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158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3
本申请提供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包括顺序连接的逆喷洗涤装置、碱洗洗涤装置、干式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引风机和排气筒;废气依次经过高效逆喷洗涤、碱吸收洗涤、多级过滤及吸附后环节后得以净化,再排入大气中。既实现了对砂型铸造废气中的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等指标污染物的处理净化,使得废气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也可以显著减少废气中的臭味,净化后的废气不仅低于相关排放标准,还能够大大减少对人的嗅觉感官上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工厂的生产工作环境及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工业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砂型铸造行业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浇铸线,浇铸线的废气主要来自于浇铸、砂芯冷却、机械手运输等工艺环节。上述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臭气和挥发性有机物,其中颗粒物以粘性树脂和粉尘颗粒物为主,臭气和挥发性有机物来自于制芯原料和脱模剂等。臭气以氨、三乙胺等为典型,挥发性有机物以芳烃、酯类、醇类、烯烃等为典型。
[0003]浇注线由于生产工艺需要,浇铸过程中、冷却、机械手运输等环节存在无组织臭气污染问题,无法整体密闭、也难以设置顶吸罩,这对废气的完全收集和后续处理带来一定难度。现有的废气收集方式整体密闭效果差,局部罩尺寸大且距离工件远,机械手工作时臭气无法收集等问题,导致现有收集系统中的废气收集效率低,进而造成废气的泄露外排,对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仍有一定影响。
[0004]现有的砂型铸造废气处理工艺主要为除尘、吸收工艺环节,其中除尘以布袋除尘为主,吸收以碱洗、水洗为主。砂型铸造废气黏性污染物非常多,采用传统的布袋除尘器非常容易糊袋,导致运行阻力过大,进而影响其除尘效果。碱洗和水洗可以去除部分水溶性较好的物质和部分酸性污染物,但去除效率一般,且对水溶性一般或较差的污染物处理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当废气中含有感官上令人不适的臭气时,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要求就越高。
[0005]目前,现有的砂型铸造废气处理系统和处理工艺虽然大多可以使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等指标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但对酸雾废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处理效率较低,对臭味的去除效果一般,处理后的废气虽能达标排放,但对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仍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及其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的相关砂型铸造废气处理工艺中,对臭味的净化能力不足而影响生产和人居环境空气质量的问题。
[0007]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逆喷洗涤装置、碱洗洗涤装置、干式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引风机和排气筒;
[0008]所述逆喷洗涤装置包括泡沫洗涤管、逆喷循环泵和逆喷塔釜,所述泡沫洗涤管通过逆喷循环液管路与所述逆喷循环泵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若干高压喷嘴;所述逆喷塔釜内部设有逆喷除雾层,所述逆喷除雾层上方的侧壁设有第一冲洗口,所述第一冲洗口通过第一阀门与逆喷除雾层上方的第一冲洗装置连接;在所述逆喷除雾层下方的逆喷塔釜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逆喷塔釜内添加逆喷洗涤液的第一试剂添加口和用于添加新鲜水的第一补水口;所述第一补水口和所述第一冲洗口均与工艺水管线连接;所述逆喷循环泵的
进液口与所述逆喷塔釜底部连接,用于抽吸逆喷塔釜内的逆喷洗涤液至所述泡沫洗涤管中;所述逆喷塔釜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并通过废气管线与所述碱洗洗涤装置进气口连接;
[0009]所述碱洗洗涤装置包括碱洗循环泵和碱洗塔釜,所述碱洗塔釜内设有上下位置对应的碱洗除雾层和填料层,在所述碱洗除雾层上方的侧壁设有第二冲洗口,所述第二冲洗口通过第二阀门与碱洗除雾层上方的第二冲洗装置连接;在所述填料层下方的碱洗塔釜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碱洗塔釜内添加碱洗溶液的第二试剂添加口和用于添加新鲜水的第二补水口;所述第二补水口和所述第二冲洗口均与工艺水管线连接;在所述碱洗除雾层和填料层之间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通过喷淋管线与所述碱洗循环泵出液口连接;所述碱洗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碱洗塔釜底部连接,用于抽吸碱洗塔釜内的碱洗溶液至所述喷淋装置中;所述碱洗塔釜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并通过废气管线与所述干式过滤装置进气口连接;
[0010]所述干式过滤装置设置过滤等级依次提高的初效、中效及高效过滤层;
[0011]所述吸附装置内填充有吸附填料,用于废气的尾端再处理;
[0012]所述吸附装置、引风机和排气筒依次连接,用于净化后废气的排放。
[0013]可选的,在所述泡沫洗涤管内设置的高压喷嘴为3个,并沿所述泡沫洗涤管周向分布,3个所述高压喷嘴的两两间隔角度依次为90
°
、90
°
、180
°

[0014]可选的,所述碱洗除雾层为若干层结构组合,所述若干层结构组合为包括两层屋脊式除雾器和一层折板除雾器的组合、三层屋脊式除雾器和一层折板除雾器的组合或者两层折板除雾和一层丝网除雾器的组合在内的任意一种组合。
[0015]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上述臭气净化系统进行臭气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16]砂型铸造废气进入逆喷洗涤装置的泡沫洗涤管内,逆喷洗涤液通过逆喷循环泵增压并通过高压喷嘴喷入泡沫洗涤管,逆喷洗涤液与废气逆向接触,逆喷洗涤后的气体经过逆喷除雾层排出,进入碱洗洗涤装置;碱洗溶液通过喷淋装置喷淋,与气体在填料层中逆向接触,碱洗后的气体经过碱洗除雾层排出至干式过滤装置中;进入干式过滤装置的气体经过三级过滤层的过滤干燥后,进入吸附装置中,吸附材料吸附去除剩余异味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最后通过引风机输送到排气筒,排放至外界大气环境中。
[0017]可选的,所述逆喷洗涤液组分包括芬顿试剂和次氯酸钠,配比形成的逆喷洗涤液的pH值为3

4,H2O2与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0:1,次氯酸钠浓度为1500

5000mg/L。
[0018]可选的,所述碱洗溶液为质量浓度30%的氢氧化钠溶液。
[0019]可选的,在逆喷除雾层和碱洗除雾层上方塔釜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冲洗口和第二冲洗口的阀门均为自动阀门,当除雾层的压差大于设定值时,相应的自动阀门打开,冲洗装置对相应的除雾层进行冲洗,当除雾层的压差低于设定值时,自动阀门关闭。
[0020]可选的,所述干式过滤装置的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层过滤等级分别为G4、F5、F8;G4过滤层对粒径≥5.0μm颗粒物,过滤效率E:90>E≥70%;F5过滤层对粒径≥1.0μm的颗粒物,过滤效率E:50>E≥30%;F8过滤层对粒径≥1.0μm的颗粒物,过滤效率E:90>E≥75%。
[0021]可选的,所述碱洗洗涤装置的填料层设有包括空心球、鲍尔环或矩鞍环填料在内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填料。
[0022]可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内的吸附材料为柱状活性炭。
[0023]本申请提供的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和处理工艺,废气依次经过高效逆喷洗涤、碱吸收洗涤、多级过滤及吸附后环节后得以净化,再排入大气中。既实现了对砂型铸造废气中的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等指标污染物的处理净化,使得废气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也可以显著减少废气中的臭味,净化后的废气不仅低于相关排放标准,还能够大大减少对人的嗅觉感官上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工厂的生产工作环境及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逆喷洗涤装置和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型铸造臭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逆喷洗涤装置、碱洗洗涤装置、干式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引风机和排气筒;所述逆喷洗涤装置包括泡沫洗涤管、逆喷循环泵和逆喷塔釜,所述泡沫洗涤管通过逆喷循环液管路与所述逆喷循环泵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若干高压喷嘴;所述逆喷塔釜内部设有逆喷除雾层,所述逆喷除雾层上方的侧壁设有第一冲洗口,所述第一冲洗口通过第一阀门与逆喷除雾层上方的第一冲洗装置连接;在所述逆喷除雾层下方的逆喷塔釜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逆喷塔釜内添加逆喷洗涤液的第一试剂添加口和用于添加新鲜水的第一补水口;所述第一补水口和所述第一冲洗口均与工艺水管线连接;所述逆喷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逆喷塔釜底部连接,用于抽吸逆喷塔釜内的逆喷洗涤液至所述泡沫洗涤管中;所述逆喷塔釜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并通过废气管线与所述碱洗洗涤装置进气口连接;所述碱洗洗涤装置包括碱洗循环泵和碱洗塔釜,所述碱洗塔釜内设有上下位置对应的碱洗除雾层和填料层,在所述碱洗除雾层上方的侧壁设有第二冲洗口,所述第二冲洗口通过第二阀门与碱洗除雾层上方的第二冲洗装置连接;在所述填料层下方的碱洗塔釜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向所述碱洗塔釜内添加碱洗溶液的第二试剂添加口和用于添加新鲜水的第二补水口;所述第二补水口和所述第二冲洗口均与工艺水管线连接;在所述碱洗除雾层和填料层之间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通过喷淋管线与所述碱洗循环泵出液口连接;所述碱洗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碱洗塔釜底部连接,用于抽吸碱洗塔釜内的碱洗溶液至所述喷淋装置中;所述碱洗塔釜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并通过废气管线与所述干式过滤装置进气口连接;所述干式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等级依次提高的初效、中效及高效过滤层;所述吸附装置内填充有吸附填料,用于废气的尾端再处理;所述吸附装置、引风机和排气筒依次连接,用于净化后废气的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泡沫洗涤管内设置的高压喷嘴为3个,并沿所述泡沫洗涤管周向分布,3个所述高压喷嘴的两两间隔角度依次为90
°
、90
°
、18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除雾层为若干层结构组合,所述若干层结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亚陆小虎李国平沈达崔一凡田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