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办公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67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办公门锁,包括锁壳,锁壳正面下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把手,且把手内端贯穿锁壳,把手内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中间齿轮,且中间齿轮啮合连接有上齿轮和下齿轮,上齿轮、中间齿轮和下齿轮设置在锁壳下部内部,且下齿轮周侧齿条设置成半圈,锁壳内置有信号接收端,且信号接收端串联有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电性连接有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的输入端,且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之间呈并联设置,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主体呈圆柱状设置,且把手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本实用通过设置下齿轮结构,具有有效控制门锁主体的开关与否,实现门锁的常开或常关功能的效果。锁的常开或常关功能的效果。锁的常开或常关功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办公门锁


[0001]本技术涉及办公场所相关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办公门锁。

技术介绍

[0002]办公场所是处理一种特定事务的地方或提供服务的地方。是提供工作办公的场所,不同类型的企业,办公场所有所不同,由办公设备,办公人员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例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而这些场所采用的门锁基本为常开式,导致办公人员在开会、休息以及其他不希望被人打扰的时间经常会被开门打扰,若采取反锁的形式也会实现免打扰,但是较为麻烦。
[0003]因此现有的智能办公门锁,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办公门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智能办公门锁无法快速实现常开与常关状态的切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办公门锁,包括锁壳,所述锁壳正面下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把手,且把手内端贯穿锁壳,所述把手内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中间齿轮,且中间齿轮啮合连接有上齿轮和下齿轮。
[0006]优选的,上述一种智能办公门锁中,所述锁壳正面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状态灯、指纹键和网络灯,且状态灯、指纹键和网络灯均设置在锁壳上部中间区域。
[000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状态灯以及网络灯均用于显示门锁主体的工作状态,指纹键则用以开门人员录入指纹以开门使用。
[0008]优选的,上述一种智能办公门锁中,所述把手主体呈圆柱状设置,且把手一侧向外延伸设置。
[000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把手的延伸端作为开门人员的发力位置,在常开状态下,开门人员按压把手的延伸端得以开门。
[0010]优选的,上述一种智能办公门锁中,所述锁壳内部上端设置有电池槽,且电池槽内置有电池。
[00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电池槽用以安装电池,而电池用以对门锁主体供电使用。
[0012]优选的,上述一种智能办公门锁中,所述上齿轮、中间齿轮和下齿轮设置在锁壳下部内部,且下齿轮周侧齿条设置成半圈。
[00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上齿轮与下齿轮均受不同的内置电机驱动,下齿轮周侧设计成只有一般齿状区域用以调整门锁主体的常开状态或者常闭状态。
[0014]优选的,上述一种智能办公门锁中,所述锁壳内置有信号接收端,且信号接收端串联有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所述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电性连接有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的输入端,且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之间呈并联设置,所述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
把手。
[00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外界信号传递至信号接收端时,信号接收端将信号转化为电路信号后传递至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进行分析处理,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作为门锁主体的两种工作状态,其状态切换取决的关键结构为下齿轮,常开状态下,把手能够随意按动,而在常闭状态下,把手无法按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下齿轮的转动与否来决定中间齿轮是否可以转动,从而实现控制门锁主体的常开与常关状态,提高门锁主体在不同需求下的适用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主体正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体背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内部原理示意图。
[0020]图中:1、锁壳;2、网络灯;3、指纹键;4、状态灯;5、把手;6、电池槽;7、上齿轮;8、中间齿轮;9、下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办公门锁,包括锁壳1,锁壳1正面下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把手5,且把手5内端贯穿锁壳1,把手5内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中间齿轮8,且中间齿轮8啮合连接有上齿轮7和下齿轮9。
[0023]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锁壳1正面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状态灯4、指纹键3和网络灯2,且状态灯4、指纹键3和网络灯2均设置在锁壳1上部中间区域,状态灯4以及网络灯2均用于显示门锁主体的工作状态,指纹键3则用以开门人员录入指纹以开门使用;
[0024]把手5主体呈圆柱状设置,且把手5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把手5的延伸端作为开门人员的发力位置,在常开状态下,开门人员按压把手5的延伸端得以开门。
[0025]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2:锁壳1内部上端设置有电池槽6,且电池槽6内置有电池,电池槽6用以安装电池,而电池用以对门锁主体供电使用;
[0026]上齿轮7、中间齿轮8和下齿轮9设置在锁壳1下部内部,且下齿轮9周侧齿条设置成半圈,上齿轮7与下齿轮9均受不同的内置电机驱动,下齿轮9周侧设计成只有一般齿状区域用以调整门锁主体的常开状态或者常闭状态。
[0027]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3:锁壳1内置有信号接收端,且信号接收端串联有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电性连接有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的输入端,且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之间呈并联设置,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把手5,外界信号传递至信号接收端时,信号接收端将信号转化为电路信号后传递至数据存储处理中心端进行分析处理,常开系统与常闭系统作为门锁主体的两种工作状态,其状态切换取决的关键结构
为下齿轮9,常开状态下,把手5能够随意按动,而在常闭状态下,把手5无法按动。
[0028]工作原理:本实用为一种办公场所用的智能锁,手动旋转把手5,把手5内端外侧固定连接的中间齿轮8转动,从而与中间齿轮8配合连接的锁壳1内的锁芯结构得以打开,此种为手动方式,其次,通过智能控制的方式,如,语音控制、蓝牙控制以及网络控制等方式控制上齿轮7转动,在上齿轮7的作用下,中间齿轮8开始转动,然后开始上述动作,控制锁芯结构的而打开,上述操作为门锁的正常打开方式,而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门锁在特定时期需要保持常关状态,此时,通过外界控制端控制与下齿轮9转动,直至下齿轮9周侧的齿状区域与中间齿轮8外部齿状区域啮合,此时固定下齿轮9,从而实现对中间齿轮8的固定,实现对锁芯结构的固定。
[00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0]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办公门锁,包括锁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正面下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把手(5),且把手(5)内端贯穿锁壳(1),所述把手(5)内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中间齿轮(8),且中间齿轮(8)啮合连接有上齿轮(7)和下齿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办公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正面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状态灯(4)、指纹键(3)和网络灯(2),且状态灯(4)、指纹键(3)和网络灯(2)均设置在锁壳(1)上部中间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办公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主体呈圆柱状设置,且把手(5)一侧向外延伸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榕金荣华林初盛施小闰陈武龙杜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