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77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动力传递装置小型化。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轴承、差动机构、收纳差动机构的壳体、由壳体支承的小齿轮、与壳体在轴向上重叠的壁部、在轴向上设置在壁部与壳体之间并经由轴承支承壳体的板、在与板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可转动地固定在板上的停车爪。可转动地固定在板上的停车爪。可转动地固定在板上的停车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力传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锥齿轮式的差动机构和行星齿轮机构的电动汽车用的动力传递装置。该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具有大径小齿轮和小径小齿轮的阶梯式小齿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40254号公报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将动力传递装置搭载于电动汽车时,要求进一步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一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
[0009]轴承;
[0010]差动机构;
[0011]壳体,其收纳所述差动机构;
[0012]小齿轮,其由所述壳体支承;
[0013]壁部,其与所述壳体在轴向上重叠;
[0014]板,其在所述轴向上设置在所述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并经由所述轴承支承所述壳体;
[0015]停车爪,其在与所述板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位置,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板上。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能够使动力传递装置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图。
[0019]图2是动力传递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是动力传递装置的行星减速齿轮周围的放大图。
[0021]图4是动力传递装置的差动机构周围的放大图。
[0022]图5是动力传递装置的差动机构的立体图。
[0023]图6是动力传递装置的差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7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一壳体部的图。
[0025]图8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一壳体部的图。
[0026]图9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一壳体部的图。
[0027]图10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一壳体部的图。
[0028]图11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二壳体部的图。
[0029]图12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二壳体部的图。
[0030]图13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二壳体部的图。
[0031]图14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二壳体部的图。
[0032]图15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二壳体部的图。
[0033]图16是说明差动机构的第二壳体部的图。
[0034]图17是说明油挡部的图。
[0035]图18是说明油挡部的图。
[0036]图19是说明油挡部的图。
[0037]图20是说明油挡部的图。
[0038]图21是说明油挡部的图。
[0039]图22是说明油挡部的图。
[0040]图23是说明板部件的图。
[0041]图24是说明板部件的图。
[0042]图25是从电动机侧观察第四箱体的图。
[0043]图26是从电动机侧观察第四箱体的图。
[0044]图27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图。
[0045]图28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图。
[0046]图29是说明停车爪的图。
[0047]图30是说明停车爪的图。
[0048]图31是说明停车爪的图。
[0049]图32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图。
[0050]图33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图。
[0051]图34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图。
[0052]图35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图。
[0053]图36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图。
[0054]图37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图。
[0055]图38是说明停车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57]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的概略图。
[0058]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的剖面示意图。
[0059]图3是动力传递装置1的行星减速齿轮4周围的放大图。
[0060]图4是动力传递装置1的差动机构5周围的放大图。
[0061]如图1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具有:电动机2、和将电动机2的输出旋转减速并输入到差动机构5的行星减速齿轮4(减速机构)。动力传递装置1还具有作为驱动轴的驱动轴9(9A、9B)和停车锁止机构3。
[0062]在动力传递装置1中,沿着电动机2的输出旋转的传递路径设置有:停车锁止机构
3、行星减速齿轮4、差动机构5、驱动轴9(9A、9B)。
[0063]在动力传递装置1中,电动机2的输出旋转由行星减速齿轮4减速并输入到差动机构5后,经由驱动轴9(9A、9B)传递到搭载有动力传递装置1的车辆的左右驱动轮W、W。
[0064]在此,行星减速齿轮4与电动机2的下游连接。差动机构5与行星减速齿轮4的下游连接。驱动轴9(9A、9B)与差动机构5的下游连接。
[0065]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的主体箱体10具有:收纳电动机2的第一箱体11、和外插在第一箱体11上的第二箱体12。主体箱体10还具有:组装在第一箱体11上的第三箱体13、和组装在第二箱体12上的第四箱体14。
[0066]第一箱体11具有:圆筒状的支承壁部111、和设置于支承壁部111的一端111a的凸缘状的接合部112。
[0067]第一箱体11以使支承壁部111沿着电动机2的旋转轴X的朝向设置。在支承壁部111的内侧收纳有电动机2。
[0068]接合部112以与旋转轴X正交的朝向设置。接合部112以比支承壁部111大的外径形成。
[0069]第二箱体12具有:圆筒状的周壁部121、设置在周壁部121的一端121a的凸缘状的接合部122、设置在周壁部121的另一端121b的凸缘状的接合部123。
[0070]周壁部121以能够外插于第一箱体11的支承壁部111上的内径形成。
[0071]第一箱体11和第二箱体12通过将第二箱体12的周壁部121外插于第一箱体11的支承壁部111而相互组装。
[0072]周壁部121的一端121a侧的接合部122从旋转轴X方向与第一箱体11的接合部112抵接。这些接合部122、112通过螺栓(未图示)相互连结。
[0073]在第一箱体11,在支承壁部111的外周设有多个凹槽111b。多个凹槽111b在旋转轴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各个凹槽111b遍及绕旋转轴X的周向的整周而设置。
[0074]在第一箱体11的支承壁部111上外插有第二箱体12的周壁部121。凹槽111b的开口被周壁部121封闭。在支承壁部111与周壁部121之间形成有使冷却水流通的多个冷却路CP。
[0075]在第一箱体11的支承壁部111的外周,在设有凹槽111b的区域的两侧形成有环形槽111c、111c。在环形槽111c、111c中外嵌安装有密封环113、113。
[0076]这些密封环113压接在外插于支承壁部111的周壁部121的内周,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有:轴承;差动机构;壳体,其收纳所述差动机构;小齿轮,其由所述壳体支承;壁部,其与所述壳体在轴向上重叠;板,其在所述轴向上设置在所述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并经由所述轴承支承所述壳体;停车爪,其在与所述板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位置,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具有:停车杆;停车杆支承部,其可滑动地支承所述停车杆,所述停车杆支承部在与所述板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板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忍足俊一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