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102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供系统,联供系统包括:第一热源;分别能与第一热源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流量,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用于为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提供热量,第一末端用于供给热水负荷,第二末端用于供给采暖负荷;第二热源;分别能与第二热源连通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二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的流量,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分别用于为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提供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联供系统能够分别对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产生的流体进行合理的分流,从而合理的满足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需求。满足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需求。满足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
,特别涉及一种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联供系统中,一个系统可以具有两个热源,这两个热源可以同时为第一末端供给所需的热量,第一末端可以用于供给人们所需的热水负荷,也可以同时为第二末端供给所需的热量,第二末端可以用于供给人们所需的采暖负荷。但是两个热源无法对各自产生的热流体进行合理的分配,不能合理的匹配满足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热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联供系统,其能够分别对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产生的流体进行合理的分流,从而合理满足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需求。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联供系统,所述联供系统包括:
[0006]第一热源;分别能与所述第一热源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0007]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流量,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分别用于为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提供热量,所述第一末端用于供给热水负荷,所述第二末端用于供给采暖负荷;
[0008]第二热源;分别能与所述第二热源连通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
[0009]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的流量,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分别用于为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提供热量。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源包括多个第一子热源,多个所述第一子热源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的流量。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热源包括多个第二子热源,所述多个第二子热源并联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第二子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道包括多个第三子流道,所述第四流道包括多个第四子流道,所述第二子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子流道和所述第四子流道的流量。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上的开关阀或设置在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连通处的三通阀。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子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子流道和第四子流道上的开关阀或设置在第三子流道和第四子流道连通处的三通阀。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联供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的第一换热装
置,所述第二流道包括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四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末端相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联供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三换热流道的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相连通;或者,所述联供系统还包括具有第四换热流道的第三换热装置,所述第三流道用于与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相连通。
[0019]优选地,所述联供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三换热流道和第四换热流道的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相连通。
[0020]优选地,所述联供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三换热流道的第二换热装置和具有第四换热流道的第三换热装置,所述第三换热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用于与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相连通。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具有用于存储水的第一储水腔;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具有用于存储水的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与所述第二储水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换热流道能与所述第一储水腔中的存储水进行换热;所述第四换热流道能与所述第二储水腔中的存储水进行换热;
[0022]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与所述第一储水腔相连通的出水口能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与所述第二储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相连通;
[0023]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与所述第一储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用于与水源相连通;
[0024]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与所述第二储水腔相连通的出水口用于向外供给热水。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末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风盘、地暖、暖气片、墙内换热设备。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源包括热泵或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所述第二热源包括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或热泵。
[0027]优选地,所述联供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第一热源、所述第二热源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或串行通信。
[0028]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或串行通信。
[002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0030]本申请中由于第一热源能够分别给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供给热流体或冷流体,第二热源也能够分别给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供给热流体或冷流体,因此,通过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控制,可以使得第一热源产生的流体以合理的分流供给至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同时,第二热源产生的流体也可以以合理的分流供给至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这样使得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需要的不同负荷可以合理的选择性地被满足。另外,通过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的配合在某些时刻可以更大范围的满足第一末端或第二末端需要的负荷,使得整个联供系统的兼顾性更佳。
[0031]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
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0032]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
[00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供系统中的第一热源供给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供系统中并联的第一热源供给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供系统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供系统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供系统包括:第一热源;分别能与所述第一热源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流量,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分别用于为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提供热量,所述第一末端用于供给热水负荷,所述第二末端用于供给采暖负荷;第二热源;分别能与所述第二热源连通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的流量,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分别用于为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提供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包括多个第一子热源,多个所述第一子热源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源包括多个第二子热源,所述多个第二子热源并联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第二子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流道包括多个第三子流道,所述第四流道包括多个第四子流道,所述第二子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热源的流体分流至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子流道和所述第四子流道的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上的开关阀或设置在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连通处的三通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子流道和第四子流道上的开关阀或设置在第三子流道和第四子流道连通处的三通阀。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供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的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流道包括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四流道包括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用于与所述第二末端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晓光赵德威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