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是橡胶制,其包括:减振器主体,其在沿着减振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即轴向上延伸,在轴向上具有端面;以及多个第1立壁,其沿着轴向从端面朝向减振器的顶端竖立,并且在俯视时从中心轴线沿着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呈放射状延伸。第1立壁具有:第1部分,其与端面连接;第2部分,其与第1部分的在轴向上位于与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以及第3部分,其与第2部分的在轴向上位于与第1部分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第1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比第2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小。第3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随着远离第2部分而变小。橡胶的Tanδ为0.25以上。橡胶的Tanδ为0.25以上。橡胶的Tanδ为0.2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695号公报)记载有支承构件。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支承构件由橡胶形成。支承构件具有主体部、头部以及颈部。
[0003]主体部沿着支承构件的轴向延伸。主体部在支承构件的轴向上具有端面。头部位于支承构件的顶端。头部的外径随着靠近支承构件的顶端而变小。颈部将主体部的端面和头部连接起来。头部贯穿于在作为振动源的装置的壳体形成的贯通孔。由此,支承构件能够吸收来自于作为振动源的装置的振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6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欲提高支承构件的振动吸收能力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由Tanδ的值大的橡胶形成支承构件。然而,Tanδ的值越大橡胶的变形速度越小,因此,在贯通孔的内径相对于头部的外径的比例小的情况下,头部难以贯穿于贯通孔。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来完成的。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器,能够确保向贯通孔的贯穿性,并且提高振动吸收能力。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减振器是橡胶制,包括减振器主体和多个第1立壁。主体部在沿着减振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即轴向上延伸,在轴向上具有端面。第1立壁沿着轴向从端面朝向减振器的顶端竖立,并且在俯视时从中心轴线沿着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呈放射状延伸。第1立壁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以及第3部分。第1部分与端面连接。第2部分与第1部分的在轴向上位于与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第3部分与第2部分的在轴向上位于与第1部分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第1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比第2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小。第3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随着远离第2部分而变小。橡胶的Tanδ为0.25以上。
[0012]也可以是,上述的减振器还包括加强部。也可以是,加强部与在沿着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的方向即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1立壁和端面连接。
[0013]也可以是,上述的减振器还包括多个第2立壁。第2立壁沿着轴向从端面朝向顶端竖立,并且在俯视时从中心轴线沿着径向呈放射状延伸。也可以是,第2立壁位于在沿着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的方向即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1立壁之间。也可以是,第2立壁具有:第4部分,其与端面连接;第5部分,其与第4部分的在轴向上位于与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以及第6部分,其与第5部分的在轴向上位于与第4部分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也可以是,
第4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比第5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小。也可以是,第6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随着远离第5部分而变小。也可以是,在沿着轴向距顶端的距离相同的位置上,第6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比第3部分的径向上的宽度小。
[0014]也可以是,上述的减振器还包括加强部。也可以是,加强部与在周向上相邻的第1立壁和第2立壁以及端面连接。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减振器,能够确保向贯通孔的贯穿性,并且提高振动吸收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减振器10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减振器10的俯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III
‑
III线的剖视图。
[0020]图4是减振器10A的主视图。
[0021]图5是减振器70的主视图。
[0022]图6是减振器70的俯视图。
[0023]图7是图6的VII
‑
VII线的剖视图。
[0024]图8是减振器80的主视图。
[0025]图9是减振器80的俯视图。
[0026]图10是图9的X
‑
X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进行重复的说明。
[0028](第1实施方式)
[0029]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减振器(以下,称为“减振器10”)。
[0030]<减振器10的结构>
[0031]减振器10由橡胶形成(是橡胶制)。在减振器10中使用的橡胶的Tanδ为0.25以上。在减振器10中使用的橡胶的Tanδ优选为0.3以上。在减振器10中使用的橡胶的Tanδ例如为2.5以下。橡胶的Tanδ通过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K 6394:2007的方法来测量。更具体地说,使用动态粘弹性测量装置Rheogel
‑
E4000(株式会社UBM制造),在以下的表1所记载的试验条件下,测量在减振器10中使用的橡胶的Tanδ。
[0032][表1][0033]试验片形状长度15mm
×
宽度5mm
×
厚度2mm测量模式拉伸初始应变拉伸13.0%振幅
±
0.013%测量温度25℃测量频率30Hz
[0034]如表1所示,测量Tanδ时的测量温度为25℃。测量Tanδ时的测量频率为30Hz。测量Tanδ时的试验片形状为长度15mm
×
宽度5mm
×
厚度2mm的矩形条状。测量Tanδ时的测量模式设为拉伸模式。测量Tanδ时的初始应变设为
±
0.013%。在测量Tanδ时,试验片以被施加13.0%的初始应变的方式伸长。
[0035]另外,橡胶的Tanδ越大,橡胶的力学特性越接近粘性体(橡胶的Tanδ越接近0,橡胶的力学特性越接近弹性体)。因此,通过由Tanδ较大的橡胶形成减振器10,从而减振器10的振动吸收能力变高,另一方面,向贯通孔的贯穿性降低。
[0036]作为具有0.25以上的Tanδ的橡胶的具体例,举出包括普通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在内的丁基系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氟橡胶、丁腈橡胶(NBR)、丁苯橡胶(SBR)、硅橡胶及天然橡胶。作为具有0.3以上的Tanδ的橡胶的具体例,举出包括普通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在内的丁基系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氟橡胶、丁腈橡胶(NBR)以及丁苯橡胶(SBR)。但是,减振器10使用的橡胶不限于此。
[0037]图1是减振器10的主视图。图2是减振器10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
‑
III线的剖视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减振器10具有中心轴线A。减振器10在沿着中心轴线A的方向(以下,称为“轴向”)上具有顶端10a和基端10b。基端10b是轴向上的位于与顶端10a相反的一侧的端。减振器10具有减振器主体1和多个第1立壁2。另外,减振器主体1和第1立壁2一体成形。
[0038]减振器主体1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柱状的形状。减振器主体1在观察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时,例如具有圆形形状。减振器主体1具有端面1a和端面1b。端面1a和端面1b是减振器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减振器,其是橡胶制,其中,该减振器包括:减振器主体,其在沿着所述减振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即轴向上延伸,在所述轴向上具有端面;以及多个第1立壁,其沿着所述轴向从所述端面朝向所述减振器的顶端竖立,并且在俯视时从所述中心轴线沿着与所述轴向正交的径向呈放射状延伸,所述第1立壁具有:第1部分,其与所述端面连接;第2部分,其与所述第1部分的在所述轴向上位于与所述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以及第3部分,其与所述第2部分的在所述轴向上位于与所述第1部分相反的一侧的端连接,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径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径向上的宽度小,所述第3部分的所述径向上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第2部分而变小,所述橡胶的Tanδ为0.25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中,该减振器还包括加强部,该加强部与在沿着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的方向即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立壁和所述端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服部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