于第一拌缸内侧壁物料将搅拌头堵塞的问题,提高了产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包括第一拌缸(2)、第二拌缸(3)、若干一次料筒(4)和若干二次料筒(5),所述第一拌缸(2)设置于第二拌缸(3)上方,所述第一拌缸(2)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物料通入第二拌缸(3)内的开合组件(6),所述第一拌缸(2)内插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头(7),所述搅拌头(7)穿过第一拌缸(2)底壁并插设入第二拌缸(3)内,所述第一拌缸(2)顶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头(7)转动的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插设入第一拌缸(2)内并与搅拌头(7)相连接,所述一次料筒(4)通过管道或传送带与第一拌缸(2)相连通,所述二次料筒(5)通过传送带与第二拌缸(3)相连通,所述第二拌缸(3)底壁设置有用于盛放成品混凝土的物料箱(9),所述物料箱(9)与第二拌缸(3)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包括第一平台(11)和第二平台(12),所述第一平台(11)位于第二平台(12)上方,所述第一平台(11)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一拌缸(2)安装的第一安装口(111),所述第二平台(12)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可供第二拌缸(3)安装的第二安装口(121),所述第一安装口(111)与第二安装口(121)同轴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缸复合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6)安装于第二平台(12)上表面,所述开合组件(6)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块(61)、两相平行设置的限位杆(62)、转动丝杆(63)、两相对设置的开合端(64)和驱动马达(65),两所述固定块(61)分别设置于第二安装口(121)两侧,两所述限位杆(62)连接于两固定块(61)之间,所述转动丝杆(63)设置于两限位杆(62)之间,所述转动丝杆(6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应的固定块(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进钱卫强方志军周强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