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042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包括炉胆、活动套设于炉胆外的外加热罩以及安装于炉胆内的炉套管;炉胆呈中空密封的筒状结构;外加热罩对炉胆的侧壁进行加热;炉套管呈贯通的筒状结构,炉套管与炉胆的内壁间隔设置;在炉套管内壁上相互间隔分布有多个测温和控温的热电偶;在炉胆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搅拌风机;在炉胆上还安装有抽真空系统;在炉胆上设置有PLC控制电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平衡各点位置的温度变化,使得炉内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稳定一致。同时由于存在多点位控温和测温,可以快速精准的控制炉内温度场的变化,极大地方便了对热处理最佳工艺的调整优化。工艺的调整优化。工艺的调整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


[0001]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在材料的热处理加工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热电偶且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逐渐向高频化、小型化、高精度化方向发展,对材料的性能及结构等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想要获得更高的材料性能,必须具有更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及工艺作为支撑。由于现有设备所加工的材料的性能普遍偏低,且其性能的一致性及稳定性均较差,显然无法满足电力电子设备的高频、高精度及小型化发展的需求。这就迫使材料及设备加工厂商不断改进设备及工艺,来提高材料的性能。其中热处理过程是材料获得高性能的关键工序之一,因而改进优化热处理炉的结构和工艺对提高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0003]鉴于现有传统的热处理炉由于测温和控温点位置均分布在炉膛壁表面且测温点数量相对较少(n<3),测温点位置在炉胆壁上,且离炉内所装载的材料距离相对较远,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和响应较为滞后,无法精准控制温度,导致炉内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而且操作也较复杂化,非熟练经验的操作人员操作难度大等缺点,导致同炉不同区域的材料性能差异性较大,无法获得预期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将多根热电偶均匀分布于炉炉套管的四周不同位置,同时检测控制炉内的不同位置点的温度,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平衡各点位置的温度变化,使得炉内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稳定一致,解决了现有的热处理炉难以控制,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包括炉胆、活动套设于所述炉胆外的外加热罩以及安装于所述炉胆内的炉套管;所述炉胆呈中空密封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加热罩对所述炉胆的侧壁进行加热;所述炉套管呈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炉套管与所述炉胆的内壁间隔设置;在所述炉套管内壁上相互间隔分布有多个测温和控温的热电偶;在所述炉胆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搅拌风机;所述循环搅拌风机使气流在所述炉胆的炉套管内外循环流动;在所述炉胆上还安装有抽真空系统;在所述炉胆上设置有PLC控制电柜;所述PLC控制电柜与所述热电偶电信号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炉套管内侧底部安装有沿所述炉套管轴向设置的移动导轨;在所述移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装载热处理工件的料架车。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炉胆外设置有快速吸风冷却系统和快速吹风冷却系统;所述快速吸风冷却系统和快速吹风冷却系统相对设置于所述炉胆的两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LC控制电柜与所述抽真空系统、循环搅拌风机、快速吸风冷却系统和快速吹风冷却系统电连接,控制所述抽真空系统、循环搅拌风
机、快速吸风冷却系统和快速吹风冷却系统。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电偶环绕所述炉套管周向均匀间隔成排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电偶沿所述炉套管轴向排列设置。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2](1)炉内的每根热电偶均内置分布于炉套管的内壁表面位置,且与料架车上的热处理工件距离较近,可精准反映热处理工件内受热的真实温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热处理工件热处理的温度控制精度。
[0013](2)设置有多根不同位置的控温(5<n<50)热电偶,可以联合控制炉内各区域位置的加热温度变化情况
[0014](3)设置有多根不同位置的测温(5<m<50)热电偶,可以平衡监测炉内各区域位置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0015](4)设置有PLC控制电柜电柜,可以综合分析各点位置的温度数据,平衡控制炉区各点位置的加热元件电流大小,实现快速响应控制各个位置的温度变化情况,且操作简便,智能化输入参数即可。
[0016](5)炉膛外下端设有吹风快速冷却系统、其上端也设有吸风快速冷却系统,热处理降温过程中两套冷却系统同时联合工作,方便实现快速降温过程,进一步提高热处理工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0]1.PLC控制电柜
ꢀꢀꢀ
2.快速吸风冷却系统
ꢀꢀ
3.循环搅拌风机
[0021]4.抽真空系统
ꢀꢀꢀꢀ
5.快速吹风冷却系统
ꢀꢀ
6.炉胆
[0022]7.炉套管
ꢀꢀꢀꢀꢀꢀꢀꢀ
8.料架车
ꢀꢀꢀꢀꢀꢀꢀꢀꢀꢀꢀꢀ
9.热处理工件
[0023]10.移动导轨
ꢀꢀꢀꢀꢀ
11.热电偶
[0024]12.外加热炉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
[0027]结合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包括炉胆6、
活动套设于炉胆6外的外加热罩12以及安装于炉胆6内的炉套管7。炉胆6呈中空密封的筒状结构;外加热罩12对炉胆6的侧壁进行加热。炉套管7呈贯通的筒状结构,炉套管7与炉胆6的内壁间隔设置。在炉套管7内壁上相互间隔分布有多个测温和控温的热电偶11;具体的,可以热电偶11环绕炉套管7周向均匀间隔成排设置。热电偶11沿炉套管7轴向排列设置。在炉胆6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搅拌风机3。循环搅拌风机3使气流在炉胆6的炉套管7内外循环流动。在炉胆6上还安装有抽真空系统4。在炉胆6上设置有PLC控制电柜1。PLC控制电柜1与热电偶11电信号连接。
[0028]为了更好地对热处理工件9进行移动,在炉套管7内侧底部安装有沿炉套管7轴向设置的移动导轨10;在移动导轨10上设置有用于装载热处理工件9的料架车8。
[0029]为了提升本技术的冷却效果,在炉胆6外设置有快速吸风冷却系统2和快速吹风冷却系统5;快速吸风冷却系统2和快速吹风冷却系统5相对设置于炉胆6的两侧。
[0030]PLC控制电柜1与抽真空系统4、循环搅拌风机3、快速吸风冷却系统2和快速吹风冷却系统5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胆、活动套设于所述炉胆外的外加热罩以及安装于所述炉胆内的炉套管;所述炉胆呈中空密封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加热罩对所述炉胆的侧壁进行加热;所述炉套管呈贯通的筒状结构,所述炉套管与所述炉胆的内壁间隔设置;在所述炉套管内壁上相互间隔分布有多个测温和控温的热电偶;在所述炉胆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搅拌风机;所述循环搅拌风机使气流在所述炉胆的炉套管内外循环流动;在所述炉胆上还安装有抽真空系统;在所述炉胆上设置有PLC控制电柜;所述PLC控制电柜与所述热电偶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位联合控温及测温的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套管内侧底部安装有沿所述炉套管轴向设置的移动导轨;在所述移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装载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操兵张鑫金立铖徐厚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斯东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