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叠层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66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罩部件,其包括: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透明基板;和叠层在上述基板的第一主面的透明的第一功能层。的第一主面的透明的第一功能层。的第一主面的透明的第一功能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明叠层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叠层体。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板、树脂制的板材等透明的基板用于各种用途,例如有时用作用于保护物品的罩部件(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445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近年来,对于这样的罩部件,要求其不仅能够保护物品,还具有其它功能。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还能够用于保护物品以外的用途的罩部件。
[0008]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9]项1.一种透明叠层体,其包括: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透明的基板;和叠层在上述基板的第一主面的透明的第一功能层。
[0010]项2.如项1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功能。
[0011]项3.如项1或2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1000nm。
[0012]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包括: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基材膜;叠层在上述基材膜的第二主面的粘合层;和叠层在上述基材膜的第一主面的防雾层,上述基材膜通过上述粘合层固定在上述基板的第一主面。
[0013]项5.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粘合层和防雾层,上述防雾层通过上述粘合层固定在上述基板的第一主面。
[0014]项6.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层,上述防雾层叠层在上述基板的第一主面。
[0015]项7.如项4~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防雾层具有含有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吸湿层。
[0016]项8.如项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防雾层包括上述吸湿层、和叠层在上述吸湿层上且具有亲水性的亲水层。
[0017]项9.如项8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防雾层的上述亲水层含有下述式(A)所示的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
[0018][0019]其中,m为2以上的整数,n、x和y独立地为1以上的整数,
[0020]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0021]项10.如项9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上述式(A)中,m为1~3的整数,n为3~600的整数,y/(x+y)为0.01以上且小于1,上述透明叠层体的平均分子量为3000~300000。
[0022]项11.如项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上述防雾层中,上述吸湿层中分散有亲水剂。
[0023]项12.如项11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防雾层含有沸点为100℃以上300℃以下的溶剂。
[0024]项13.如项12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溶剂具有醇基。
[0025]项14.如项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用浸渍了醇的布对上述防雾层摩擦规定次数后,该防雾层具有防雾性。
[0026]项15.如项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进行规定的恒温恒湿试验后,上述防雾层具有防雾性。
[0027]项16.如项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防雾层由单一层形成。
[0028]项1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以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
[0029]项18.如项1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可见光透射率为85%以上,可见光反射率为10%以下。
[0030]项19.如项17或18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可见光波长区域内的透射率的最小值在上述基板的透射率的
±
5%以内。
[0031]项20.如项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可见光波长区域内的反射率的最大值在上述基板的反射率的
±
5%以内。
[0032]项21.如项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反射率满足:1≤最大反射率/最小反射率≤1.5。
[0033]项22.如项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含有无机微粒和无机粘合剂。
[0034]项23.如项22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的膜厚为无机微粒的粒径的2倍以下。
[0035]项24.如项22或23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无机微粒由SiO2形成。
[0036]项25.如项24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中的上述SiO2的含有率为
28质量%以下。
[0037]项26.如项22~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含有光催化剂微粒。
[0038]项27.如项26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光催化剂颗粒由以钛、钨、铁中的任意元素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形成。
[0039]项28.如项26或2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光催化剂颗粒的含有率为40质量%以下。
[0040]项29.如项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无机粘合剂的含有率为30质量%以上。
[0041]项30.如项17~2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水中浸渍规定时间后,上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
[0042]项31.如项17~3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用浸渍了醇的布对上述第一功能层摩擦规定次数后,该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
[0043]项32.如项17~3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用浸渍了醇的布对上述第一功能层摩擦规定次数后,照射紫外线,由此该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
[0044]项33.如项17~3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在规定的恒温恒湿试验后,照射紫外线时,上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
[0045]项34.如项17~3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该透明叠层体用作配置在室外的监控摄像机的罩部件。
[0046]项35.如项34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监控摄像机具有紫外线照射装置。
[0047]项36.如项34或35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被设置为面向上述监控摄像机侧。
[0048]项37.如项34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被配置为面向与上述监控摄像机的相反侧。
[0049]项38.如项2~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还具有叠层在上述第一功能层上且具有透湿性的第二功能层。
[0050]项39.如项38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一功能层由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形成,上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上述第一功能层。
[0051]项40.如项38或39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二功能层为单一层。
[0052]项41.如项40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中,上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为1.10~1.4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透明的基板;和叠层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主面的透明的第一功能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功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1~1000nm。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基材膜;叠层在所述基材膜的第二主面的粘合层;和叠层在所述基材膜的第一主面的防雾层,所述基材膜通过所述粘合层固定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主面。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粘合层和防雾层,所述防雾层通过所述粘合层固定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主面。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层,所述防雾层叠层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主面。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层具有含有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吸湿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层包括所述吸湿层和叠层在所述吸湿层上且具有亲水性的亲水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层的所述亲水层含有下述式(A)所示的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其中,m为2以上的整数,n、x和y独立地为1以上的整数,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式(A)中,m为1~3的整数,
n为3~600的整数,y/(x+y)为0.01以上且小于1,平均分子量为3000~300000。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雾层中,所述吸湿层中分散有亲水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层含有沸点为100℃以上300℃以下的溶剂。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具有醇基。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用浸渍了醇的布对所述防雾层摩擦规定次数后,该防雾层具有防雾性。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规定的恒温恒湿试验后,所述防雾层具有防雾性。16.如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层由单一层形成。1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以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可见光透射率为85%以上,可见光反射率为10%以下。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可见光波长区域内的透射率的最小值在所述基板的透射率的
±
5%以内。20.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可见光波长区域内的反射率的最大值在所述基板的反射率的
±
5%以内。21.如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可见光波长区域的反射率满足:1≤最大反射率/最小反射率≤1.5。22.如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含有无机微粒和无机粘合剂。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膜厚为所述无机微粒的粒径的2倍以下。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微粒由SiO2形成。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中的所述SiO2的含有率为28质量%以下。26.如权利要求22~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含有光催化剂微粒。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颗粒由以钛、钨、铁中的任意元素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形成。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催化剂颗粒的含有率为40质量%以下。29.如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粘合剂的含有率为30质量%以上。30.如权利要求17~2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水中浸渍规定时间后,所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31.如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用浸渍了醇的布对所述第一功能层摩擦规定次数后,该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32.如权利要求17~3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用浸渍了醇的布对所述第一功能层摩擦规定次数后,照射紫外线,由此该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33.如权利要求17~3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在规定的恒温恒湿试验后,照射紫外线时,所述第一功能层具有防雾性。34.如权利要求17~3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叠层体用作配置在室外的监控摄像机的罩部件。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机具有紫外线照射装置。36.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被配置为面向所述监控摄像机侧。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被配置为面向与所述监控摄像机的相反侧。38.如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叠层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上且具有透湿性的第二功能层。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由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形成,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功能层。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为单一层。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为1.10~1.45。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透明叠层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折射率设为X时,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为4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康史今井寿雄大家和晃林清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